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谢一矿煤巷交岔点多采用U型钢梁和木抬棚支护,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且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地压增大,原有交叉点支护易损坏变形,已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通过改变煤巷交叉点支护方式,采用锚索联合支护,主动强化围岩,提高了围岩的强度,保持围岩的稳定,同时施工工艺简单、成本降低,特别是减少了支护材料运输和架设支架的工作量,很大程度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施工煤巷交叉点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我国煤巷的主要支护方式是锚杆支护,关于锚杆支护选择及设计上存在多种方法,在此针对矿井采用的双巷布置情况,在确定支护参数的前提条件下,采用FLAC2D数值模拟对巷道中围岩应力的变化和围岩的稳定性展开研究,研究的内容包括巷道开掘后有无锚杆支护的围岩应力变化及锚杆间距变化对围岩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进一步加深,深井软岩煤巷支护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对某矿1262(1)深井软岩煤巷在两种不同支护参数下支护效果的比较分析,提出了通过升级支护产品,提高单位面积支护强度,充分利用围岩自身形成整体支护机构,是可以实现深井软岩巷道支护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4.
煤巷是目前煤矿回采巷道的主要形式,由于煤矿井下施工环境复杂,煤巷所处底层的条件多样,围岩的性质多变,因此研究煤巷围岩控制技术对于煤矿安全生产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锚网支护技术作为有效的煤巷支护方式,其对煤巷围岩具有强化作用,因此本文通过研究煤巷围岩控制与锚网支护技术,提出优化锚网支护技术在煤巷围岩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深井综采工作面厚层顶板两巷支护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一个难题。常规的锚杆支护方式及支护强度已很难适应深井综采工作面厚层顶板的变形特征,无法有效限制巷道围岩破坏。丁集煤矿第一水平-826m,属于典型的深部矿井,目前东翼主采的11号煤层顶底板为厚层状砂质泥岩,两巷支护难度极大。本文以该矿1311(1)两巷为例,开展新型锚杆强化支护体系的应用研究,采用超高强预应力组合锚杆及11号工字钢对棚支护技术,通过加强支护强度及各种补强措施,充分调动围岩自身承载能力,有效的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实现了巷道的稳定,为工作面正常安全回采创造了条件,并为综采工作面两巷顶板支护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告成矿根据"三软"煤巷实际支护状况,使用高阻可缩性U36型钢支架作为基本的支护形式,控制软弱煤体产生的塑性流变,采用锚索对支架承载结构的薄弱部位进行补偿,达到充分发挥被动支护与主动支护各自的承载性能,成功解决了"三软"煤巷支护难题,保证了矿井的正常接续、实现了安全生产,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巷道在高应力的复杂力学环境中,围岩松软破碎,巷道变形量大,难以控制,给矿井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研究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的变形特征及最佳支护时段,改变传统单一支护的局限性,提出了软岩巷道的联合支护技术,能够有效的控制围岩变形,提高巷道的稳定性,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在煤矿开采与加工领域中,地质软岩孔隙度大、强度低、结构松散,是影响矿采安全和生产效率的重难点问题之一,其中三软煤层在煤矿开采中指的是软的顶板岩层、主采煤层以及煤层底板岩层,其岩层脆弱、结构复杂,对煤矿开采T作造成了较大阻碍.为了提高围岩的稳定性与矿采安全,我国煤矿企业通常会采用巷道支护的方式来保障矿井巷道畅通与围岩稳定,由于矿井下地质结构复杂、围岩变化性大,巷道支护应当不断优化,以达到降低失修率、提高安全保障的作用.笔者将以《巷道支护》一书作为理论参考,深入分析与研究三软煤层巷道围岩的变形机理与巷道支护特点,并进一步探索巷道支护技术优化,为我国三软煤层巷道支护发展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煤体的强度一般小于岩体,煤巷在掘进过程中与岩巷围岩的力学特征不同,尤其是煤巷快速掘进时。为获得煤巷快速掘进时巷道围岩的力学特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三维计算模型,研究了煤巷掘进过程中围岩的力学特征,研究成果将为煤巷的支护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巷道围岩强度,原岩自重应力,地质构造应力,采动集中应力影响和巷道断面形状等方面影响煤巷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煤巷锚网支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巷道围岩强度,原岩自重应力,地质构造应力,采动集中应力影响和巷道断面形状等方面影响煤巷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煤巷锚网支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董旭光 《今日科苑》2009,(11):145-145
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全煤巷道及软岩巷道的数量越来越多,围岩产生松动破坏及大变形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探索出一种适用于大变形综采回采巷道的围岩控制理论及合理的支护手段,势必对实现煤炭生产的安全、高产、高效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巷道围岩强度,原岩自重应力,地质构造应力,采动集中应力影响和巷道断面形状等方面影响煤巷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煤巷锚网支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非均质软岩大断面硐室工程围岩力学特点,提出了的顶板锚索、钢带桁架组合板梁支护,侧墙锚-喷-注联合支护的软岩大断面硐室板梁施工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软岩大断面硐室安全施工问题,为矿井深部围岩大断面硐室支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软岩巷道维护一直是煤矿生产建设中的难题,在软岩内布置巷道,围岩变形大,稳定性差,使巷道掘进和支护十分困难,而且屡遭破坏,需经常翻修,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和正常生产。多年来,软岩巷道围岩控制理论及支护技术一直是采矿工程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6.
周德 《大众科技》2011,(11):82-83,93
文章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云桂铁路思林2号V级围岩浅埋偏压条件下隧道初始状态、开挖后支护两种工况下的围岩位移、应力分别进行分析和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偏压隧道最不利位置出现在隧道偏向山脊一侧的拱脚处:而实施初期支护能保证围岩的稳定性,且设计的初期支护方式能够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矿井Ⅲ、Ⅳ类围岩岔口施工存在的问题,论述了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降低成本,增加巷道稳定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安全、有效、快速的巷道支护技术和工作面回采是保证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必要条件.松子山煤矿回风斜井施工过程中,遇到了断层破碎带,围岩松软破碎,掘进时极易片帮、冒顶.通过分析围岩结构及岩性,理论计算,采取了短掘短支、锚网喷加格栅拱支护、快速封闭等措施,实现了安全快速通过  相似文献   

19.
我国许多煤矿巷道布置在松软围岩中,而松软围岩具有强度低、膨胀性和流变形严重等特点,影响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这一直是采矿界和煤炭生产企业关注和研究的主要对象。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不仅对煤炭生产的安全至关重要,而且对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分析软岩分类特征及软岩巷道围岩控制原理,针对软岩巷道支护方式、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黄辉 《科技风》2014,(13):48-48
随着矿井开采逐渐趋于煤柱化,煤柱内运输大巷受骑跨采动影响,应力重新分布,导致巷道变形;顾其围岩稳定性支护的难题,通过科学合理的矿压监控手段来准确评价受采动影响运输大巷的围岩加固是否合理,并及时完善支护以保证巷道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