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一些朋友,是可以把自己的心掏出来一起看的,但对于另一些却不能。我还不知道他是否存在危险,但至少有他存在,我就不想把真心话放到我的Q-zone里去。关于"他",我想我应该作一个解释。  相似文献   

2.
思维的私奔     
100多年前的某个圣诞夜,凌晨2点15分,法国作家莫泊桑为庆祝新年快乐,割破了自己的喉咙,并对仆人讲:"你看我做的事,我把自己的喉咙割破了。"接着,他认为自己干的傻事不足以表达对圣诞老头的欢迎,就又举起手枪朝自己开火,但伤得也不太严重。后来有一天,他又突然从床上坐起,宣布开战了,他要去前线立功。他去了,但不是去前线,而是被关进巴黎一家著名的精神病院。这一天是1895年1月6日。  相似文献   

3.
在未担任六(2)班班主任之前,我就对蒋晓建的"大名""如雷贯耳"了:极其的任性、倔强、玩世不恭.对任何事都无所谓,也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永远一副"死猪不怕滚水烫"的神态.对他来说,"课堂"与"课外"没有什么区别,"上课"与"下课"也没有什么不一样.这堂课折他的纸飞机是满天飞,那堂课看他的漫画书是逍遥自在,再一堂课画他的"臆想派画"是自娱自乐……他没有一堂课是在用心听,也没有一分钟不是沉浸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人敢去打扰他,也没有人敢去触犯他.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6,(2):47-48
彭剑斌(青年小说家.出版小说集《我去钱德勒威尔参加舞会》):我喜欢《烟斗》的构思和切人角度.老人唯一的儿子死了——他女朋友在工厂里放了枚炸弹,把他炸死了,她自己也死了.这个事件本身就很具有"爆炸性",作者在写这件事时,也宛如在文章刚开始不久就放置了一枚炸弹.这个不同寻常的事件,完全可以单独写成一个故事,但作者把它压缩在一句话里,把那些巨大的信息和能量在短短二十几个字里急剧地释放干净了——在后文中,关于这件事,再也没有提到一个字.这样一种效果就跟炸弹爆炸是一样的,它的能量和震撼也只在一瞬间爆发.  相似文献   

5.
来信六则     
<正>伊妹姐姐:每一期的"伊妹信箱"我都拿给爸爸看,因为里面讲的好多事也曾经发生在我身上。爸爸看完后会对我说"对不起",可是过不了多久,他就把看到的内容抛到九霄云外了,又一如既往地对我。  相似文献   

6.
在"心海扬帆"中小学心理辅导论坛上,笔者在前几天看到一位学生描述的这样一场"师生冲突危机"-- 昨天晚上上自习时,"老班"(班主任)突然把我和另一位同学叫到办公室.刚进去,那位同学就莫名奇妙地被"老班"狠狠地打了一个巴掌,接着就轮到我!再后来就是把那个同学的头用手托起做出一副准备再打的姿势,并问"你昨天是不是通宵上网去了?"我的那个同学说没有,他就狠狠地一巴掌又打过去.只要我的同学回答"没有",他就像一头咆哮的狮子一样打他,最后我同学实在被逼不过就承认了.说"承认",其实那"老班"没一点证据.后来就轮到我了,我心里对这样逼供的老师真是恨得要命,我的性格比较倔,我死都不承认,最后他看实在问不出什么,就让我去上课了.我在心里强烈地质问:"这是一种为人师表者的行为举止吗?"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去创造."那么,我想教师的幸福就是由学生来创造的. "秘密花园"这一做法的思路来源于对一些问题学生的教育尝试.一次上完课,我把一名玩世不恭、自暴自弃的问题学生叫到办公室,把自己已经写好的"合同"拿给他看,问他愿不愿意与老师一起履行一项"合同"条款.他认真地看完,点点头,脸色稍稍泛红,大概是没想到老师竟会如此特别地对待自己吧. 所谓"合同",其实就是我对他的评价,对他近来表现的肯定,以及今后的希望,而且附上了"老师一定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你"几个字.他临走时,我随口说了句"这是你和老师之间的秘密哦!"  相似文献   

8.
张鸣跃 《课外阅读》2011,(19):32-33
16岁,我第一次对妈妈隐瞒了一件事,我的一张裸体素描。我喜爱画画,我们大院有一个民间画匠,三十多岁的独身男人,在大院里租房住,有时还收几个学生在家里教。我常去看他画像,他很幽默,逗我说笑也教我画画。我看到他那里的好多裸体画像,很羞,他就认真地给我讲"人体美",我开始好奇,就不断地去,而且明白这事不能让妈妈知道。  相似文献   

9.
正我在学校仅仅能做的三件事:1.看学霸秀成绩;2.看情侣秀恩爱;3.看土豪炫富。比这更忧伤的三件事:1.看学霸秀恩爱;2.看土豪秀成绩;3.看情侣炫富。第一次和女孩子约会,说好去看电影。特地买了鬼片的票,效果还不错,的确就像别人说的那样,可一开场我就把头埋在了她怀里。年前把"过完年再说吧"  相似文献   

10.
苏赫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崇高、持久而深厚的情感.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如何用"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健康成长? 一、爱在"宽容"中 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他们会在"犯错"中成长.作为教师,我们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因为宽容是一种信任、一种激励、一种智慧,用放大镜放大"优点",用显微镜缩小"缺点",让学生健康成长.我新接四年级(1)班时,李某是个出了名的"坏小子",欺负同学,破坏公物,不写作业,经常迟到,上课不是讲话就是睡觉,让人十分"头疼".一天,我走进教室上课,大约5分钟,听到一声:"报告!"又是他!我本想狠狠训斥他一顿,但还是静下心,问他:"去哪了?"他低声说:"打乒乓球."我看了看他,他把球拍和球藏在身后,我和气地对他说:"进来.  相似文献   

11.
"不得了,KTV这种地方你也放心让女儿去,万一出点儿事怎么办?也不告诉我,我好歹也能照看着点儿啊." "你看,又来了.你老是把我们闺女想成三岁小孩儿.什么事儿都帮着做,她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就会变差.等咱们将来都老了,孩子怎么去生活?" 一听就知道,这一定又是我那崇尚"圈养式"的老妈和我那坚持"放养式"的老爸对我的教育方式起了争执.不过,我正要感谢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造就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我.  相似文献   

12.
①小男孩走出大门,返身向四楼阳台上的我招手,说:"再见!"②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早晨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第二天。③我其实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样,再陪他一次,但我却狠下心来,看他自己单独去了。他有属于他的人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场,只能看做一把借来的琴弦,能弹多久,就弹多久,但借来的岁月毕竟是有其归还期限的。  相似文献   

13.
特殊的早餐     
走进"弱智学校"这个"围城",就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就别无退路! 从此开始我与这些孩子共同的学习、生活.更多的,我是怜悯这些孩子.直到有一天,我碰到了这样的一个孩子,他所做的事彻底改变了我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我家有个"福尔摩斯",她就是我的妈妈。她有一套高明的"破案法术",让我改正自己的错误。有一天上午,老爸出差了,"福尔摩斯"也刚好上班去了,这可是我"作案"的好机会。我把写作业的事抛到九霄云外,赶紧打开  相似文献   

15.
孩子一出世,我就恨不得让他把我所认为的美好事都经历一遍。因此在儿子祝天乐20个月的时候,我就决定带他坐飞机去港澳看大海。  相似文献   

16.
晚上喝了三杯老酒,不想看书,也不想睡觉,捉一个四岁的孩子华瞻来骑在膝上,同他寻开心. 我随口问:"你最喜欢甚么事?"他仰起头一想,率然地回答:"逃难."我倒有点奇怪:"逃难"两字的意义,在他不会懂得,为甚么偏偏选择它?倘然懂得,更不应该喜欢了.我就设法探问他:"你晓得逃难是甚么?" "就是爸爸、妈妈、宝姊姊、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 啊!原来他的"逃难"的观念是这样的!他所见的"逃难",是"逃难"的这一面!这真是最可喜欢的事!  相似文献   

17.
刘昕 《小学时代》2008,(11):36-36
我的博客名叫"昕昕的天空",是我很喜欢的小家。从二年级开始,作文就是我的最怕。我不会写、不敢写,却又不得不写。在外地上班的爸爸又不能每天都辅导我,所以他经常给我推荐小朋友的博客,从"佳玉宝贝""到"淘气小妞",从"钰儿"到"快乐小丫"……我看到许多和自己同龄小姑娘的作文,他们总能把自己身边的事写进作文,写得还很好看。于是,我也学习试着把自己身边的事写好。到三年级时,我的作文水平就有了明显的提高。四年级时,我央求爸爸给我注册了这个博客。  相似文献   

18.
有一次外公烧好了饭,我一边吃一边和妹妹嬉戏.正吃得高兴时,忽然,我把碗一碰,碗摔了下来,还好我的手一甩把碗保往了,可是饭倒了一地.一会儿吃完了,我正要去看电视,只见外公板着脸把我叫住了:"天顺,你还有件事没做呢!"我心里一震,结结巴巴地说:"我……有什么事没……做好……"没等我说完,外公就指着倒在地上的饭说:"就这个,里面可大有文章!"听他这么一说,我心不在焉地想:"家里粮食多着呢,何必小题大作呢!"但抬头看到外公生气的样子,只好乖乖地走过去低下头,去捡米粒.  相似文献   

19.
渴望     
小时候,因为很淘气,有时候把妈妈惹恼了,就赏我一顿"黄桥烧饼",然而,我发现妈妈"不听话"时,姥姥总是笑着看她.原来长大了就不会挨打挨骂了,于是,我天天渴望着自己快快长大.  相似文献   

20.
橡皮泥     
早晨起床后,我看见哥哥在玩我的橡皮泥。我很生气,立刻跑过去把哥哥手中的橡皮泥抢了过来,放进自己的书柜里。我想哥哥可能会骂我“小气鬼”,可是,他什么也没说,就去吃早饭了。中午,我在教室里看课外书,一会儿就看完了自己抽屉里的书。可我还想看,就到哥哥那里去借。我来到哥哥的教室门口时,忽然想起早晨发生的事,就觉得不好意思了。这时,哥哥看见了我,走出来问:“弟弟,你有什么事吗?”我低声说:“我想借你的课外书看看。”哥哥听了,马上就把他的课外书全拿出来,对我说:“你要几本,就拿几本。”听了哥哥的话,我非常高兴,就挑了两本书回到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