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风》2017,(17)
电力设备在的日常运行中,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都可能发生异常状况,引起设备发生事故,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大范围电网失去稳定,损失大量负荷。由此来看,电力设备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检修,这样才能避免异常状况发展,防止事故的发生。本文通过对电力变压器异常运行及故障处理,电力互感器异常运行与故障处理,开关设备发生故障及处理措施,探讨电力设备异常处理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智能电网是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是我国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其含盖的范围很广,而且电网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电力设备,本文简要分析各个环节中智能电力设备发展的特点,指出智能电力设备及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影响和作用,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电力系统的特点提出我国智能电力设备领域需要重点发展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刘晓强 《科技风》2011,(21):266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大多采用的计划检修体制存在着严重缺陷,造成在电力设备检修技术上,依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浪费巨大的物力、人力和财力。而电力设备是电网的主要构成部分,所以本文将就当前电力设备的检修现状进行探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5,(14)
智能电网对于电力工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着突出的优势,能够提升电力企业工作的效率。在实际的工作中为了保障电网可以顺利的进行应用,有关单位会在电力设备的检测与维护方面下功夫,以提升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系数。而在智能电网出现后,传统电网的运行方式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应的电力设备检测和维护技术也要有所改变,并在智能电网的推动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针对阿坝州的特殊地理环境对电网建设的智能化要求,及通过对电力设施的管理和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政策及电网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电网设计.该设计能实时监测与控制电力设备的运行,并具有技术稳定性、远程监控及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等优势.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二维展示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我国快速增长且结构日益复杂的电网建设与需求。随着计算机,数据采集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三维建模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三维建模能够直观,可视化的展现电力设备,描述电力设备周围的环境信息。本文结合相关工程经验,力图从电网三维建模技术方法入手,提出一整套满足行业应用需求的建模约束条件和构建方法。同时也对三维建模在电网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通过此次研究,将有助于今后电网领域三维建模的应用,同时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服务基于三维地理空间的电网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7.
赖靖胤 《今日科苑》2007,(14):177-177
电力设备的可靠运行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影响巨大,开展状态检修也是电网发展的趋势。文章通过研究国内外关于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文献,以电气设备为例,介绍状态检修技术理论及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展望了电力设备实现状态检修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电力设备是电网的主要构成部分,设备检修和运行管理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针对合肥供电公司电力设备的检修现状,提出了一整套电力设备管理状态检修的流程,提高了电网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电力电网故障机制是影响电网正常运行的关键性因素,具体了解电网故障模式、形成原理以及各种类型的故障测试方式可以得出,造成电网故障的主要因素是由于电力设备的损坏、超负荷的电力运行机制以及电缆端口的缺损问题所造成的,对此电力专家在电力监测时可以根据电路情况具体分析,通过对电路类型以及电流性质进行电流负荷、温度的检测,从而有效增强电路运行可行性,防范化学机制对于电缆的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10.
智能电网要求电力设备应该具备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传统串口通信的配电自动化终端无法与智能电网以太网通信网络联网,这就需要用一个转换装置来完成这项工作,基于这个需求,我们在RCM3200嵌入式模块上,通过μC/OSII多任务操作系统,开发出能够通过串口与传统配电自动化终端通信的规约转换器,它能够解析常用电力通信规约,进行电网实时数据分析,通过以太网接口和IEC104规约传送到上级电力监控中心;软件设计采用多任务处理,保证了每项工作的实时性和可靠行,并充分考虑了电力环境下的电磁兼容等特性,满足智能配电网对终端通信的各项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