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严璐  石国凤  吴灿  叶慧 《科教文汇》2020,(7):98-101
目的:分析“基础护理学”实验课的教学方法,以及在自主互助、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下的实践应用效果。方法:以贵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7级、2018级本科护理一班和护理二班的学生共计341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级的172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2018级的169人作为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安排传统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法,针对观察组则安排学生自主互助、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对比这两组学生的技能考核情况、理论考核情况及两组学生的综合能力成绩。结果:除监测生命体征这项操作外,观察组学生的技能考核各项成绩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达到了(38.55±2.57)分,而对照组只有(35.55±2.57)分,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t=2.58,P<0.01);除关爱及同学情感这2项外,观察组学生通过该教学模式明显提升了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等各项学习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课程中应用自主互助、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更多高素养、实践能力强的当代护理人才,值得推广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DT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在妇科肿瘤学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进行临床学习的40名研究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MDT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研究生的临床教学成绩、教学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成绩、临床实践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教学模式、对疾病分析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学习参与感等满意度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DT教学模式在妇科肿瘤学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研究生的综合临床素质,有利于为肿瘤科临床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混合教学模式对药理学理论课程教学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级药学专业1班和2班学生进行研究,1班学生采用传统线下教学作为对照组,2班学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学生形成性评价各维度及总成绩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学生期中成绩、期末成绩、综合成绩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及总成绩及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是否有必要利用网络平台教学选项外,两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态度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理学理论课程学习中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较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生理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教学效果评价,选择同一授课教师同一个专业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50人/组)。依托互联网平台在生理学课前、课中、课后建立“预习—分享—复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组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针对性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常规组学生依然使用常规教学法。结果表明研究组学生测试平均成绩和成绩优秀率均高于常规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可度为94.60%,教学质量满意度为94.59%;教师评学研究组学生得分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等方面对学生起到非常大的帮助。综上所述,在高职医学院校生理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莉 《科技风》2023,(9):141-143
目的:探索“内科护理学”采用雨课堂进行混合教学的效果。方法:以全群取样的方式,选择我院护理专业同一年级的两个班(A班、B班),A班34人,B班51人。第一阶段,A班采用雨课堂进行混合教学,B班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两个星期后,B班采取了雨课堂的混合授课方式,而A组则采取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两节课后,分别进行了测验和教学评估。结果:第一阶段考试的理论得分A班显著高于B班(P<0.01);两班交汇后,第二次测验的结果表明:B班的理论得分比A班高(P<0.01);超过90.00%的学生认为雨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提高知识的能力。雨课堂教学得到了96.47%的学生的赞同,95.00%的学生认为雨课堂能有效地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课后的知识得到了扩展。超过85.00%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估结果表示满意。结论:雨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实践可视化技术结合医学教学在医学影像本科学生教学中的具体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64名我科室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32名)、可视化教学组两组(32名),第一组采取传统教育方法;第二组在前者基础上,按照可视化技术穿插教学。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考试进行比较。结果:可视化教学组理论分数为(91.02±4.12)分、实操分数为(90.88±4.27)分,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学影像科学临床技能教学过程中,将可视化教学结合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实施方式,可以增强医学影像本科生的临床思维,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夯实理论基础,同时锻造出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运用多模式实践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探索。方法:选择2018级的护理专业的四个班学生中的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示教模拟演练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多模式的实践教学方法。结果:观察组无论是实践成绩和理论成绩,还是总成绩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采用多模式实践教学方法,既能够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够提升实训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病原生物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病原生物学实验课是该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为使学生掌握全面、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术,提高病原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使实验课的教学起到有力的辅助作用,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病原生物学实验课教学若主要从教师的实验课前准备、授课方式、课后总结和学生的预习、兴趣的培养、成绩的评判等不同的方面进行,将使病原生物学实验课具备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法,可提高病原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使实验课的教学对该课程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27)
目的:分析分课堂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法在临床疾病康复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100名为研究对象,100名学生分成两个班级,一班选择传统授课方式设为对照组,二班选择分课堂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法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案例分析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的自学兴趣、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课堂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法用于临床疾病康复学教学工作中,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理论成绩、案例分析成绩,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课程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5级高专护理4个班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传统课堂授课为主,网络课程为辅,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授课,比较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并调查实验组对网络课程教学满意度。结果:试卷考核结果显示,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网络教学满意度高。结论:网络课程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提高急救护理学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气道异物急救为例,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法在非医学专业“急救护理学”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6级两个非医学专业班12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组按照完全相同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及评价标准进行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考核。结果:试验组理论和技能考试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易海波 《科教文汇》2014,(3):136+156
目的:探讨中职卫校临床五官科学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校在教学医院见习的2012届中职卫生学校农村医学专业学生60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对实施不同教学模式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试、临床操作考核,调查学习效果、统计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在理论考试成绩方面,平均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操作次数远多于对照组;问卷调查教学满意度上,观察组学生的满意度为4.6分(总分5分),对照组满意度仅为3.5分,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五官科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具有明显优势,能使学生融会贯通,对知识的广度以及深度有更好的理解,明确其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形成性评价在本科循证医学教学的教学效果研究。方法:将新疆医科大学2018年度循证医学教学中未实行形成性评价的6个本科班的学生作为对照组,2019年度实施形成性评价的临床医学专业6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实验组420人进行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授课及分组汇报式考试。对照组2015级400人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授课和闭卷考试。通过课堂抬头率,同学参与程度,期末考试和调查问卷形式对2组本科生进行教学效果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的课堂抬头率、参与度、考试通过率和平均分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形成性评价相较于传统教学具有明显优势,在循证医学教学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20)
目的:探讨PBL联合CBL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级100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作为此研究对象,均分为两个班级,对照班让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采用传统的LBL教学,学生在教室听老师授课。观察班让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实行PBL联合CBL的教学。对比两班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班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的学生成绩(P0.05),观察班的教学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班教学满意度(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教学,实施PBL联合CBL教学打破了传统LBL教学的刻板,更有新意,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宽临床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口试考试改革的效果及学生对口试的满意度。方法:抽取由同一教师任教的维医2016-1班,共52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为期中考试笔试,采用单纯笔试法考试;实验组为期末考试采用口试法考试,对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差异采用SPSS16.0进行t检验,同时设计问卷调查学生对口试考试形式的满意度分析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学生对口试考试的评价满意度比较高,口试可提高学生成绩。  相似文献   

16.
德庆多吉 《西藏科技》2023,(4):42-45+50
目的 知识点结构复杂、实践性强是临床诊治教学中的难点,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是很难满足现在社会需求的。方法 选择西藏藏医药大学3~5年制高年级藏医专业专科及本科班3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学号单双号,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来探讨分析病例讨论式教学法在临床实践诊治疾病教学中的可行性、实践应用价值及教学效果。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分析病例讨论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在随堂的理论测试成绩及授课方式满意度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方式评价。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随堂测试成绩比较,实验组理论成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临床实践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对于见习授课方式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病例讨论式教学法在临床实践诊治疾病教学中的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以及临床应变能力,提高临床教学效果,具有可行性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韩静静  黄东辉  李倩  张新焕  王燕 《科技风》2023,(16):124-126
目的:探讨四轨综合教学模式(LBL+CBL+PBL+RBL)在内分泌科见习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见习的60名本科见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对照组按照LBL+CBL教学方法进行临床见习带教,实验组按照LBL+CBL+PBL+RBL教学方法进行临床见习带教,见习时间3周。结果:两组见习生在理论考试、临床技能考核、病历书写等方面成绩及对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调查评价均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见习生对见习科室满意度评价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分泌科见习带教中应用“LBL+CBL+PBL+RBL四轨综合教学模式”有利于见习生牢固掌握医学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技能,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临床教学质量,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方法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类似实验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分别从学生学习效果自评、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学生学习效果自评中,注意力集中时间、掌握所学内容程度、授课方式让自己感兴趣、学习效果的满意程,两组之间进行比较,P<0.05;在考试成绩上,两组之间进行比较,P<0.01。结论 PBL教学方法尤其适合实践性很强的《急危重症护理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使学生提高主动学习、自学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职业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情感教育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职院校基于"1+X"证书制度的老年照护教学模式,评价基于就业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老年照护人才。方法:面向2018级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培训。将2019年第一期培训班(60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将2020年第二期培训班(61人)设为实验组,采用基于就业导向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及实操平均分、老年照护职业技能证书(初级)通过率以及学生教学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基于就业导向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实操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就业动机和社会责任感,更有助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老年照护人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实施多学科诊疗模式为导向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提高临床诊疗思维能力中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4月至12月在胸外科临床实习的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级中西医结合专业五年制学生6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MDT-TBL)组和对照(LBL)组,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及学生问卷评价结果。结果:MDT-TBL组理论考核成绩87.27±2.16分和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86.20±2.16分均高于LBL组的82.90±4.00分(P<0.01)和84.47±1.93分(P<0.01)。而在教学评价上MDT-TBL组各项教学满意度高于LBL组(P<0.05),尤其是在团队合作能力(P<0.001)及临床思维能力(P<0.001)上。结论:MDT模式下TBL教学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医学生实习阶段临床诊疗思维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