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傅兴汉 《出版参考》2007,(7S):28-28
马来西亚华文书店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马来西亚有四大书局:上海书局(现称中图上海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他们不仅零售港台出版的华文书籍,也是马来西亚的进口图书分销商,同时也出版华文教材给华校子弟使用。  相似文献   

2.
最近,随江苏省出版总社赴新、马考察小组出访了新加坡、马来西亚.8天时间,我们考察了8家书局,3家出版社,1家报业集团及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通过交谈、讨论,对新、马两地华文图书市场的需求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3.
缪立平 《出版参考》2005,(13):38-39
面对华文市场的重新洗牌,新加坡大众书局的发展潜力再次呈现.近几年,大众集团通过并购、策略联盟,积极投资等方式持续不断的进行业务拓展,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个从一间小型的华文书局经过80多年的经营成为一个业务遍布新加坡、马来西亚、英国、加拿大、香港、澳门、台湾、内地等地的书业集团--大众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4.
2004年华文出版联谊会议于十月底在台北顺利结束,此届联谊会议扩大了参与的范围,不仅澳门作为正式成员加入,而且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也作为华文出版的一部分选派代表列席参加.此届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华文图书的出版整合与销售通路,旨在探讨华文出版如何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5.
世界华文出版以往主要集中在两岸四地(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澳门地区),但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世界华文出版格局有了巨大调整,新马华文市场开始复兴,成为世界华文市场的第四块版图.这其中开拓最积极、成效最突出的当属新加坡的大众控股有限公司,发展势头强劲.近几年,公司通过并购、策略联盟,积极投资等方式持续不断的进行业务拓展,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个从一间小型的华文书局经过80多年的经营成为一个业务遍布新加坡、马来西亚、英国、加拿大、中国大陆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书业集团.  相似文献   

6.
昌蕾  王典 《青年记者》2017,(27):95-96
1996年起,马来西亚政府在吉隆坡附近建设MSC-多媒体超级走廊,打造马来西亚信息通信产业的核心,加快了传媒产业的结构升级.此计划也推动了马来西亚华文报业媒体的网络化发展,本文对马来西亚华文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进行分析. 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对马来西亚主要华文新闻网站每日所发布的新闻信息进行定量研究,针对其网站头条新闻、涉华新闻、新闻报道来源以及传播渠道等进行内容分析.  相似文献   

7.
缪立平 《出版参考》2005,(5S):38-39
面对华文市场的重新洗牌,新加坡大众书局的发展潜力再次呈现。近几年,大众集团通过并购、策略联盟,积极投资等方式持续不断的进行业务拓展,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个从一间小型的华文书局经过80多年的经营成为一个业务遍布新加坡、马来西亚、英国、加拿大、香港、澳门、台湾、内地等地的书业集团——大众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8.
马来西亚有关媒体报道,书业这一行在马来西亚几经沉浮,反反复复,难以壮大,近期更有沉落之势,图书馆都减少了买书,但新马人爱读华文书这一点却是肯定的。华文书在新马也几经沉浮有关报道回顾华文书在新马的历史时说,上世纪50年代,新马的读书风气很盛,中国大陆出版的书在那里供不应求;以后随着时局的变化,有50多家中国大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被禁  相似文献   

9.
新崛起的新加坡和它所代表的东南亚华文图书市场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虽然融合了多元种族,但是华文和华人的影响力,还是最重要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东南亚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来自中国的华文书籍通过新加坡销入周边国家,如重拾华文热情的印尼、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地.一时之间,一个以新、马为中心的海外华文市场已经形成,并具有无限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1995,(4)
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的马来西亚华文报纸齐连声作为赴东南亚的陕西省新闻考察团成员,所到之处,理所当然地要关注这里的华文报刊。马来西亚有近30家华文报刊,其中《南洋商报》、《星洲日报》、《光华日报》三大报业集团覆盖着马来西亚的华人聚居区,并辐射到东南亚及港澳...  相似文献   

11.
日前新加坡大众控股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4月中文图书畅销排行榜上,由接力出版社出版的“暮光之城”系列中文简体版前三部《暮色》、《新月》、《月食》分别占据了文学类榜单的第3位、第5位和第6位,接力社成为4月马来西亚中文图书排行榜前十名中占据席位最多的中国出版社,“暮光之城”系列版权引进后的畅销拉动海外华文市场火爆阅读,暮光之城中文简体版畅销海外华文图书市场。  相似文献   

12.
据台湾媒体报道,由台北市文化局、台北杂志公会、城邦集团、PC Home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全球、区域与城市:华文出版的未来”研讨会3月28-30日在台北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近200位华文出版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曹蓉 《出版参考》2005,(12X):31-31
新崛起的新加坡和它所代表的东南亚华文图书市场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虽然融合了多元种族,但是华文和华人的影响力,还是最重要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东南亚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来自中国的华文书籍通过新加坡销入周边国家,如重拾华文热情的印尼、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地。一时之间,一个以新、马为中心的海外华文市场已经形成,并具有无限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传媒》2002,(12)
一家新的华文日报《东方日报》9月 29日在马来西亚正式问世。 《东方日报》由沙捞越公司启德行(KTS)拥有。该公司还出版《诗华日报》、英文《婆罗洲邮报》(Borneo  相似文献   

15.
2017中国—马来西亚翻译、语言和文化研讨会上,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东方智慧丛书》与各专家学者见面.会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代表向马来西亚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木山利先生、马来西亚国家语文出版局前局长拿督阿旺·萨里杨教授、马来西亚翻译及创作协会负责人曾荣盛先生等七位嘉宾赠送已出版的《东方智慧丛书》马来语系列,同时,出版社还向与会各嘉宾赠送《东方智慧丛书》马来语宣传册.  相似文献   

16.
马来西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阵地."十三五"期间,中国与马来西亚在出版业务方面的合作交流发展势头良好,业务交往日益深入.本文以安徽教育出版社与马来西亚的国际出版合作业务为切入点,聚焦"十三五"期间中马出版走出去的合作背景、发展历程、现状与特点,以此总结经验,分析中马两国出版业合作与发展的路径、特点与成效,为出版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台湾,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八月份的图书销售情况,大可看出此三地的阅读趋同,不仅是出版的同步,更显阅读偏好的一致性.汇聚以青少年阅读为主的香港,在整个华文阅读环境中显得殊异,突显了今年的图书呈现生命探究的议题与玩乐休闲两极化的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8.
随着华文出版市场格局的逐渐变化,华文出版走向国际化与出版资源整合成为两岸四地甚至全球华文出版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对于两岸三地出版资源的整合各地业界也曾提出过许多设想与规划,如共同出资成立公司共同开发选题共同制作利润分成、共同引进版权翻译而后各自出版等.也正是出于资源整合的考虑,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的商务印书馆合资在大陆成立国际商务有限公司.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公司也在陆续成立,他们或单方出资或共同合资小心翼翼地努力尝试着.而由大陆、台湾、韩国和日本四地共同策划制作、各自以不同字体印刷发行策划制作的<东亚四地书的新文化>引起了各地业者的关注,这种关注不仅表现在对该书内容方面,同时他们更为关注这种合作模式所带来的效果.他们更希望看到他们所要的答案,资源整合是各地业者公认的方式,但至今仍无特别成功的案例来验证他们的畅想,他们都在努力寻找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9.
王岫 《出版参考》2005,(3S):33-33
新加坡大众集团在亚、欧、美洲,拥有45家公司,经营教材开发和出版销售业务。集团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的96家书店,是华文书籍在南亚的主要通路。五年前,大众集团在台湾设立采购办公室,如今已有四家公司。  相似文献   

20.
海外华文媒体历史悠久,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平台,也是增强华侨华人身份意识的重要文化工具。马来西亚华文媒体众多,运作规范,实力雄厚,社会影响力高,在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加强与当地文化的交流互鉴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星洲日报》是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社会中影响最大的华文报纸。在将近百年的办报史中,它生产优质内容,传承中华文化,担当不同文化对话的使者,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展现了华文媒体在维系华人身份认同与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积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