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我国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教育要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并为21世纪的国际竞争准备好人才基础,就必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经济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在于更新人们的教育价值观念,并通过价值观念的改变促成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的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工作怎样才能适应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实现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这是教育战线的同志们正在思虑的问题。去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面向21世纪的高师体育教育专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下一世纪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一)要坚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标准。培养目标的高标准就是要体现时代水平,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适应21世纪体育教育发...  相似文献   

4.
<正> 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必须改变。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一项需要探索和讨论的内容。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而向未来。”他指出了我国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教育的要求,适应了我国应面临着的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学校教育怎样做到“三个面向”培养出大批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有  相似文献   

5.
当前全市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中心课题是,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们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所需要人才的数量、类别、层次及质量的不适应。《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的任务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要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一个“多”,给我们提出了数量、结构和层次的要求;一个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十年前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对于当前适应社会现代化需要、深化教育改革、扩大教育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体系,尤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题词中首要的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既要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又要求教育自身现代化的转型变革,从而更快更好地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教育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更不能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高等职业教育要努力创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职教育体系,借鉴现代化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积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要求体育教育也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当然,排球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在排球运动中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便培养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如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把教育推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培养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更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举措.一、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早在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将实现教育现代化纳入我国教育的总目标,教师队伍的现代化亦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只有实现教育现代化,我们才能培养出适应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适应改革开放与世界各国交往所需要的人才,适应未来社会文明进步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深刻理解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三个面向”中,首先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指的是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另一方面,教育自身要走向现代化。教育自身的现代化主要包括四个基本方面: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现代化;②教育内容的现代化;③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④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其中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是保障,是教育现代化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的独立实体性和不可替代性。没有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就难以…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与学校教育王鸿江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对教育工作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教育工作如何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办学条件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保障□王凤英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也给我国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任务和发展要求。为了实行教育“三个面向”的根本目的,使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为着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教育必须进行改革。而教育如何改革?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是教育工作者亟需明确和解决的问题。邓小平同志1983年9月8日给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新的历史时期教育的战略方向,确定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三个面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面向现代化是“三个面向”的核心,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教育要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大批的合格人华。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说:“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4.
高职高专院校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秋萍  陈妮 《高教论坛》2004,(3):162-164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我国教育界的一大进步.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提高主体意识、发展良好个性为目的的教育,这与传统的教育观念是截然不同的。高职高专院校应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15.
我国教育工作者,在纪念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写“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的十周年之际,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大力进行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质量,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开创社会主义人民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我国教育必须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解决人才问题尤为重要。人才的基础在教育。而当前在基础教育中,办学方向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等教育结构不能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课程设置不能适应教育要“面向未来”的要求,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时代赋予的使命。这些既是教育发展战略上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主席提出,当前全国教育工作面临的两个重要转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正如江泽民主席所要求的,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技术的革新,迫切需要高等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素质全面、合格的人才。回顾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大生产出现以来经历的三次大的技术革命几乎都发生在欧洲;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没有1人是在中国本土上获得;近多年来很少出现像苏步青等独领风骚、大师级的人物;市场需求变化很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它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明确规定了各级各类人才的质量标准。为了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决定》提出了在改革教育体制的同时,必须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不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把宏观改革和微观改革结合起来。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改革的事项浩繁,其中教育思想改革是中心环节。所谓教育思想改革,就是要破除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旧的教育观念,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观念。这样才能推动教育改革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去年视察南方的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确定了9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提出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使国民经济上一新台阶”的要求。就是说经济建设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必须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教育搞上去了,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了,就能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也就是说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否则,教育落后,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要实现现代化显然是办不到的。  相似文献   

20.
七十年代末,我国进入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 期。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实现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四个现代 化,其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要发展科技又必须同时发展教育,因而时代向我国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使之成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可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教育长期处在封闭落后的状况,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世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需要。新时期我国教育应当向着什么方向发展?在这重要时刻,邓小平同志于1983年9月8日为北京景山学校作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