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学过惯性,但是总感到似懂非懂。老师,请您再深入一点谈谈怎样才能正确地认识惯性这个概念。老师:所谓惯性,就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对于惯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正确地认识它: 1.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固有的属性,物体具有惯性这个性质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任何一个物体,不管它处于何种状态(气、液、固态);不管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运动得快还是运动得慢,是作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也不管它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不管它受力作用与否.也不管它受到的是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是恒定的力还是变化的力……总之,一切物体无一例外,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初学“惯性,惯性现象”时,感到抽象,不易理解、掌握,特别是用惯性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时,尤其感到无从下手。现就学习、理解、应用惯性解决问题,谈谈几点看法。一、理解牛顿第一定律,认识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以原有的速度运动下去。这表明,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静止也是一种运动状态)不变的“习惯性”,这种性质就叫惯性。从牛顿第一定律出发,我们就能认识到: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同学们可认为“惯性”就是一种“习惯性”或“惰性”。二…  相似文献   

3.
学习“力和运动”这部分物理知识应该在一个“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和五个“知道”上下功夫。其中二力平衡的条件是这部分的重点 ,也是学习力学的基础。但学生对这部分的一些概念往往感到抽象、不好理解 ,尤其是对解释惯性现象感到困难、无从下手 ,因此 ,学会分析事物的现象是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难点 ,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见文后附图 )由图可见 :( 1 )物体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时 ,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说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即物体具有惯性。( 2 )物体受到不平衡外力作用时…  相似文献   

4.
“惯性”一节的教学,课本是先给出惯性定义,再演示“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两个实验,验证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这种安排,其特点是:先理论、后实验。教学实践表明:教材精炼,简捷明快有余,生动活泼不足,学生不易接受。究其原因,学习“惯性”前学生头脑中具有的惯性现象材料太少,课本只提供一个“伽利略理想实验”,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5.
惯性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教师感到难教 ,学生认为难学 .通常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能一字不漏地将惯性概念完整地背出来 ,但碰到实际问题时却感到无从下手 .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惯性概念 ,并能正确地运用惯性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笔者认为教师在惯性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惯性的实质 ,尤其要让学生弄清惯性究竟是不是一种力 ?惯性的实质是物体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它的大小只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 ,并且物体的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 .学习了惯性以后 ,学生在回答和解…  相似文献   

6.
“力和运动”一章是学习了最简单的运动规律,在建立了力的概念的基础上,将这些知识综合研究,从而初步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这一章涉及的概念有:惯性、摩擦力和二力平衡;要求掌握的基本规律有: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的条件.本章是初中力学的重点内容,也是继续学习力学的基础.本文拟对“力和运动”一章的重点进行分析、研究.一、考查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概念的认识、理解和运用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  相似文献   

7.
初二物理“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一节是“运动和力”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又是一个教学难点。我针对学生难以理解和容易混淆的概念——“动平衡”,设计了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用启发、比较、分析、推理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施教方案,下面简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1 从复习“静平衡’过渡到建立“动平衡”的概念教师:上一节课研究了,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有力的作用。那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是否一定会改变?  相似文献   

8.
惯性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概念,有些同学对这一概念存在一些错误或模糊的认识,形成理解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物体受力越大,惯性越大.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定律指出了物体在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由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在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只能由物体本身的某种性质来决定,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由此可见,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与外界的因素没有关系,因此,物体受力与否及受力大小不会改变物体本身所具有的惯性. 误区之二:物…  相似文献   

9.
惯性、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的解释,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求学生理解惯性概念,并运用惯性及惯性定律解释有关现象,根据惯性判断物体状态的变化等。学生容易将惯性,惯性定律混淆,对惯性现象的解释也无从下手。现结合中考及学生实际,谈谈惯性、惯性定律及惯性现象的解释。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万物皆有的一种固有属性,它既不需要产生,也不会消灭,与物体同在,物体惯性的表现形式在不同条件下是不同的,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受到…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考试的一个热点,也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解好有关问题,理解好“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很关键!  相似文献   

11.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从惯性的定义和惯性定律的内容看,基本相同,初学者往往觉得惯性好像也就是惯性定律,但又觉得不对,惯性和惯性定律是一回事吗? 答案是否定的,惯性和惯性定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区别:①两者属于不同的范畴:惯性是一个物理概念,而惯性定律是一条动力学定律.②前提条件不同,惯性是不受前提条件限制的,不管物体是否受力,受的是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物体运动也好,静止也好,运动得快还是运动得慢,也不管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总之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而惯性定律只有  相似文献   

12.
惯性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关于惯性的概念,尽管学生在初中课本中已接触过,许多学生都能熟背惯性定义,也能举出一些惯性现象的实例,但并未真正确切理解惯性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因而时常产生一些错误认识。例如认为:“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惯性是一种力”;“物体速度越快,改变它的运动状态就越难,它的惯性就越大”;“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力为零时才有惯性”。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惯性概念,我在惯性教学上做了一些探索。   一、揭示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教材从牛顿第一定律引出惯性概…  相似文献   

13.
<正>初中课本"惯性"一节的教学,课本是先给出惯性定义,再演示"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两个实验,验证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这种安排,其特点是:先理论、后实验.教学实践表明:教材精炼,简捷明快有余,生动活泼不足,学生不易接受.究其原因,学习"惯性"前学生头脑中具有的惯性现象材料太少,课本只提供一个"伽利略理想实验",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因此,学生总感生硬,难以接受.为此,我们改变教法:先实验、后理论,变验证型教法为探索型教法.这是符合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的.下面就惯性概念的  相似文献   

14.
惯性是力学中的重要内容 ,而惯性概念的正确建立和有关惯性现象的解释是一个难点 ,因此在学习这方面知识时应注意领会以下几点 :1.正确理解惯性概念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对惯性应有如下的认识 :( 1)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具有惯性。即无论物体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 ,静止还是运动 ,速度大还是小 ,质量大还是小 ,受力还是不受力 ,受力大还是小等 ,物体都具有惯性。因而惯性概念中没有“不受外力”这个条件。( 2 )惯性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 ,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而与“速度大小”、“受力与…  相似文献   

15.
物体的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它贯穿于惯性、密度、浮力、物态变化等初中物理知识教学的始终。然而学生在初学时往往对“质量”这一概念难以接受或混淆不清,其原因是:1.学生头脑中已有了用质量来表示产品份势的生活常识。2.对“物质”这个新概念因初次接触而显得模糊,会与“物体”混为一谈。3.对“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这一比较抽象的说法,只会死记硬背,理解不深刻。4.把物体的质量的误认为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因此“物体的质量”这节的教学成了教学上的难点。  相似文献   

16.
一、惯性定律的意义1.指出了不受外力作用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的条件.2.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3.表明了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要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二、惯性概念的理解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如果不施加力的作用,物体就要维持它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物体原来是静止的,将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原来是运动的,将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这种特性叫做惯性.理解惯性概念,要抓住三点:第一,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而且是一切物体都固有的属性…  相似文献   

17.
关于“运动和静止”探究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仙 《物理教师》2002,23(5):29-30
1 教材分析“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初中物理中比较重要和关键的教学内容之一 ,是以后几节教学内容的预备知识 ,也是今后学生研究运动学的基础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机械运动的概念 ,教学难点是理解运动的相对性 .由于不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已形成了错误的“前概念” ,他们常误认为 :在地面上移动的物体一定是运动的 ,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这样的“前概念”势必会干扰学生对“运动相对性”的学习与理解 .2 教学设计思想(1 )运用“问题教学法” ,揭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所谓问题教学法 ,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围绕实践问题展开主…  相似文献   

18.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不论静止还是运动的固体、液体或气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与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近几年有关惯性的考查在中考题中频繁出现,一些题目的解答,学生解答方法和语言表述不准确,从而导致失分.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教材在解释惯性小车实验时,讲到“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仍然继续前进”。我认为这句话不恰当。惯性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整个物体都具有,而不只是物体某个部分所具有。“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按此  相似文献   

20.
在惯性问题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以下两个非常突出的难点问题:(1)关于惯性是一切物体自身所固有的一种基本属性中"物体自身"这个关键词,很多学生不能真正地理解。在解答惯性问题时,他们经常不假思索地说:"物体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以及"惯性使物体继续向前运动"等。因此纠正学生将惯性与物体割裂开的错误想法,是中学物理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