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邢虹 《今传媒》2009,(8):85-85
播音员的称谓现在比较统一,是专指新闻消息的播报人,除新闻播音员之外其它类型(仅从节日形态上划分)节目的出镜人都可称做主持人.它是一个泛称,在这当中,新闻消息类节目里那个参与采编新闻、在节目中有话语权,甚至主导节目的出镜人就是主播,换句话说,主播是新闻消息类节目的主持人,而非新闻播音员.  相似文献   

2.
“信息量大、内容贴近、亲切轻松、好看不累”,这是经常收看北京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的观点对这档节目的评价和体会。从1998年11月2口开播到现有,《晚间新闻报道》以它社会新闻的定位和平民视点的风格吸引于越来越多观众的视线,也受到业内同行的关注。而这档节目在工作机制和消息播报上与以往消息类节目最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娱乐化“热”现象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金仙 《新闻窗》2009,(3):78-79
电视新闻娱乐化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广播公司ABC的地方台曾聘用演艺明星沃尔特斯到现场播报新闻,并且收到了很高的收视率,从此引得其他节目纷纷效仿,新闻娱乐在外国逐渐兴盛。但是我国直到21世纪初才出现此类新闻娱乐。电视新闻也从播报内容、播报方式到播报理念,都开始渗入了越来越多的娱乐性因素。其中的代表性电视节目如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湖南电视台的《晚间新闻》,海南台的《直播海南》等,  相似文献   

4.
新闻主播,目前在我国主要指电视新闻消息类节目主持人。区别于普通的新闻播音员和新闻访谈类及评论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有其特殊的身份定位和工作任务,对主播角色的定位,我们遵循主播应是“民主制度下的公众人物、现代传播中的媒介人物、和谐社会里的文化人物”的总体标准,并认为主播角色的定位也应是依据个人特质的、多层次的综合性定位。  相似文献   

5.
郝滢 《新闻三昧》2004,(9):26-27
“说新闻”又叫“聊新闻”、“侃新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新闻播报方式。这种新的新闻播报方式先后被各地电视台、电台的新闻类节目所采用,打破了“播新闻”一统天下的局面。如湖南电视台《晚间新闻》、江苏卫视的(《晚间播报》、凤凰卫视的《小莉看时事》、(《时事直通车》、楚天电台的《事事关心》等。“说新闻”是  相似文献   

6.
靳增武  刘阳 《今传媒》2008,(6):10-11
在人们的印象中,电说台的主播尤其是新闻节目的主播一般都是俊男靓女,他们在播报新闻时往往都是正襟危坐,发音吐字字正腔圆.最近这些年,以凤凰卫视为代表的一些华语电视台出现了"说"新闻的播报方式,国内不少电视台也大打民生新闻牌,播报方式更具亲和力.  相似文献   

7.
李慧佳 《新闻窗》2012,(4):99-100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新闻类节目的播报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革。从当初的播新闻派生出说新闻、聊新闻。说和聊的出现并非人们凭空创造,而是应运而生。自广播诞生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广播新闻的播报方式一直延用播新闻。新闻播音员在播报新闻时,字正腔圆、语势稳健、节奏明快,让人听起来庄重大气,但往往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金旭阳 《传媒》2021,(2):34-36
《主播说联播》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一档网络短视频栏目,自上线以来"吸粉无数",引发广大网友的热议.《主播说联播》为时政新闻的播报开创了一种新的态势,也扭转了公众对《新闻联播》的刻板印象,使新闻播报呈现出创新、强化、融合、亲民的特点.随着媒体融合不断深化,以《新闻联播》为首的时政新闻类节目纷纷与网络新媒体寻求融合并创新,不断重新建构文化形象,强化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9.
蔡懿  陈欣 《视听纵横》2004,(6):102-103
2004年2月16号晚上的20点40分,浙江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经视新闻》和往常一样,准时播出,令观众意外的是,新闻主播不是他们熟悉的,在浙江电视圈内有一定知名度的《经视新闻》原来的两位主播李艳、王剑,却成了目前正当红的,号称影视圈“才女”的杨童舒。影视明星在一档每天直播,长度为30分钟的新闻类节目中任主持人,这在国内的电视媒体中开了先河,杨童舒从而成为中国影视演员主播新闻第一人。  相似文献   

10.
马小林 《记者摇篮》2009,(11):91-91
新闻主播,是一个新兴的名词,它区别于传统的新闻播报员,也有别于现在的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通常指在电视台、电台或互联网等电子媒体上报道新闻的人。不同国家对主播的定义或身份皆有分别。一些地区的主播,只负责照着稿读新闻,他们并不参与采访新闻及搜集资料的工作。另一种主播则会参与采访工作,但仍主要以较客观的角度讲述新闻。他们通常出身自记者,这样的主播在一些媒体被称为“播报员”在日本尤其较多。  相似文献   

11.
从来都是新闻主播传播新闻,而最近央视的新闻主播却成了新闻的制造者,先是《新闻联播》连续换上几个新面孔,其中郭志坚的微笑成为观众谈论的焦点,后有贺红梅晚间补妆画面被直播,接着又是文静早间播报当着全国观众打哈欠……一时间,央视、主播成为舆论热议的关键词,批评讽刺愤怒者有之、理解调侃打趣者也不少。  相似文献   

12.
岳坤莉 《新闻窗》2013,(1):79-80
现代社会,新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是人们获得信息、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近年来,随着电视的迅猛发展,新闻类节目的播报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今,在广播电视不同类型的新闻节目中,我们既可以听到“播”,如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为代表的各台新闻联播节目,也可以听到“说”,如各台的新闻杂志类节目,还可以在同一个节目中听到说、念、播,例如现在流行的一些读报节目。  相似文献   

13.
李燕吉 《视听界》2006,(1):102-103
主播一词,译自英文“Anchor”。此前,我们一直将“Anchor”译作主持人或更确切的新闻节目主持人。现在逐渐流行起来的“主播”这一概念,则专指新闻消息类节目的主持人。在美国被称作“Anchor”的人不多,他们享有很高的社会知名度和威望,在媒体内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他们有丰富  相似文献   

14.
周岩 《声屏世界》2006,(4):43-44
从1998年至今,国内对“说新闻”这一节目形态做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产生了一批有吸引力的节目。如北京电视台的《元元说话》《第七日》,江苏电视台的《晚间播报》《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中央电视台的《现在播报》等。这些节目的出现、发展乃至收视率的提高,证明了观众接受它、认可它、喜欢它。但是,随着“说新闻”在全国各个电台、电视台以铺天盖地之势统领新闻播报天下的时候,很多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形成了现在“说新闻”节目发展中的瓶颈。播报如何口语化“说新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解说词的口语化。“说”出的新闻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5.
长平 《青年记者》2007,(5):70-70
煽情节目仍然是节日期间电视屏幕上的一道大餐。像《艺术人生》那样以揭人伤疤为主的煽情手段,已经让不少观众感到厌烦。但是我发现,煽情的新闻类节目也越来越多了。  相似文献   

16.
贾红梅 《记者摇篮》2007,(7):105-105
主播,即掌握新闻的播报人,新闻传播的最后一棒。今天,新闻时效性已被提到了关乎媒体生死的地位,而“直播”无疑是体现时效性的最佳手段。辽宁交通台的《新闻麻辣  相似文献   

17.
牛光夏 《青年记者》2012,(24):76-77
"说新闻"目前已经在电视新闻类节目中占据了颇为重要的位置,谓之半壁江山一点也不为过。越来越多的新闻栏目给自己定位为"说"、"侃"、"聊"、"拉呱",仿佛都想摆脱原来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挤进时髦的"说新闻"之列,仿佛新闻类节目改革制胜、赢得受众的法宝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8.
杨洋  赵品 《今传媒》2012,(3):79-80
对于电视这个媒介来说,新闻评论类节目办得成功与否,直接体现了电视台的业务水平的高低。新闻观察员出现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增加了此类节目的评论深度与力度。本文以《新闻1+1》栏目为例,谈论新闻评论类节目中新闻观察员话语权的使用情况,以及如何规范其话语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新闻类节目的播报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革.从当初的"播新闻"派生出"说新闻""聊新闻"."说"和"聊"的出现并非人们凭空创造,而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电视民生新闻红透半边天的比较下.一度倍受青睐的新闻评论性节目却日渐地式微。济南电视台的新闻评论节目《今晚特别点击》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也遇到过种种难题。比如选题难.一个城市中值得评论的大事能有多少?再如精品少.谁都想做高质量的节目.可一个城市台能有多少高素质的人才?还有”炒冷饭”.受制作周期的影响.好多热点事件在播出时已被消息类节目播报。这样直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