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地征收的关键在于补偿,本文运用民法中的私权保护与权利社会化理论和行政法中的行政补偿理论对我国土地征收补偿作出了法律上的理论基础论证,找出了土地征收补偿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2.
尽管我国已初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土地征收补偿法律体系,但在真正执行补偿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使得失去耕地或土地资源的农民生活变得拮据,由此一来,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以及土地征收补偿问题便成了国家政府所关注的重点。针对如何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这一问题,本文现在结合我国国情及相关的法律政策,站在客观角度提出几点可行建议,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3.
赵晶 《中国科技纵横》2011,(14):257-257
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市场上对于土地的需求量急剧增长,这种旺盛的需求对国有土地使用权这一单纯的土地供应方式构成了巨大压力。因此,土地征收是城l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我国宪法并未明确规定土地征收补偿的原则,而《土地管理法》对此也语焉不详,我国对于-土地征收补偿缺乏原则性指导。本文就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进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立法关于征收补偿范围的规定非常狭窄,它存在三个方面的漏洞:未涉及间接损失的补偿、没有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补偿以及没有全面补偿失地农民的社保权益损害,我国土地征收补偿立法应从这三个角度来完善补偿范围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5.
王连军 《今日科苑》2014,(12):87-88
土地的征收关系着国家财政和个人利益的平衡,征地制度的不完善、不合理,将会造成分配不公,甚至激化矛盾。因而,必须改变现行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政策中"重补偿、轻发展"的观念,构建完善的征收补偿标准,是我国土地征收的头等大事,将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和谐发展,社会的稳定,早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具有强烈的行政化色彩,无法适应今天市场经济的形势,该制度已经显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因此,探讨建立公平、合理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对于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具有强烈的行政化色彩,无法适应今天市场经济的形势,该制度已经显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因此,探讨建立公平、合理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对于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对保障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和提高农户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顾客满意度理论视角,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征地补偿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以及提升征地补偿满意度的路径。研究结果显示:①征地补偿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补偿程序、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补偿分配,且这四大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其中补偿程序对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补偿分配产生正向影响,补偿标准正向影响补偿分配。②加强土地征收补偿宣传工作,可降低失地农户的征地补偿期望值,并且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失地农户征地补偿满意度和最大化政府利益,从而实现农户和政府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补偿程序是达到法律救济目的实施行政征收补偿制度的过程,是化解行政征收补偿不公引发社会矛盾的症结点.文章分析了我国行政征收补偿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征收补偿程序的具体建议,以期对我国行政征收补偿制度的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5,(19)
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土地征收补偿方面的矛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人士的广泛关注。尽管国家出台了一些土地征收补偿方面的指导性文件,来保护被征人的利益,但土地征收补偿问题始终难以得到根本性解决,依旧存在某些方面的矛盾亟待解决。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对土地征收补偿进行概述,分析土地征收补偿方面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笔者个人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荣 《今日科苑》2014,(11):87-88
本文从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入手,分析了我国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建议,保障被征收土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减少因征地补偿问题而发生的纠纷,推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土地征收对承包权的影响与补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灵辉  陈银蓉  成楠 《资源科学》2011,33(2):315-321
承包权是农民依法享有的承包集体土地的资格,是农民享有的一项民事权利。土地征收并不必然导致失地农民丧失集体成员身份,因此失地农民仍享有下轮集体发包土地时承包土地的资格。现行征地制度没有明确失地农民下轮参与承包集体土地的资格,也没有规定征地导致失地农民丧失承包权情况下的补偿措施,这不利于失地农民土地权利的维护,也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通过建立土地征收面积(L/)与下轮集体成员人均承包地面积(S)之间的关系模型(L/-S关系函数),分析不同征地规模对失地农民承包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征收对失地农民承包权的影响与征地面积以及集体原耕地数量存在着密切关系,只有征地面积超过一定限度或者集体耕地压力指数本来就大于1时,失地农民丧失下轮承包集体土地的权利,否则,失地农民并不丧失承包土地的资格。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建议征地造成失地农民承包权丧失时,应对失地农民的承包权进行补偿,并将承包权与失地农民的年龄、法定承包年限等联系起来,利用年产值倍数法建立起了承包权的补偿模型.  相似文献   

13.
易惠明 《今日科苑》2010,(10):121-121
在我国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大量的土地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土地被征用,在征地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凸现出来,而在征地过程中进行生态补偿一直是一个被忽略的问题。本文着重对征地的生态补偿的范畴进行界定,并根据生态补偿的相关理论基础对征地生态补偿进行拓展论述。  相似文献   

14.
易惠明 《金秋科苑》2010,(10):121-121
在我国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大量的土地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土地被征用,在征地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凸现出来,而在征地过程中进行生态补偿一直是一个被忽略的问题。本文着重对征地的生态补偿的范畴进行界定,并根据生态补偿的相关理论基础对征地生态补偿进行拓展论述。  相似文献   

15.
结合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的有关规定和在具体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征收权界定的不严谨、征地补偿标准和范围的不尽合理、征收程序等几方面提出了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需要完善的几点看法;同时就上述几点问题及征地补偿、土地收益分配、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6.
土地征收程序不合理是导致我国土地征收纠纷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中外土地征收程序的对比,分析我国土地征收程序的缺陷,提出完善我国土地征收程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月21日发布并施行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替代了原有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住宅建设和旧城改造都需要进行城市房屋搬迁。然而近几年来我国房价一路飙升,远远超过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的收入水平,加上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利益诉求各异,使得我国城市房屋搬迁补偿成为城市房屋征收中的核心问题。笔者立足于我国现行的法律条例,对我国的城市房屋征收现状及补偿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阶段特征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延娜  朱道林 《资源科学》2008,30(7):1024-1031
本文以天津市为例,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尺度探讨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政策的关系。首先选取9个社会经济指标,将天津市1990年~2004年的社会经济水平划分为2个阶段,分析总结不同阶段的天津市征地补偿标准特点;然后针对第二阶段,分析比较天津市12个郊区县中实际存在的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确定方式,并研究不同方式下的区县经济特点;最后选取典型区县,重点分析农村土地征收市场价格与社会经济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和产业结构向第二、三产业的调整,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确定方式应与区域的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和特点相协调;农村的社会经济水平是目前影响农村土地征收补偿选择“市场定价”方式的主要因素;经济和区位因素逐渐代替土地产值和人均耕地数量,成为决定征地补偿水平高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因城镇房屋拆迁引发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已成为影响各地区城镇化建设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之一。《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条例》(下称《条例》)确定政府为征收唯一主体,努力把公共利益同被征收人个人利益统一起来,通过保护被征收群众的利益、完善征收程序、加大公众参与、明确补偿标准、补助和奖励措施、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取消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拆迁的规定,充分显示了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20.
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对保障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和提高农户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顾客满意度理论视角,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征地补偿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以及提升征地补偿满意度的路径。研究结果显示:(1)征地补偿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补偿程序、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补偿分配,且这四大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其中补偿程序对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补偿分配产生正向影响,补偿标准正向影响补偿分配。(2)加强土地征收补偿宣传工作,可降低失地农户的征地补偿期望值,并且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失地农户征地补偿满意度和最大化政府利益,从而实现农户和政府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