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事教育特有乐趣,作为人师别有趣味,乃圣人名家之人生体验,也为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的特性所决定。教育兴趣是教育者热爱教育事业、走向幸福快乐的重要源泉,又是有效教学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还是破解教师职业倦怠、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路径。具有持久高雅的教育兴趣,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一项职业素养、精神境界和心理品质,应成...  相似文献   

2.
3.
兴趣在成人学习过程中,对于维持学习的正常进行、提高学习效率、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人教育应当根据成人的心理特点,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进一步明确学习对个性发展的目的和意义,强化间接兴趣 成人学习是在一定的需要和动机支配下进行的,因而一般都有比较明确的目的性。为了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成人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觉地克服困难,抵制消极的分心因素,把兴趣专注于学习。成人的学习是以间接兴趣为主的,但是,以间接兴趣为主的学习活动往往存在着一些短期的兴趣效应。…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事物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物的需要作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它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境。本文结合我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问题谈谈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育中,兴趣教育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我们要在教育教学当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用简单富有启发式的心态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创造,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从一开始就一直沉浸在愉悦当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并促使他们继续发挥潜能,探索知识,这是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必然要求。所以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对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采用"首选兴趣法"的方式,这不仅能在课堂上收到良好的反应,更重要的是坚定了我们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兴趣法"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王思宇 《教育探索》2021,(11):20-24
"经久不衰"的校外"兴趣热"应当受到严肃的教育检视,通过检视发现:"兴趣热"实际产生于家长群体的教育焦虑,兴趣班的产品市场也良莠不齐.校外兴趣班整体上不能承担培养儿童兴趣的使命,兴趣教育的主阵地应向校园回归.这首先需要对兴趣教育的真正内涵重新加以澄清,即兴趣应源于儿童的自我意志,兴趣应指向儿童的全面发展,兴趣教育的使命在于尊重儿童自主选择兴趣的权力并为儿童从事多方面兴趣活动打开大门.兴趣教育回归校园需要学校为儿童创造兴趣选择的主体并提供兴趣活动的"富源".  相似文献   

7.
兴趣小班个别化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一项新的探索。这项研究在关于”兴趣小班”的创新、“小班个别化”教育的创新、服务对象的创新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根本目的是使处于不同水平,具有不同特点和不同发展倾向的每一名学生,都能获得全面发展并向着和谐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兴趣萌生于情感。通过教育和教学,可激发学生包括智力兴趣、伦理心情、审美兴趣、同情心兴趣在内的多方面的兴趣。仅有智力兴趣是不够的,知识仅是兴趣的必要条件之一。各科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能力和健康,正确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兴趣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学生清晰地理解在学校中所教的和所学的东西,它直接决定着作者称...  相似文献   

9.
高中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受制于哪些因素?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文就教学内容、教师二因素对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发展水平的影响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学设备不断更新,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假如我们在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的同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机地融入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那么,课堂教学是潜藏着巨大的心理教育因素,是教师进行心理教育的极好机会。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兴趣有待提高,学校方面应抓好入学教育,先入为主培养兴趣,改革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激发兴趣,加强实践环节,学以致用巩固兴趣,提供良好环境,自由选修拓展兴趣,加强实践环节,学习致用巩固兴趣,提供良好环境,自由选修拓展兴趣。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兴趣教育思想是西方历代教育革新家高举的一面旗帜。作为一种以儿童心理为取向、以养成学生兴趣为主旨、注重学习者主动性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学说,兴趣教育在西方有着漫长的历史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它萌芽于古希腊、古罗马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的思想中,雏形于17、18世纪的夸美纽斯、洛克尤其是卢梭,形成并发展于19世纪的赫尔巴...  相似文献   

16.
17.
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已成为困扰大学教育的一大难题,这不仅表现在不少学生厌学、对学习得过且过,而且还表现在学习热情的严重缺乏。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在于兴趣教育的缺乏、大学教学与学生需求的严重脱节、读书无用论的抬头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而要改变这一现状,则至少需要将目前的教育观念从知识教育为主转变为能力教育、兴趣教育为主,并努力培养一支适应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此外还需要大力改革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19.
一、兴趣教育 “兴趣是第一老师”,激发兴趣是培养良好动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英语学得不好的同学基本对英语没有兴趣,甚至已失去自信,然而他们同样也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因此,教师应从以下儿方面帮助学生培养兴趣:  相似文献   

20.
高琪  张锐 《辽宁教育》2002,(9):16-18
德育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德育工作也得到充分的重视,为此,各地都探索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了德育的效果。但是应该看到,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人们多习惯于开展轰轰烈烈的教育活动,似乎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笔者觉得,对德育形式的过分看重,必然会忽视德育的内在要求,最终影响到德育工作的效果,无形之中走入了德育的误区。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笔者觉得应该转变观念,从“小、新、实、近、趣、悟”入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一、小学生的生活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学生的思想、品德及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