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历史教学中,比较的具体方式很多。1.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这是从比较对象所涉及的时空角度分类,是两种最常用的比较方式。纵向比较主要从时间角度,对同一民族、同一区域、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发展层次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的比较,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一在历史教学中,比较的具体方式很多。1.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这是从比较对象所涉及的时空角度分类,是两种最常用的比较方式。纵向比较主要从时间角度,对同一民族、同一区域、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发展层次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的比较,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的比较,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比较,印度近代史上历次民族解放运动的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等。横向比较主要从空间角度,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中国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相似文献   

3.
洋务运动从经济上说,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求富"和"求强"的运动.这个至今争议很多的运动成为19世纪世界经济近代化潮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它最终没能使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导致了洋务运动最终失败的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4.
一、研究的必要性在历史思维过程中,通过对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发现本质,探寻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这就是历史的比较能力。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比较,才能认识此类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变化和发展规律。如对中国近代史上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中国人对于西方文化的认识及对国家的改造比较:新思潮萌发之时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意识到要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中曾国藩、李鸿章等已将这一主张付诸实践,开办了民用工业…  相似文献   

5.
洋务运动是什么?沉淀在学生心里的洋务运动又是什么?在时间和感情上,晚清离我们有多远?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痛苦会不会被学生漠视?基于这一系列的追问,我有了这样的认识与设计思路:历史研究需要思辨的意识、分析的方法,在思辨、分析中缩短距离拉近情感,有事实、有情感我们才能衡量今天和历史的距离;每节课都要有“灵魂”。不同人对于历史的解读是不同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历史解读的深度也不一样,结合学生情况,试着从洋务运动对中国经济结构变迁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让学生明白洋务运动是“中国人”对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科学与人文之争的背景出发,分析了中国近代两个历史时期,即清末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清末“新政”以及民国等历史阶段的科学与人文纷争的实际,探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思想观念中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7.
一、课堂设计指导思想: 1.人教版新编教材《中国历史》第三册的“洋务运动”一课和统编教材“洋务运动”一课,在教材编排上,有很大变化。统编教材的章目是《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把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相联系。新编教材的课题是《清朝政局的变动和洋务运动》,把政局变动与洋务运动相联系。怎样的编排更好,可以进一步研究,。但新教材是从一个新角度去分析这一段历史。把握好这一点,是讲好这节课的关键之一。 2.中国近代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中国各阶级各阶层寻求富强道路的探索史。洋务运动是这一  相似文献   

8.
从对民主革命进程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影响两个角度出发,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考察了三套空想社会主义方案的渊源、背景和意义,肯定了其对中国社会历史进步的不同价值。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在小学阶段尤为重要,而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优化,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文章从六个角度出发,阐述了如何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包括:从认知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概念的抽象思维;从启发性角度出发,创设情境与实例,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从差异性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差异化教学;从探究性角度出发,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互动性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从实践性角度出发,结合其他学科知识,拓展学生对数学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洋务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近代新式工业的真正开端。但洋务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作用不在于它的正面,而在于它的反面。本文从政治角度分析洋务派的政治特性来论证这点。  相似文献   

11.
对于洋务运动的性质,学术界过于强调了它的主观动机,即“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因而判定它的性质是反动的,面对洋务运动的历史进步性认识不足。对于洋务运动的具体评价,则多以甲午之战的失败证明洋务运动的破产,而对洋务运动的具体实践以及这一实践产生的实际效果对近代中国的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估计不足。本文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和洋务运动的具体实践及实际效果这两个方面对洋务运动的历史进步性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2.
闫淑楠  李健 《天中学刊》2005,20(3):107-110
洋务运动的源起以及导致其发展的因素较多。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内外因相互作用、意识能动性和普遍联系等哲学理论,洋务运动为我国现代化的起始标志。从历史与哲学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是历史的必然,对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3.
在洋务运动的研究中,很自然地涉及到洋务运动同变法维新运动的关系.这是一个重要的也是颇为复杂的问题.要得出合乎历史实际的结论,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细致深入的探究.其中之一,我以为不妨看看历史的当事人即戊戌时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对洋务运动抱有一些什么样的认识和评论.一维新派承认洋务运动在学习西方过程中的一定的历史地位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曾经回顾了我国学习西方、推行变法的历史过程.他把这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鸦片战争以后的二十年,这个阶段中"魏源著《海国图志》,倡师夷长技以制夷之说,  相似文献   

14.
一、更新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使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例如“洋务运动”这一节,新教材肯意识地留下了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写,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  相似文献   

15.
应把英语看做是一种工具,英语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这个工具。在英语教学中要贯彻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要处理好几个关系:讲与练的关系;听说和读写的关系;“死”与“活”的关系;新与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册第四章“洋务运动”一节教材,概括地表述了洋务运动的面貌,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有力地揭示了洋务运动的实质,说明了它的历史作用。但是,要把这样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讲清楚、讲透彻,确实不易。洋务运动,从开始到彻底破产,前后历经三十五年,几乎占去了中国近代史的二分之一时间,正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发生深刻变化并基本上形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的时期。洋务运动的全部历史内容,与当时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变化是密切联系着的,涉及的问题既多又广。只有把这三十五年的洋务运动历史中的各种复杂关系搞清楚,搞透彻,才  相似文献   

17.
冯雪 《云南教育》2003,(5):20-21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是一个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注重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突破。历史资料是历史结论的依据和实证。历史科学正是随着大量原始资料的发掘与考证而不断向前发展的,而学生要真正地感知历史,就要从小到一颗牙齿、一件石器、一枚骨针、一块铁口犁,大到秦始皇陵墓、敦煌莫高窟中洞见中国文明的进程。而历史教材选用的大量文物图片和典…  相似文献   

18.
史学界从不同的视角对历史人物曾国藩进行评价,自然会出现不同的意见,但所有的评价最终都应归结到这样一个标准上来,研究对象的思想理论与实践是否有利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与进步,他是否能向社会提供比前辈更多的东西。立足于这个标准,正确评价曾国藩还应客观地解决三个问题,其一,对金田起义的辩证评价;其二,曾国藩在“洋务运动”中是创新思想的提出者还是实践者?其三,曾国藩在学术,道德,文章等方面的成就是否超越了前人?只有对以上三个关键性问题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才能将曾国藩研究向更深层次推进。  相似文献   

19.
提高历史教学水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比较注重的是教师如何教学;在论及教学方法时,也多是留意教师在怎样教,引了什么材料,用了什么方法;即使是搞一些教学实验,也难免从教师工作的角度出发,把学生作为被测对象,来探寻教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总之,习惯使我们从教育者的角度去观察教学,把教师看作是教学这个舞台上的主角。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文化背景、民族特色等角度出发,对中外舞蹈历史的发展作了系统的概述,并且选取中西最有代表性的案例,对中国古典舞和芭蕾舞从舞蹈动作、表现形式、服饰搭配等角度进行比较;对中西民族舞从审美特征、摹状手段和表情类型等角度进行比较,从而指出中西舞蹈各个环节的不同是中西内在文化差异(中国的含蓄与内收;西方的外放与扩张)的折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