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始终坚持构建一流的传媒集团,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引导主流舆论的作用。今年以来,杭报集团进一步强化业务创新探索。从报网互动走向报网融合;从特色媒体走向品牌媒体;从打造品牌记者到培养多媒体数字记者;从记者下基层到报纸走出去。近年来,面对新媒体汹涌而来,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没有简单割裂,而是做了一些探索创新,以整合新、老媒体间的优势功能,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扩大影  相似文献   

2.
《新闻三昧》2008,(1):47-48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应金泉在2007年第11期《新闻实践》杂志发表《报网互动中的纸质媒体变革》一文,指出: 新闻生产方式从单一的制作版面转向打造内容生产链,受众直接参与新闻产品生产。报网互动的链条从“网民提供报料——记者采访求证——新闻产品见报——网民参与调查或跟贴——记者再采访——新闻产品再见报”这样一个循环往复多次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媒体日益普及,新媒体不断涌现的今天,报纸媒体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报网融合"是新闻传播以及传媒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然趋势。虽然,国内上百家报纸都推出了数字报纸、建立网络版,开始积极投入报网互动的实践,但要使报网融合走向纵深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突破和创新。在以往的报网融合研究中,学者多从媒介经营管理和新闻传播的角度进行探讨,本文试从新闻报道业务层面做一些粗浅的研究。以新闻报道流程为主线,分别从新闻报道叙事形式创新和内容配置融合以及报  相似文献   

4.
从近代报纸诞生到互联网的出现,“第一媒体”和“第四媒体”的年龄相差几百年.跨越这几百年的距离,报纸和网络现在作为活跃的媒介形态同时为广大受众提供着新闻信息.这两者间的关系,经历了各自发展时期、对抗时期、竞争与合作并存时期、报网互动时期以及未来可以预见的报纸、网络和其他媒介形态走向融合的时期.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以报纸和网络间关系的演进过程为线索,通过对二者关系的分析,着力探讨报网互动的出现原因和互动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媒体传播速度之快,传播量之大,传播范围之广,令人瞠目。传统媒体的生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个挑战,各报纷纷采取应对之策。从电子版到报纸网络,从以报带网到以网带报,不一而足。温州日报创办的瓯网与《党报热线》相融合,成为《热线网报》。由于实现报网互动融合,新闻信息迅速增加,有效扩大了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党报的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提高了党报的竞争力,因而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6.
孔保尔  滑珊 《今传媒》2012,(7):118-119
本文笔者主要通过对我国报网融合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报网融合背景下"新型记者"的概念,并说明"新型记者"的本质是传统报纸媒体记者的三个转型。同时,笔者又补充强调了"新型记者"应具备的三个素质,以供业界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7.
“报网互动”成为传媒热议话题并吸引国内纸质媒体纷纷投身实践是近四年的事。近年来,中共福建漳州市委旗下的《闽南日报》与漳州新闻网注重报网互动实践,凭借网络新兴媒体的力量,已走出报纸数字化的初级尝试阶段,开始触及品牌融合、内容采编、活动营销、数据库建设等较深层次的系列课题,使新闻的即时更新、  相似文献   

8.
报网互动是一个具有中国新闻特色的新概念,是在2000年出现的,目前已经成为了多家媒体的主流动作。本文主要探讨了党报记者在报网互动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至6月,由《解放军报》、国防部网、中国军网联合主办的“红色足迹万里行”大型采访活动,运用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手段,开创了全媒体时代军事媒体报网融合的崭新篇章。新兴媒体空前发展、报网融合大势所趋,军事记者如何面对这一挑战?同样的“行走”,到底有了怎样的不同?笔者结合“红色足迹万里行”的经历谈谈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正>报网互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有必要从媒体发展战略上认识报网互动。这种战略反映在报网互动必经的三个历史阶段上。而这三个阶段,也反映了媒体发展融合的内在规律性。第一个阶段,是纸媒网站初创期的前十年。相对于羽翼丰满、如日中天的报纸而  相似文献   

11.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本人有幸多次参与报网互动报道。结合报道实践,谈谈报网互动中党报记者面临的挑战。策划选题的能力面临挑战报网互动论坛已进行多场,但对记者来说,基本上是“命题作文”,即由“上头”提出命题,  相似文献   

12.
张姝 《传媒》2007,(4):5-6
报网互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吴海民首先强调,有必要从媒体发展战略上认识报网互动.这种战略反映在报网互动必经的三个历史阶段上.而这三个阶段,也反映了媒体发展融合的内在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报网融合:进展及其操作层面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仁忠 《今传媒》2011,(7):106-107
在"报网融合"思想和思维方式支撑下,"报网融合"进入了"报网一体化"阶段。论文以观察、研究文献和资料综合的方式,对"报网融合"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描述,提出了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认为全媒体记者、编辑与专业精神还有冲突,表达方式和呈现手段仅体现为量的增加,报道内容在被不断复制,学界或者媒体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提出操作性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报网互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有必要从媒体发展战略上认识报网互动.这种战略反映在报网互动必经的三个历史阶段上.而这三个阶段,也反映了媒体发展融合的内在规律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了报网融合的融媒体时代。本文在这一背景下首先探讨了报网融合的诱因,然后站在媒体融合视角下分析了报网融合的现状,之后从组建全媒体、媒体人员协同合作、提升报网内容质量、注重用户体验等方面,探讨了基于媒体融合视角下网报融合的创新思路,希望能为我国媒体行业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从而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报带网 面对网络的冲击,报纸推出应对举措,从简单的电子版,到兴办报纸网站,再到当下的报网互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以报带网,是报纸在网络时代谋变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7.
随着3G时代的到来,平面纸媒掀起的“报网融合”、“报网互动”,在全国可以用此起彼伏来形容。与大众媒体相比,专业报限于传播内容,读者群显得相对特殊单一。一向处于“钱少人少受众少”相对弱势的地方专业报,又该如何在这股“报网融合”大潮中不落伍呢?  相似文献   

18.
报网的真正互动,不应从新闻表现开始,而应该从新闻发现开始,同时、并行、多次互动,并影响两种不同介质媒体的各个环节. 有传媒研究者说:"报网互动"是报纸开往春天的地铁. 最初的"报网互动",是报纸在数字时代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为自己打造一副网络外壳.发展到现在,"报网互动"的模式也仅是从当初简单的"新闻搬家"--把当天的印刷版新闻粘贴到网络上--发展到对既有新闻信息的二次整合.在对信息的采集过程中,网络和报纸依然是两个不相往来、相对独立的个体,互动只是体现在原始信息采集完成之后的新闻表现中.  相似文献   

19.
张伟群 《新闻实践》2007,(10):35-36
去年3月10日,钱江晚报报网互动的实践产品——钱报网络版正式推出,钱报论坛也随之开通。从这天开始,钱报论坛就走上了探索报网互动模式的道路。论坛与报纸互动的方式从最初的无从下手,到后来的小心尝试,再到现在的初步发展,钱江晚报论坛在实践报网互动上已经走过一年多。这一年多来,重要的变化在于从单向互动向双向互动转变。  相似文献   

20.
报网互动,是一种媒介合作的状态、是一种资源整合的观念。在当今资讯高度发达的时代,媒体联动与资源整合是一个大趋势,直接的表现就是报网互动以更为迫切、更为直接的态势出现。那么,报网互动到底应该互动些什么?报网互动的现实路径究竟有哪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