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晚唐五代作家韦庄《秦妇吟》是其典型代表作,也正是因为这一首长篇叙事诗奠定韦庄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但《秦妇吟》却未能流传于世。在当时社会环境下,诸多外在因素和韦庄自身原因不允许它流传于世,于是人们认为韦庄自禁《秦妇吟》。但是通过对韦庄《秦妇吟》的创作时间、流传情况和孙光宪《北梦琐言》的写作时间的对比分析以及它的现世及疑问探讨得出新的结论,韦庄自禁《秦妇吟》存在着很大的疑问。自《秦妇吟》创作之日起,它的流传速度快,传播范围广,韦庄不可能以个人之力去自禁此诗。  相似文献   

2.
宋人杨Shi提出韦庄《小重山》(一闭昭阳春又春)等词为追念被蜀主王建所夺宠姬之作后,代相沿袭,附会甚多。然而,有宋一代诸多志传未取此说,正值开基创业之时的王建对倚重之心腹大臣不致于会夺其宠姬,韦词实是为早年甘苦与共之亡姬所作,韦词中“忆旧欢”之作和代人作,均非为“追念宠姬”之作。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学界对韦庄诗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逐步由对《秦妇吟》孤篇研究转向对韦庄全部诗歌的研究。但对于艺术成就颇为突出的韦庄之诗歌而言,对其研究还远没有达到完善的地步。  相似文献   

4.
唐末诗人韦庄的《秦妇吟》是一首真实、深刻、全面反映唐王朝崩溃的诗史。诗人将史笔与诗情糅合在一起,记述了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及以后的几个重要画面,反映了百姓在战乱中承受的苦难,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图景,具有史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佩”当是“佩剑”之省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新课标人教实验版高中《语文》(必修2)将这两句诗注作:“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以“佩带”释此“佩”,大误。  相似文献   

6.
刘友朋  蓝岚 《天中学刊》1999,14(1):77-81
郑玄治学严谨,注释诸经,所下论断,皆有所据,决不臆造。他的《毛诗笺》既重视字、词、名物的训释,又注意章句的析义。其训释的体例如下。一、释词(一)释词有依据。1.宗《尔雅》而不注出处。如《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笺》云:“兹,此;来,勤也。”《尔雅·释诂下》:“兹,此也。”《诗一回风·谷则:“我躬不阅,逞恤我后。”《笺)云:“躬,身。”《尔雅·释治上》:“躬,身也。”(诗·魏风·硕鼠):“乐郊乐郊,谁之永号。”(笺)云:“之,往也。”《尔雅·释枯水):“之,往也。”(诗·大雅·…  相似文献   

7.
五代前蜀词人韦庄的《思帝乡》(春日游)讲述了一个少女春日游玩看到一个青年才俊后暗自吐露心迹的故事。该故事因反映了无数人的生活体验而具有极强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故弥足珍贵,但更珍贵的是该故事对美之内涵和力量的揭示:关之内涵的三要素是年轻力壮、新异奇特、实力和勇气的和谐统一;美之力量的三雏度在于:可以让百炼金刚化为绕指细柔,可以让羞羞答答变得风风火火,可以让片刻的欢愉延长为永生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后蜀韦縠距韦庄时代较近,其唐诗选集《才调集》收韦庄诗63首,其创作顺序与明代朱承爵十卷本《浣花集》诗作次序大致相同,据《唐音统籤》韦庄散佚诗作大抵是入蜀后诗作的观点,《才调集》所选韦庄诗作后半部分多数乃韦庄入蜀后诗作。  相似文献   

9.
唐末诗坛诗风衰落,总体创作倾向脱离现实。但韦庄等人没有忘记天下,他们创作了许多反映时代的伤时讽世之作,属于具有淑世情怀的诗人,韦庄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韦庄诗中除了以现实题材直接关注现实的诗作外,作者还运用间接的方式,即通过咏史怀古来借古以抒怀、吊古以伤今,从而表达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感。韦庄的咏史怀古诗既有自身之特点,又有传世之佳作。韦庄这些诗的特点是主题集中于对历史遗迹本身或盛衰无常的感喟,表达借古伤今之情,即将怀古之思与现世之情糅合起来,谈古道今,体现着情与理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程芳萍 《文教资料》2010,(26):11-12
韦庄是花间词的代表作家,其创作风格与花间词鼻祖温庭筠明显不同。李煜词以清丽词风见长,虽受韦庄很大的影响.但其创作风格经历了由清丽疏朗到清远深沉的变化过程。本文结合韦庄与李煜部分词作,对二者词的清丽之美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11.
入蜀就仕乃韦庄人生一大转折点,探寻其中缘由对于韦庄研究大有必要.文章认为,仕蜀原因大致有三:韦庄入蜀前的坎坷经历、蜀地的特殊环境及蜀主王建的吸引.具体而言,主要是动荡不安的时局和飘泊不定的生活,蜀地富足安定、人文传统悠久以及王建忠君礼士之风.  相似文献   

12.
许浑诗歌具有偶对精切、格律工稳、诗风浅近的特点,许诗的特点符合韦庄重审美、轻功利的文学思想。加以二人同处晚唐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在师承上皆受杜甫、白居易的影响,故此韦庄甚为推重许浑,在其诗歌创作中接受化用许诗的艺术手法非止一端。  相似文献   

13.
韦庄是唐末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其诗作中存在大量的"风"意象。这些意象在形式上具有急、香、清的特点,在承载意义上多象征离愁别绪与思乡之情、怀古伤今和家国之痛,在表达时多节制有度,符合"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审美典范。深入了解韦诗中的"风"意象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对韦庄其人其诗的理解和把握,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韦庄的《秦妇吟》在中国古典叙事诗史上是一首著名的杰作,这取决于它突出的艺术成就,表现为叙事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在结构模式上,把汉代确立的横剖面的串联式与白居易奠定的纵向发展的并联式两种结构完美地结合起来;在叙事角度上,继承杜甫、白居易把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并用的传统,又加以发展;首次明确采用了把美女的命运与国家衰亡结合起来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5.
韦庄是唐末诗坛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诗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在典故的运用上也具有较高的艺术性。韦庄诗中的典故根据所表达的情感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思乡之情等五大类。这些典故通俗易懂、浅显明了,而“新奇可爱”是其最重要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出关》一诗是魏徵诗歌的代表作,但有关研究很少。本文考证其写作时间,解读其内容,探讨其写作背景与影响,认为此诗作于武德元年十一月第一次出使山东时,是魏徵隋末唐初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从诗中可以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信息,据诗可以纠补史籍记载的一些误漏。此诗反映了魏徵反对梁、陈浮艳诗风、主张诗导达心灵,歌咏情志的文学宗旨,在唐代及后世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韦庄是唐末、五代文坛上一位诗、词兼擅的重要作家。他不仅在诗、词的创作中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同时提出了自己明确的文学思想——清丽。韦庄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他的审美追求,他的诗也具有清丽之美。他以清词丽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形成一种特殊的美感境界,在唐末诗坛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光宪是唐末五代一位独具特色的词人,却长期被历代词学研究者所冷落,即使论及孙词,也往往只从其是否近温、韦处着眼。本文试将其与韦庄做一比较,以求获得对孙光宪更为正确的认识,同时从孙入手对传统花间词定义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9.
魏野诗体辨     
魏野是宋初著名诗人,关于他的诗,后世多把它归为“晚唐体”,但也有人指出其诗“白体”成分。首先从宋初诗坛具体情况出发,结合魏野的生活实际辨别魏野诗风的形成,然后具体从魏野诗歌题材、内容、体裁和艺术特色四个方面辨别他的诗风特点,从而辨明魏野诗歌在体派归属中争议的原因,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宋初诗坛,更好地把握魏野的诗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