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0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考察法,对延安大学体育武术选项课的教学内容和编排、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材、考核的方法以及场地器材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研究分析找出延安大学武术选项课存在的问题,促进武术选项课的改革与完善,为其他院校开展武术选项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和访谈法,对高校学生学习武术课认识变化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一年武术课的学习,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兴趣和内驱力等比较消极,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武术文化内涵理解模糊、对搏击技术和套路技术学习信心缺失。笔者由此提出加强学生武术理论知识学习、加强搏击对练促进武术课程改革、完善武术教学的场地器材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提高高校公体武术课教学效果教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当前高校公体武术课未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这一现象,文章从教师、学生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提出要提高武术课教学效果,必须在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同时,以学生为主体,以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为主线,从武术套路自身的特点和学生兴趣出发才是高校公体武术教学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为研究对象,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的现状、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教学内容与受众需求相背离甚至冲突;学校、授课教师对武术选项课教学的不重视是问题关键所在。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武术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摆正武术选项课的位置,积极拓展教学资源,不断吸收和引进传统武术进校园,大力开展课外武术活动,引导并建立武术社团和俱乐部等方法可使武术选项课在普通高校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曾桓辉  夏冬 《体育师友》2010,33(2):17-19
探究式学习是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的新形式。通过探究式学习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对武术基本功和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通过学习在考核内容的创编能力上有所提高。武术基本功和套路教学的实用性和技击性在探究式学习实验方法中对实验班学生产生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文化传承的视角,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武术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没有突出对武术文化传承的要求;武术课教学内容陈旧,割裂了传统武术文化内涵;武术教学重技能传授、轻理论学习;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是武术的技击性和健身性;对武术课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单一等。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通过高校武术教学传承传统武术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1.竞技武术套路的世界性推广较之传统武术更具优势 (1)竞技武术套路技术要求向“高、难、美、新”方向发展,较之传统武术更易于走向世界; (2)竞技武术套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它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8.
庞毓恩 《体育科技》2006,27(1):90-92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调查与分析右江民族医学院学生对参加武术选项课教学认识的情况,结果表明:在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参加武术选项课教学持有比较明智的学习态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原因是:体育场地、器材差与不足;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繁难;学生武术基础差等。针对上述原因提出相应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运城学院公体大学生进行访谈调查,了解学生对公体武术课的兴趣,分析八极拳引入公体武术教学的可行性,促进高校公体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从武术项目的特点出发,对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形式进行改革,构建了“淡化套路,突出技击”的武术课程教学新模式。研究结果显示:新的武术课程教学模式,体现了武术的本质属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让高校武术课适应大学生的需求并成为大学生喜欢的课程。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当前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目前高校武术课教学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学生基本功差失去习武兴趣;武术教学方法单一;武术课教材滞后,忽视武术理论教学。建议采取优化武术师资队伍、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实行小组单位练习、完善武术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来提高高校武术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武术社团是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的良好载体。通过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杭州市拱墅区小学武术社团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目前该地区共有28所小学,其中已开设武术社团的小学仅7所,未开设武术社团的小学共21所,针对该区普遍存在的武术宣传力度小、专业师资匮乏、场地器材紧缺、领导重视程度不足等现状,建议加大武术宣传力度,普及武术价值;强化普通体育教师的武术技术水平,完善师资队伍;提高武术专业教师的就职比例,保证深度教学的实施;增强校园领导对开展武术社团必要性的认知,促进相关政策的落实;加设专业场地器材的配备,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3.
《武林风》这档地方卫视栏目,其成功有目共睹。这作为一种现象,值得研究。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理论分析法展开研究。研究思路:透过《武林风》现象分析其成功的原因,进而思考高校武术开展尴尬的根源,并探索高校武术开展困境的破解之道。分析“武林风”现象,发现:大众的“武术情结”是“武林风”成功的思想基础;以娱乐思维为主导是“武林风”成功的关键,进而剖析和思考当前高校武术开展困境的根源是思维问题,即:以竞技武术为内容,以训练模式授课的竞技思维定势问题。因而提出,高校武术开展困境的破解之道:思维转向,即由竞技思维定势转向以娱乐思维为主导,并在武术课的内容、师质改造、竞技武术的定位和武术教育功能的定位方面做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综合性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武术教学内容应多样化,以传统套路、太极拳剑为主,其他项目放在课外的校内武术协会或武术社团;教师方面为校内和校外专家聘请相结合;创编适合留学生学习的武术双语教材;为鼓励和激发留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武术管理部门与推广部门的合作,创造类似"CCTV汉语大赛"的"CCTV留学生武术大赛";学校应给留学生武术课以学时学分为保证;改善留学生教学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5.
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基于中西方文化冲突下的文化自觉而产生与发展,受政治、教育、文化等因素影响,引进西方自然主义体育,推崇本土国粹武术,注重军事训练,在发展过程中秉承培育师资和沟通中西方体育的办学目的,形成了完整的学校行政组织,以及课程设置、师资聘用、学生管理等制度,并通过访问和比赛提升社会影响力。对当代学校武术教育的启示体现为:学校武术教育应坚守社会责任担当,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人才;强化武术文化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规避对西方体育文化的依附和模仿;推行多元教育形式联动机制,维系武术教化的过程性。  相似文献   

16.
武术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和优秀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意义并从人文意义的角度深刻挖掘武术的文化内涵,对我国武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武术应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发展,最终进入奥运舞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针对韩国体育大学学生了解武术的途径、认知情况、影响开设中国武术课程的因素等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韩国体育大学的学生都喜欢中国武术,但从大众化和普及化的程度来看,选择中国武术作为体育运动项目的学生还很少。因此,中国武术在韩国体育大学开设课程还面临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据分析法,以辽宁师范大学武术文化节为研究对象,通过学校300名师生的调查问卷,对辽宁师范大学武术文化节的发展认知进行详尽分析,对武术文化节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武术文化节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为日后武术文化节更好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文化学的相关理论,考察侨乡武术在东南亚会馆化传播的历史与现状,总结了东南亚会馆化传播武术的作用及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结果表明:会馆化传播是侨乡武术在东南亚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会馆化传播,发挥了武术家的传承力量;会馆化传播,使武术的传播焕发出勃勃生机;使武术的交流和竞赛国际化。完善习武观念,提高理论技术水平;发挥名人作用,规范传统武术传承;规划武术品牌,弘扬传统武术精华,使传统武术在东南亚更好地传播。  相似文献   

20.
苏建波 《体育科技》2010,31(4):26-30
采用文献资料、访问、逻辑分析,对武术爱好者和学生进行随机调查。从跆拳道礼仪和中华武术的武德教育之间的道德礼仪动作、宣传力度、场地设施等方面。跆拳道推崇"礼始礼终"的尚武精神。其宗旨是"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挠"。跆拳道给人们留下的较深印象是,跆拳道练习者始终是在的场合行礼鞠躬,这是因为跆拳道练习者始终把"礼"作为训练内容,强调"礼始礼终"。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学习武术过程中及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为目的。在当今的武术训练中,武术只留下一抱拳礼仪。中华武术先要有武德才能让武术立于不败之地,发扬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冲破单一狭隘的道德意识,构成了中华武术尚武崇德的民族精神。通过对跆拳道礼仪和中华武术的武德教育的对比揭示了学习武术武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更好的发扬中华武术武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