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抗抗的小说《情爱画廊》以新颖的题材和独特的叙述方式讲诉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其中的图像叙事是一大亮点。从图像叙事来分析小说中文本图像与叙事。界定文本图像的概念,对小说中文本图像进行分类概括。通过分析文本图像与叙事,从另一个角度更好地解读张抗抗的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2.
本中篇小说《叔叔的故事》创作于1990年,作为王安忆封笔一年后的第一篇小说,在精神探索的深刻性和艺术创新的完美性两个方面都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本文试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手段三个层面来解读文本在叙事方面的创新之处,并在结构之技呼应着结构之道的双构性思维的指导下,进一步探究王安忆创新叙事方式下的深层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沈从文小说文本中的叙事模式入手,着重通过论述沈从文小说写作中形成的独特的叙事特色,来解析其小说文本中的时间模式,沈从文小说的叙事模式对文本时间进行了某种分裂,即隐去了客观的时间而又将文本中的主观的时间模式进行了一种有意识的消解,而这种消解,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文本中的空间容量,增加了文本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扬·马特尔在《标本师的魔幻剧本》这部小说中,将传统小说叙事模式与元小说叙事框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人物关系的并行,小说故事的嵌构,将影射、并行、对立交织而成的密网收得更紧。藉由这本简短而又层次错综复杂的小说,马特尔再次用他无穷的想象力证明了他写小说的高超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叙述方式一般有幻事、演事与叙事之分。该文以大量文本细读为基础,探讨了神魔小说文本叙述的“幻事”特点,第一次划分出其文本“幻事”的四种类型,这在神魔小说的叙事研究上具有一定新意。  相似文献   

6.
在唐代的传奇作品中,《莺莺传》是具有典范意义的佳作之一,这不单单表现在其行文结构的精妙圆熟、匠心独运,故事内容的缠绵悱恻、感人至深,还在于其故事本身的常读常新、意味隽永。文章从"乱"入手,对文本故事进行叙事学分析,并试图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历史解读。  相似文献   

7.
《柳毅传》是唐传奇中的优秀之作,其文学史成就,不仅在于其思想价值体现了叙述主体独特的审美意识;更在于其文本创作,在继承前人叙述传统的基础上,在叙事情节、人物角色、叙述空间的建构上,表现出的独特叙事艺术与小说文体自觉性。在其文本叙事中,叙事内容由模式化故事发展为对情节的审美建构,人物的"行动元"功能设置转为塑造具有自身气质与个性的角色,叙事结构从单纯的线性结构转为塑造角色的立体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8.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是研究小说叙事艺术的不可多得的文本。在欧洲小说发展的历程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小说叙事艺术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传统写实小说发展向现代发展和嬗变道路上的一个"路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将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与欧洲传统写实小说叙事的联系与张力,及这种创新在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说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故事,而内容的存在形态则是结构。就张爱玲小说的故事来说,常常是平凡而普通的,而人物的心理历程往往有“传奇性”。在叙述起来很平凡很普通的故事中,隐藏着主人公很不平凡的某一种精神历程,这种精神历程从产生到完成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她的小说大多数都有一个读起来很有吸引力的故事,她是一个讲故事的天才,但如果我们从故事的层面去分析小说的叙事单元,我们会发现,简化后的这些故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如果我们分析这些叙事单元之间的关系,研究这些内容存在的整体形态和深层结构,研究她的小说的…  相似文献   

10.
罗韵 《职大学报》2016,(4):23-27,51
徐小斌小说从圣经故事中汲取了艺术营养,其文本通过对"该隐杀弟"、"失乐园"等圣经情节的模拟与变形来书写她的个人意识与女性情怀,使其小说在与圣经遥相照应的同时又别有深意。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本分析腾讯新闻“谷雨实验室”的非虚构新闻叙事,发现其立足于当下社会发展的现实语境,在新闻话语社会化转型中叙事题材偏向社会生活领域、关注社会底层民生,叙事原型聚焦社会特殊个体、倾向于典型人物的塑造,形成了“叙事时间上妙用叠合时序方式”“根据文本的叙事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叙事者进行讲述”“采用以放射式和沙漏式为主的表层叙事结构”等叙事伦理上的技巧特色,以及“多元视角丰富长篇叙事呈现,公开叙事者建构公正客观表达”“叠合叙事时序增强叙事起伏感,混合叙事结构提升叙事层次”等叙事伦理上的经验策略。在新闻话语权开始分散化和平民化的社会化生产下,以腾讯新闻“谷雨实验室”为代表的非虚构新闻叙事平台在改革新时代想要更好地讲述中国社会故事,则可以从新闻文本上引入媒介变革技术实现多元化叙事表达等方面,改进叙事模式固化等生产掣肘。  相似文献   

12.
从符号学的角度讲,小说的文本结构其实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作为“能指”的叙述,作为“第一所指”的故事,和作为“第二所指”(即由叙述与故事的复合作作为能指而负载的语义信息)的人生经验.换句话说,小说是小说家通过自己的叙述行为述说好一个故事来达到对人生经验洞幽烛微的把握.小说与历史在发生学上联系的实质,也在于小说对  相似文献   

13.
王安忆的小说文本中的历史话语成了意志的游戏;启蒙已经退隐,叙事呈现为削平深度模式的日常化书写;传统的叙事策略开始断裂.其小说文本中明显包含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品性.  相似文献   

14.
著名学者申丹将叙事视角分为零视角(全知叙述),内视角,第一人称外视角以及第三人称外视角。以申丹的叙事视角理论为基础,笔者分析了麦卡锡西部小说的叙事视角。在《血色子午线》和边境三部曲中,麦卡锡主要选用了全知视角叙述和人物视角叙述两种叙事视角,对小说中的人物行动、心理活动进行描述和揭露,作者也将这两种叙事视角作为揭示作品题旨的重要方式。在仔细阅读麦卡锡西部小说的基础上,本文在零视角和人物视角叙事模式下分析探讨了小说中的空间叙事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呼啸山庄》的叙事时间,叙述层次及视角。认为小说没有以全知叙述者的身份从头到尾讲述故事,而是采用了混合倒叙、多层叙述和多重视角的手段。增强了叙述的可信度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方方的小说进行的叙事情境的分析,以具体的文本为基础,探讨叙事情境的各个要素在其作品中的使用和调控.  相似文献   

17.
东方朔故事是汉魏小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变轨迹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1、沿着历史的轨迹敷演逐渐向小说方向偏离,人物较现实,但故事逐渐有了怪异色彩。2、故事和人物都脱离历史轨迹,东方朔被仙化,故事内容丰富,想象奇特,是东方朔故事中最重要的部分。3、将东方朔与佛家事相连,又成为宣扬佛法的铺垫。然而汉魏六朝以后的小说涉及到东方朔的极少,汉魏六朝小说中塑造的神通广大的东方朔也未被后来的道教吸收为道教人物,其形象在后来的小说中逐渐销声匿迹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韩少功的小说创作分为三个阶段 ,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韩少功小说发生叙事转型的深层原因 ,认为在其转型的背后 ,呈现出知识分子在新时期言说语境和启蒙心态的变化 ,这种变化有着深层的社会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9.
叙事疗法是在后现代思潮中兴起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生涯咨询中应用叙事疗法,以故事叙说的方式来帮助来访者进行自我探索。通过故事叙说,咨询可以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进行自我探索,以更积极的心态解决生涯咨询中的问题。叙事疗法当中的许多技术也是在生涯咨询中较为常用的非正式评估技术。本文介绍了叙事疗法在生涯咨询中应用的内容,叙事疗法在生涯咨询中的应用技术以及应用叙事疗法对生涯咨询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阿斗》是一部近似鲁迅《故事新编》的历史叙事类文本,它对三国历史别具一格的重写,与《故事新编》对传统"故事"的"新"说如出一辙,反映了不同时代作家对"历史"共同的思考与理解。然而,由于时代背景、文化语境和个性气质的差异,两者采用了不同的叙事策略并体现出不同的叙述风格。同时,《故事新编》是启蒙精神对传统思想的全盘否定,而《阿斗》则是对传统与启蒙的双重批判与继承,主张用道家自然主义精神疗治启蒙的"现代性"弊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