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浅说“离合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是语言中有意义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它在被人们运用的时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语素之间结合得较为紧密,中间不可插入其他成分,如“祖国、语言、扩大、年轻”等。但,在现代汉语中却还有一种语言单位,它们既可以作为整体被人们自由地运用,又可以在其中插入一些成  相似文献   

2.
谭雪 《新疆教育》2012,(5):138-138
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那么何谓语感?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一种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那么怎样培养语感和训练语感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两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在词语分析中培养语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表述要简明,写文章语言运用要清晰、准确。但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常碰到一种语言现象,它与“简明”、“准确”恰好相对,这种语言现象就是我们要谈到的“模糊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4.
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无非是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从语言的发展规律来看,应是口语举先。学习一种语言,如果只有读写能力,而听不懂,说不出,那么运用语言交际就要受到很大限制,就不能摆脱“语言聋哑”的缺陷。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只有强化学生口语训练,才能达到预期的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是一种美的艺术形式,语文教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文本诵读让学生发现音韵美,依托课堂让学生欣赏美,联系文本让学生创造美。语文课堂,要带领学生在与文本的接触与对话中感受文字语言背后的深层意蕴,进而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内在美,从而逐步培养自己提炼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创造美的能力。语文与美相伴,课堂也就成为了学生追寻语言美的快乐天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  相似文献   

6.
早在2002年,吴忠豪先生在《促进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一文中指出:“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能‘理解的’语言和‘会运用的’语言,是个体学习语言过程中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只能理解、不会运用的语言称为‘消极语言’,既能理解又能运用的语言称为‘积极语言’。”“如何帮助学生完成语言学习过程中从‘理解’到会‘运用’的跨越,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思维的必要工具”,“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是在语言学习和运用中习得一种指向语言文字学习的思维,即语文学科思维。因此,语文教学中,在关注语用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学科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言语交流表达中激活思维,在词语概念的掌握中精确思维,在语法规则的习得中匡正思维,在逻辑形式的分析中发展思维。  相似文献   

8.
早在2002年,吴忠豪先生在《促进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一文中指出:"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能‘理解的’语言和‘会运用的’语言,是个体学习语言过程中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只能理解、不会运用的语言称为‘消极语言’,既能理解又能运用的语言称为‘积极语言’。""如何帮助学生完成语言学习过程中从‘理解’到会‘运  相似文献   

9.
张淑云 《辅导员》2012,(29):21-22
造句是写话的一种初步、简单的形式,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能力的一种训练手段。但是,目前中高年级学生造句普遍出现了失真、呆板现象,让众多的语文教师颇为头痛。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语言的积累有一种单向度的倾向,这种倾向表现在唯课本化、唯纸质化,忽视了多样化,忽视了与生活的联系,使得语文教学常常失去活力。要想最大限度地激活语言存储,就必须运用复合型的积累机制,激活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口语中常常听到“没……之前”一类的说法,这些不仔细辨听倒也很顺耳的说法,其实是有毛病的。文章针对这类语病产生的原因作了相应的分析,并期望运用语言的人们能够尽可能地纠正语病,尤其希望正规的出版物中少出现乃至不出现这类的失误。  相似文献   

12.
古汉语中,作为副词的“相”和“见”,用于动词前,有时表示动作行为只涉及一方,而不应兼有指代意义,现代汉语中也有类似的用语现象。这既符合汉语运用及其词义发展变化的规律,也符合汉语的使用习惯。  相似文献   

13.
论《汉语大词典》的严重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大词典》是国内最大的汉语词典,历来好评如潮。实际上,它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一是释义的严重错误;二是部分立目的随意与荒唐,三是常见词目令人不解的疏漏。如果不及时对这部词典进行修订.它将会对读者继续产生一定的误导,并会使世人对当代国人研究汉语词汇的水平和能力产生怀疑。  相似文献   

14.
"所"是一个复杂的词,至今学者们对其看法仍不统一。王力先生认为"所"是一个特别的指示代词,而在现汉中,"所"则被界定为一个助词。从古至今"所"字的用法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或沿袭或改变。本文试图探究现代汉语助词"所"的用法,并通过古今对比分析出其用法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计量方法考察《型世言》一书"甚"组程度副词的具体用法,详细描写、分析它们的组合能力、句法功能及语义特征,并和现代汉语加以对照,以此透视《型世言》"甚"组程度副词的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从"望洋兴叹"看语言中的"习非成是"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用“望洋兴叹”而产生的“望书兴叹”等说法是可以使用的,因为它符合了语言的约定俗成性。语言中的这种“习非成是”现象有其产生的原因:一是语言发展演变的不规则化;二是文字的精英化到大众化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误解;三是汉字作为表意体系文字固有的因形示义的特点。“习非成是”现象应有一席之地,但不能夸大与提倡它。  相似文献   

17.
随着ILASⅡ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图书馆,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会使编目数据出现错误,文章就ILASⅡ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除非”类假言命题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假言命题中,联结项往往只起联结前后件两个假言支的作用,判断一个假言命题的类型不能单纯依据联结项而必须直接分析前后件两个假言支之间的逻辑联系。对于含有否定词的假言命题,联结项的判定至关重要,其误判将导致假言支判断的失误,进而导致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与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类型判断的错位,或前后件两个假言支之间逻辑关系分析的尴尬。正是在相当程度上把假言命题中的联结项与假言命题类型之间的或然性关系当作必然性关系以及对联结项的误判,导致假言命题类型判定的种种失误。这也正是我国逻辑学教科书长期以来把“除非”类假言命题的三种类型统统归入必要条件假言命题这一谬误产生的根源。对假言命题与联结项之间的对应关系亟待进一步加以廓清并重新作出科学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汉语词汇量丰富,近义词多如繁星,一字之差也会给行文带来不同的效果,正因如此才有了近义词的辨析和正确使用的问题。文章结合语言材料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角度对"再"和"又"进行分析,准确掌握"近中之异"。  相似文献   

20.
汉语史上,“替”一词曾一度作为量词来使用。自始载于宋元文献之后,在明清语料中又出现了新的用法,此后就渐趋萎缩直至消失。由于用例不多,故鲜有人提及或关注。追溯量词“替”的发展历程。探求其产生的机制,无疑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把握、理解“替”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