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技术方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信息系统图形平台的选择、架构设计、功能设计及系统的实现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P-S-R (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构建乌鲁木齐市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通过变异系数法来确定,分别对压力层、状态层、响应层、及其三者与城市生态建设综合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测度评价和分析,以此来研究乌鲁木齐市生态城市建设状况,进而对乌鲁木齐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与之相关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2年乌鲁木齐生态城市建设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其中,系统状态对生态建设综合指数影响最大;对系统压力影响最大的是资源环境压力,系统状态的变动取决于生态环境状态和经济状态的变化,引起系统响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潜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路网的江苏城市空间相互作用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的通达性是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和经济联系的重要前提,结合GIS技术的网络分析和空间分析功能在对江苏省公路交通网络可达性定量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引力、潜力和场强模型对13个地级市的空间相互作用程度、城市潜力值和城市的辐射场强进行定量测度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苏南地区域市间相互作用较强,城市对外相互作用潜力大、辐射带动作用强度高;最后对影响江苏省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涵盖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适于湖南省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2013年湖南省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湖南省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分是0.554 0,对V2的隶属度为0.711 9,说明湖南省的城市水资源仍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但已具有相当规模;各城市对V2级的隶属度均在0.5以上,表明湖南省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具有相当规模,但城市水资源仍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其中长沙和张家界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方法:一是确定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二是城市建设用地适用性评价.三是城市建设用地潜力分析,四是城市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五是确定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结构.  相似文献   

6.
在倡导区域城市一体化的今天,南阳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从城市竞争力的综合评价结果来看,南阳的区域竞争力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具有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潜力.南阳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尽快成为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中心.  相似文献   

7.
城市雨水能否与城市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产生良性对接,国内外已经进行很多研究,这些研究从可能性、可行性、规律性和潜力等方面给予分析.掌握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技术措施,了解其发展趋势能够对城市雨水资源的规划利用提供理论性和技术性帮助.该论文系统阐述和分析了国内外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措施,并展望未来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夏秋洪涝、冬春缺水及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西南高原盆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城市雨水利用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西南高原盆地城市可利用雨水资源潜力的科学计算是该区域城市雨水资源科学利用的基础,而西南城市气候、地形特点,决定了其雨水资源潜力计算模型应从城市建成区和城郊集水区两个部分构建。运用这一模型,结合昆明城市土地利用资料及降水资料,计算出昆明城市可利用雨水资源潜力,可以看出,昆明市雨水资源利用潜力较大,合理利用则会产生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本研究对西南高原盆地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结合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在城市电信电力部门中的应用实践,阐述了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城市建设中的优势、卫星影像数据处理的实践和经验,并展望分析了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在城市交通规划、城市公安交巡警等方面的应用优势争潜力.  相似文献   

10.
1申请:成为申办城市 提前7年或更长时间,国际奥委会向有潜力的城市发出邀请.接到邀请或预备申办的一个(多个)城市的政府主管机构,在取得该国国家奥委会同意后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书面申请,成为申办城市.  相似文献   

11.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为了求得中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其物质基础是土地。而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保护耕地不仅是保护农业的基础,也是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城市土地资源能否得到合理利用是决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实现的必要条件之一,挖掘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走旧城内涵发展道路,是解决我国“吃饭”与“建设”矛盾的积极选择。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制约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资源配置。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面临着资源总量不足、资源配置失衡、资源分割以及资源整合水平不高等问题。而现行财税制度、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行政管理体制僵化以及市场机制失灵则是导致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城乡教师继续教育统筹发展内涵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乡教师继续教育统筹发展是集结城乡优势资源互惠互利的融合发展.是城乡布局与资源配置的城乡一体联动发展,也是高端更高以及低端追高的均衡发展。城乡教师继续教育统筹发展内涵解析需要解决城乡的内涵界定与人口的统计范式以及城乡教师继续教育差异表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自然环境的可能性和自然资源是区域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分析评价了南安市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优劣势,提出了南安市在区域开发中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综合设想。  相似文献   

15.
教育作为具有投资潜力的领域,特别在城市,潜在的、有效的需求很大,因此开发教育产业,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即是现实的需要,又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urban eighth-grade students’ knowledge of energy resources and associated issues including energy acquisition, energy generation, storage and transport, and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nservation. A 39 multiple-choice-item energy resources knowledge assessment was completed by 1043 eighth-grade students in urban schools in two cities in Pennsylvania, USA. Mean scores for the entire assessment measure indicated low conceptual energy knowledge of the eighth-grade students. Subscale means revealed that student understandings of energy resource acquisition, energy generation, storage and transport, and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nservation are not satisfactory. Distractor analysis identified many misunderstandings that eighth-grade students hold with regard to energy resources. Findings revealed that students did not have a sound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basic scientific energy resources facts, issues related to energy sources and resources, general trends in the US energy resource supply and use, and the impact energy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use can have on society and the environment.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nactment of energy resources curriculum activiti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在影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因素中,体制机制障碍是重要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定要突破户籍、就业、征地等方面的体制障碍,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措施,全方位推进城乡一体化,即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资源配置一体化、产业发展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就业与社保体系建设一体化及社会管理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试图通过"生态服务型经济"这一模式,将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中经济和生态方面的显著差异和内在矛盾统一起来。通过对比北京城镇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差异,以"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为基础,提出城乡之间可以通过交换"生态产品"来进行生态交易。根据享受产品、支持产品和调节产品三类生态产品的特点,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并通过附加值交易、生态区交易、碳交易等手段,使其纳入市场运行体系,促进山区农民致富转变和城镇居民生态需求得到满足,从而破解山区经济与生态的矛盾及城乡一体化难题。生态服务型经济将成为北京发展的新亮点,并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解决城乡一体化问题提供良好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工业发展过程中,中国城市化将在三大类地区发生。一是东部沿海地区,形成城市群和城乡一体的格局,二是中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三是中西部地区已形成产业支撑能力的城市和有资源开发潜力的城市。十堰作为中西部结合带并且有汽车优势产业和水电、旅游等优势资源支撑的城市,必将成为中西部结合带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地区,但即使如此,也应该遵循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基本规律,形成有自身特色的环湖城镇带。  相似文献   

20.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多元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需要区域系统内各要素(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多方面的协调与统一.而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使系统内各要素即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协调.只有依据区域资源特点,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先进的文化为先导,逐步建立社会统筹制度,建立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城乡发展,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城乡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