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耶口班会起因第三节课的铃声响了,我走进教室,却看见五六个空座位。没等我开口询问,班长陈尧站了起来,指着窗外说:“老师,你看!他们在鱼池边。”同学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窗外。“决不能用命令牵回他们的注意力”,我思索着,“索性让他们看一会儿吧!”那几个孩子好像发觉了大家都在注视着他们,撒腿向教室跑来。“老师,池子里的鱼快死光了。”“那里的水那么浑浊,鱼不死才怪哩!”“我发现池边有不少鱼鳞,看样子有人抓过鱼!”“老师,得救救它们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教室里非常安静,大家都在认真地听着。我开始构思这不期而至的主…  相似文献   

2.
侯忠彦 《山东教育》2004,(19):29-29
下午第二节语文课上,我正在板书,突然身后传来轻轻的一声“哇噻”,我扭头一看,坐在窗边的徐力正入神地望着窗外,看来声音就是从他的嘴里发出的。我不经意地往窗外一看,心中一惊,刚刚还艳阳高照的天竟然下起了鹅毛大雪,雪花又大又密,说实在话,这样的雪,我以前确实没见过。看到其他学生也都向窗外望去,我干脆对同学们说:“看就看个够吧。”学生愣了一下后,都一  相似文献   

3.
我躺在床上,看窗外飘着的雨。寝室里没几个人,显得很安静。他们在洗澡。泼上一盆冷水,随之便发出长长的美好凄厉的喊声;另一个则喝道:“别嚷,看,对面那人正看着这儿呢。”说罢又静静地洗去了。  相似文献   

4.
打雪仗     
<正>“哇,外面下雪啦!”“真美,太好看了!”“这是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呢!”还没到下课时间,窗外纷纷扬扬的大雪已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老师刚转过身在黑板上写字,同学们整齐统一地朝窗外行“注目礼”。我也很想看看外面的雪花,心里痒痒的,但我要看雪,就得越过孟虎的脸,这个客观限制令我扼住了自己的想法。下课铃刚刚响起,深知“民间疾苦”的老师向大家比画了一个手势,同学们乌拉乌拉地欢叫着,潮水一般朝门外涌出去。我慢吞吞地跟在他们后头,落了单。  相似文献   

5.
贾永华 《湖北教育》2004,(13):72-73
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个不停,上课铃响了,我拿着教本向教室走去,这节课我准备指导学生看图写话。推开门一看,教室里乱哄哄的,很多同学趴在窗台上看着外面。怎么回事?“请同学们安静下来,回到座位上去。”可一向听话的学生好象没听见我说话似的,我赶忙走到窗户边,向窗外一看,咦,那不是我们班的张凯他们几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班主任,难免会遇到一些常犯错误的学生,对他们进行枯燥的说服教育收效不大,有时他们还会口服心不服。有一次,课堂上我批评了一位带头捣蛋的学生几句,他有些不太服气,嘴里竟还嘟囔着:“老师你偏心,咋光批评我不批评他们?”我问他:“是谁先扰乱了别的同学听课,主要责任在谁?”他不吱声了,这时,秋风掠过窗外的梧桐树,发出“飒飒”的声响。我灵机一动话题一转,“同学们,你们看,这窗外的梧桐树为什么会长得这么高大健壮呢?”“因为有阳光照耀它们。”“有雨  相似文献   

7.
我打量着他们:局促不安。躲闪着我的注视。怎么看.心底都难以涌上“喜爱”的感觉。窗外、走廊上.站着四排孩子,许多孩子朝我眼前这些孩子扮鬼脸,昆得兴高采烈。现出格外的得意。是呀,他们可以去上体育课.可以去发足狂奔……留下的这些.只有眼巴巴地羡慕。露出渴望之情。我心里忽地“不忍”:我放飞了一群白天鹅.留下了一群丑小鸭!从来没人这样做过。我这样做了!是不是合适?会不会太“残忍”?  相似文献   

8.
窗外     
都说“窗外”风景无限好,可我坐在靠窗的风水宝地上并不觉得有多好,只是无聊时还能望望外面解解闷。我那一次被发配至“边疆”,靠窗看人看车看街道,了无新意。不知是偶然,还是听从医师说多看绿色有好处,我常看窗外,却看到了雨。  相似文献   

9.
找答案     
“刚才考试时,你为什么老是盯着监考老师的眼睛?” “因为我有几个小填空题填不上来。” “可老师的眼睛上也没有答案呀!” “可是,只要他的眼睛朝窗外看一会儿,我就能找到答案了。”  相似文献   

10.
窗边日记     
12月21日靠窗的第一个黄昏,时间懒懒地从教室穿过,窗外的天空被太阳洒下的余辉装饰得富丽堂皇。我握着笔在纸上画着圈圈,一个又一个,直到纸上再也无法容下我的发泄。这是一堂自习课,老师在第三节课下课后就已夹着笔记本去开会了,但并不忘留下今晚的家庭作业。这下可乐坏了那些爱做作业但又没时间的同学,他们乐不可支地查阅着资料,写下并不属于他们自己的答案。我和同桌有些特别,我看窗外,她看《读者》,默默不语却又心有灵犀,我们彼此都轻轻问了一句:“为什么不做作业?”我嬉皮笑脸地回答:“没有效率的作业我不想做,而且窗外的风景很有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一天早上,我在机场转机,坐上了一列运载乘客到登机处的班车。这些免费的班车一天来来回回地开无数次,大概没有多少人会认为乘这种车会很有趣,但是今天,车厢里却响起了笑声。我前面坐着一对穿着廉价衣服的黑人父子,他们正看着窗外。班车开动了,父亲做出很兴奋的样子说:“出发!抓紧我!”那个小男孩大约5岁,高兴地笑了。“看外面!”父亲对儿子说,“看到那个飞行员了吗?我想他是要上飞机了。”儿子伸长脖子去看。下车后,我想起要到机场大楼买些东西。等我买完东西,又去乘班车时,我看到那对父子也已经回来了,正准备上车。这时…  相似文献   

12.
成语的妙用     
在一节晨会课上,一位教语的班主任老师平静地对学生说:“同学们,刚才校长叫我去了一趟校长室,他让我朝窗外看了一下,你们猜,我看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3.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是中秋节,可是学校没有放假,我们这些在异地求学的孩子不能回家过团圆节了。晚饭后我坐在教室里,看着窗外的明月,回想起以前在家里与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的情景,眼泪不禁簌簌地流了下来。“同学们,中秋节快乐!”正在我黯然神伤的时候,陈老师走进了教室。他满面春风,手里提着两个大盒子,大踏步地跨上讲台。“什么东西呀?陈老师。”一些好事者七嘴八舌地问开了。“今天是什么节日呀?”陈老师并没有回答他们。“中秋节,”同学们齐声回答,“哼,明知故问。”“今天应该吃什么呀?”“月饼。”“看,我给你…  相似文献   

14.
课堂上,我正注视着在黑板上做习题的学生。无意间,我发现周围有不少学生探着身子往窗外张望,不时还传来窃窃细语。看到这种情景,我不禁有些愠怒。好奇心驱使我向窗外望:哦,下雨了!长时间的干旱后又见细雨纷飞,我的怒气便烟消云散了。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灵机一动:刚教完《雨》,何不顺着他们的兴趣,满足他们的看雨愿望呢? 我当即宣布这节课大家一起来看雨。教室内瞬间沸腾起来。每个窗口前都趴满了一个个小脑袋。“这雨怎么不像‘雨帘’?”对,屋顶上也没有溅起的水花!”还没等我引导他们  相似文献   

15.
老师的眼睛     
孩子们喜欢看妈妈的眼睛,更喜欢看老师的眼睛。孩子的心中,最神圣的莫过于老师的眼睛。老师的眼睛藏着妈妈的慈爱,又有妈妈眼睛里没有的威严。上课了,老师说:“看着我的眼睛。”于是看窗外的孩子扭回了头,叠纸飞机的孩子停下了手,他们的心儿飞进老师闪闪的瞳仁里。淘气的孩子做错了事,低着头,老师说:“看着我的眼睛。”他们抬起了头,在老师期待的目光里红了脸,心里增添了改正错误的勇气。游戏时,一个男同学装作“老鹰”,老师扮作“老母鸡”。“老鹰抓小鸡来了!”老师张开臂膀,护着她的孩子,身后的孩子们不时地发出愉快的尖…  相似文献   

16.
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个不停,上课铃响了,我拿着教本向教室走去,这节课我准备指导学生看图写话。推开门一看,教室里乱哄哄的,很多同学趴在窗台上看着外面。怎么回事?“请同学们安静下来,回到座位上去。”可一向听话的学生好象没听见我说话似的,我赶忙走到窗户边,向窗外一看,咦,那不是我们班的张凯他们几  相似文献   

17.
下午第二节语文课上,我正在板书,突然身后传来轻轻的一声“哇噻”,我扭头一看,坐在窗边的徐力正入神地望着窗外,看来声音就是从他的嘴里发出的。我不经意地往窗外一看,心中一惊,刚刚还艳阳高照的天竟然下起了鹅毛大雪,雪花又大又密,说实在话,这样的雪,我以前确实没见过。看到其他学生也都向窗外望去,我干脆对同学们说:“看就看个够吧。”学生愣了一下后,都一窝蜂地站到了窗口旁,“哇噻,好大啊!”“哇噻,这才叫下雪呢!”“哇噻,连操场边的树都看不到了!”一时间“哇噻”声此起彼伏。没想到,刚看了有五分钟,大雪竟戛然而止,阳光直射大地,学生…  相似文献   

18.
永远的依靠     
那天中午,我和几个同学在教室里写作业.不知什么时候,窗外传来了哄闹声.我抬头向窗外望去,天,阴沉沉的,一群学生在校门边围成了一个圆,圆心上匍匐爬行着一个人. 突然,有一个同学跑进教室嚷道:“新闻,新闻,特大新闻,学校来了一个超大爬行动物.”教室里的同学急忙追问:“是什么爬行动物?还超大?”那同学卖了个关子:“就在校门边,看了包你们大饱眼福.”于是,同学们“轰”的一声奔出了教室——看“爬行动物去”了. 其实,我心里很清楚,所谓的“爬行动物”,就是校门边匍匐爬行着的那个人.不知为什么,当时我像做了贼似的,躲在教室里,没有一丝儿勇气跟同学们一起去,也不敢再往窗外多看一眼.  相似文献   

19.
未来的广告     
2030年的一天,我从芳香中醒来,原来“芳香闹钟”没太阳能了。可我一看,窗外黑漆漆的,天还没亮呢! 我打开“墙壁电视”,为了不影响左邻右舍,我戴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马克思街附近的一间小餐馆里,正等着上菜。餐厅位于地库,我抬头看着窗外行人的脚在眼前往来。“天啊,”她说。“看那边。”“什么?”“看那两个人,”她说,非常轻微地扬了扬头,示意我看坐在过道另一边雅座上的两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