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说明,《红楼梦》整本书阅读首先需要通读全书。受课时限制,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时需要确定一个适宜的教学切入口,设计既体现《红楼梦》全书特征又契合学生实际的学习任务群,最终达到对《红楼梦》全书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2.
厚厚的一部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包罗万象,体大思精,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面对这瑰宝,能够读完全书的中学生真的很少,这除了《红楼梦》本身带来的阅读障碍外,主要还是要反思一下这部书的导读策略。常见的《红楼梦》导读往往选取书中几回内容来开展几次课堂教学,然后就希望学生兴趣盎然地把《红楼梦》全书阅读下去。这样的导读未免过于简单了。《红楼梦》不简单,中学生能把它读下去很不简单,所以只有不简单、不粗糙的《红楼梦》导读教学才能使大多数学生乐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红楼梦》及其它经典名著的兴趣,了解《红楼梦》的大致内容。2.探究阅读《红楼梦》的方法。3.了解《红楼梦》的思想,理解当下语境下阅读《红楼梦》的意义,感受《红楼梦》恒久的艺术魅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探究阅读《红楼梦》的方法。教学难点:如何从《红楼梦》所写的琐细小事中了解其丰富的意蕴,感受《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不仅要贯彻新课标精神,还应汲取已有的经典阅读教学的经验。作为复杂大文本,《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对高阶思维与深度学习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培养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教授相应的阅读方法,只有在真实的阅读中才能达成。《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宏观与总体的把握,关注通识性与共识性的理解,重在基础,重在常识。在教学上,要尊重整本书阅读的规律,尊重《红楼梦》的文本个性,在满足公共教学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追求更高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作为新课标高考的必读经典篇目之一,写进2017年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成为高考语文试题的重要关注对象,这就是说《红楼梦》已成为高中生的必读书目。但在现实的高中教学中《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开展存在着一些难度。课标中要求需要9个教学课时来完成。这9个课时对于《红楼梦》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如若延长时间,势必会严重挤压其他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长篇巨制的章回小说,人物众多,情节内容纷繁复杂,对于习惯了短篇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的学生来说,往往很难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因此需要教师在自读通读指导设计中讲求策略、区分层次,循序渐进,从而制定出有效的通读指导设计。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典籍。作为人类灿烂文化代表的中国古典名著巅峰之作的《红楼梦》应成为学生的必读作品。我在给学生推荐阅读《红楼梦》一书时,一方面着意于让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与语文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将这股营养丰富的活水,用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之真正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好养料。  相似文献   

7.
倪筱荣 《文教资料》2007,(36):190-191
《红楼梦》是连大学中文系学生初读时都感到烦腻的特殊小说。本文探讨了在初中后五年制高职生中开设"《红楼梦》阅读欣赏"选修课的问题,提出发挥《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引领作用,以观看、欣赏电视剧以及小说的部分章回,带动学生阅读整部小说这一思路;并特别指出:让初中后五年制高职生这一特殊群体能够饶有兴趣地通读《红楼梦》,这本身就应作为我们的第一教学目标去努力实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中学阶段的《红楼梦》导读教学提出了六点建议:抓住《红楼梦》前五回象征、隐喻的手法;抓住全书的"大过节、大关键";抓住主要人物这一条经线;抓住对比这一种写作手法;抓好活动促读的教学方法;用好蔡义江的《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这本书。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形式和学习环节,整本书阅读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学习形式。《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瑰丽的文学巨著,组织学生开展《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是新教材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利用学生对《红楼梦》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去阅读《红楼梦》原著,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著的深刻内涵,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实践路径有三条,一是充分挖掘《红楼梦》书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弃“应试教育价值说教”为“以书的言语生命激活阅读动力”的深度学习;二是突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深度学习序列性,引导学生勤读书,让学生被精湛的语言和多维度思想的海洋包围;三是强化、深化、细化《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变雾里看花为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有何缘起?我们可从“石头”入手,开启四问: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这块“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前身吗?这块石头何“奇”之有?这块石头对全书的“情节”有何作用?以此四问,引导学生寻“石”探秘,开启《红楼梦》整本书沉浸式阅读之旅。  相似文献   

12.
【设计说明】《红楼梦》一书结构宏伟,情节错综复杂,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整体性阅读?“草蛇灰线法”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基本手法。“草蛇灰线”用以比喻小说叙事中有意留下的对后文情节发展所做的暗示、伏笔。这些暗示、伏笔,就如同蛇行草中时隐时现,又如灰漏地上,点点接续,看似一鳞半爪,实则隐含全体。这一手法的运用,使得《红楼梦》前后呼应,结构严谨,叙述精练;同时使得全书情节扑朔迷离,充满了谜之魅力。  相似文献   

13.
申龙 《语文学习》2023,(11):26-30
<正>自《乡土中国》《红楼梦》成为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必修内容以来,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得以实现。在具体实践中,两本书常分开教学,一般教师会依据教材编写顺序,在完成必修上册与必修下册的教学任务时,指导学生在不同时间段完成相应的整本书学习任务。诚然,《乡土中国》属于学术类专著,《红楼梦》属于古典长篇小说,不同类型的整本书在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18个“学习任务群”作为教学内容,其中第一个就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高中语文最新部编版教材中也增添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单元,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当前《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没有目标,不够重视;长篇巨著,兴趣缺乏;人物复杂,理解困难等教学现状。因此,本文以新课标为理论指导,以《红楼梦》人物形象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寻找新的教学策略,期望提高《红楼梦》整本书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乡土中国》是一部研究中国乡土社会结构的学术著作,蕴涵着丰富的思辨性教学资源。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思辨教学中,可以从课程标准出发,结合《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要求与特点,采取“内容梳理,归类全书概念;话题探讨,聚焦思辨训练;任务驱动,把握逻辑思路”等策略,引导学生分析概念、归纳观点,概括全书和篇章主要内容,促进学生养成思考和分析的整本书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16.
许多青年学生要求阅读《红楼梦》,但往往受到一些人的种种非难。有人说《红楼梦》只是一部“爱情小说”,认为看这部书是“不务正业”,不让学生阅读。这是不正确的。《红楼梦》到底是一部什么书呢?它是一部思想性很强,艺术性很高的政治历史小说。全书以第四回为纲,反映了激烈的阶级斗争。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上至朝廷,下至州县,互相勾结,狼狈为奸,对农民和一般平民进行疯狂剥削和压榨。纵观全书,有好几十条人命。如,号称“金陵一霸”的薛蟠,为了争买婢女,将冯渊打死,靠贾府之力提升为金陵应天府尹的贾雨村,“循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使凶手逍遥法外,冯渊变成了“逢怨”,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推荐的课外阅读长篇小说。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学生阅读《红楼梦》可以起到探索阅读门径,形成阅读经验的作用。从阅读准备和阅读方法两个方面探究《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标与考核角度的变化,从素质或应试的角度,都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进一步改进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红楼梦》。近年来,围绕《红楼梦》的阅读与理解逐渐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面对教学中“素质的”与“应试的”的不同要求,教师需要对高中语文关于《红楼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发现《红楼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从当前学生的阅读取向来看,名著日渐被冷落。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课业负担重,缺少有效的阅读指导和兴趣激发。笔者针对这一问题,改变教学设计,试图改变这一现状,经典名著《红楼梦》的探究性学习就是尝试之一。一、准备工作布置学生收集《红楼梦》的相关资料,分小  相似文献   

20.
针对学生语文学习相对较弱以及阅读能力低下的问题,本文选择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作为研究切入口,以UbD理论为支撑,通过研究高中学生《红楼梦》阅读的现状,来分析该理论在学生学习中的适用性,并提出《红楼梦》阅读教学策略,从而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