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奥运媒介传播中,我国区域媒体的参与与报道,成为奥运会的一道靓丽风景。本文以安徽地区形象在奥运中的建构与生成为关键点,梳理了其形象建构背后的奥运人、奥运元素和媒体的二次建构。这些内容共同完成了安徽区域形象生成的图谱构建。本文还以安徽广播电视台在伦敦奥运会中的报道策略,试图探讨区域媒体如何突破时空局限、突破有限资源来完成区域形象建构的,并为其它区域媒体未来针对奥运类型赛事报道中的区域形象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记者》2012,(10):45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新媒体中心在2012年第9期《新闻与写作》刊发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媒体报道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奥运报道呈现出"六大特点":一是媒体角色分工明确,奥运信息随时可见、无处不在。二是报道形式和内容呈现多样化及倾向性特点。三是自媒体成奥运报道最大亮点。四是创新技术应用助力奥运报道。五是视频报道更受互联网推崇。六是移动媒体成为获取奥运信息最便捷渠道之一。在对中国媒体奥运报道进行的分析与研究中,《报告》发现:第一,电视媒体占据奥运报道绝对优势地位。这表现在:高覆盖保证高收视;3D技术成电视转播最大亮点;专题节目为电视媒体  相似文献   

3.
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新华社派出了规模空前的报道团队,总人数超过400人,分布在七个奥运城市,如何确保报道指令的及时准确下达是奥运报道成败的关键。新华社奥运报道指挥系统正是为此而设,它承担了奥运赛事报道的指挥、协调、人员调度、命令下达的任务,成为奥运报道的有力技术支撑,实现了第一次在奥运会主新闻中心MPC和后方报道中心搭建电视会议系统,第一次为前方编辑记者提供了即时通讯交流平台,第一次实现了内网网络与手机短信系统的互通,创下了新华社奥运报道史上的多个第一次。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对于奥运会的清晰记忆可以追溯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也正是从这届奥运会开始,中国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中国与奥运开始了直面接触,新华社奥运之战也从此拉开了序幕。信息时代的奥运资讯,无处不在。雅典奥运,电视直播的叱咤风云,铺天盖地的互联网海量信息,各大报媒眼中的奥运争相粉墨登场,人们通过各种媒体来感受“爱琴海的浪漫”。 新华社作为国家和世界性通讯社,承担着全方位报道奥运盛况的任务,新华社快速发出的文字与图片雪片般涌向四面八方,新华社的声音传遍世界各地,席卷中国各大媒体。从1984年开始,新华社驰骋六届奥运,规模一次比一次大,水平一次比一次高,市场反应也一次比一次强烈。所有这一切,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技术作后盾,新华社奥运报道很难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奥运归来,面对雅典奥运丰硕的战果,我们特别采访了技术局局长谢胜和、体育部主任高殿民,以深入了解新华社雅典奥运报道的技术内幕与实施细节。谢胜和、高殿民皆为新华社雅典奥运报道团副团长,他们与马胜荣(新华社副社长)团长等一起带领整个报道团圆满完成了此次奥运报道任务。奥运精神不断地鼓舞着人们,追踪奥运足迹,揭开技术内幕,再度回首,共同感受科技奥运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刘莲莲 《新闻前哨》2012,(10):59-61
奥运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参与最广泛的体育盛典,可谓全世界媒体竞相角逐的新闻赛场。本文选择湖北省两大最具代表性的报纸《湖北日报》和《楚天都市报》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两大报刊在伦敦奥运会期间的报道数量、报道内容、报道体裁、新闻图片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两报奥运报道期间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旨在对湖北省纸质媒体将来承办重大体育赛事报道方面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6.
国际奥委会2006年10月正式授权新华社为第29届奥运会东道主通讯社,并组建国家奥林匹克摄影服务队。这是国际奥委会在近几届奥运会中首次将东道主通讯社和国家奥林匹克摄影服务队两项重要工作同时授予一家通讯社。这对于新华社是机遇也是挑战。根据社领导关于奥运报道的总体要求,技术保障工作紧紧围绕奥运报道各项需求,采用先进实用技术,建设奥运移动报道系统,升级改造总社相关技术系统。借奥运契机,全面提升技术保障能力,在奥运会的“第二战巧”——全球媒体竞争中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7.
个性化奥运报道提升地方声音 奥运报道是各家媒体的大比武,作为边远省区的地方网络媒体如何在奥运盛宴中挤出自己的席位,金黔在线选择了“做个性化报道、平民化表达、抓好本地受众”战略。充分发挥网络全媒体的优势,全方位立体报道。做好世界关注、世界参与奥运的大报道背景下的地方奥运报道。  相似文献   

8.
奥运会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多个频道报道奥运赛事,新闻频道在奥运期间定位为"奥运资讯频道",对准目标受众群体,着力打造赛事资讯最快发布、奥运新闻集纳的第一平台,开辟出全新收视细分市场,在传播技术和内容上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9.
说长道短     
不要什么都打奥运牌河北邢台广播电视报社赵良武奥运临近,关于奥运的报道多了,各类活动也层出不穷。宣传奥运、支持奥运当然是个好事。但是,媒体也要注意对这类报道要有一定规范,对一些打奥运旗号的事情的报道要注意选择。  相似文献   

10.
今年2月份以后,地市级都市报都陆续进入了北京奥运报道预热阶段,宁波市区域内的3家都市报都开辟了专门的奥运版面,奥运报道大战的热身赛逐步展开。之后主要围绕奥运场馆建设、奥运城市介绍、北京奥运准备进程、“好运北京”热身赛事、奥运圣火全球传递、奥运知识和趣事、以往参加过奥运的宁波籍选手故事、地方火炬传递选手的故事、民间奥运活动的互动性报道等,展开奥运报道热身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自雅典奥运会以来到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关于奥运报道的研究。经笔者梳理发现,4年来关于此问题的研究呈现平缓的“波峰波谷“势态。从研究背景看,奥运是风向标,奥运报道的实践、奥运报道的政策、奥运报道的大环境都成为研究的“由头“。  相似文献   

12.
’08奥运,中国广电媒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正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和最优化的广播电视资源,全方位、多角度、覆盖式、立体化参与奥运报道。但是.国际化视野下的宏大背景也对中国体育报道和广播电视人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本期刊登的这组稿件涵盖了奥运报道的传播策略、广播电视报道的特征与对策以及地方媒体如何参与奥运报道等方面,以期对奥运报道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在刚刚结束的巴西里约奥运会上,除了常规报道外,涌现了很多以往未曾有过的新热点和新现象,而VR直播、人工智能以及数据可视化技术等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奥运报道的传播效果。本文围绕里约奥运会报道中涌现出来的成功报道,探寻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将"内容为王"和"新技术应用"有机结合,讲好奥运故事的技巧。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青年报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大报,勇于肩负社会责任是她一直以来的传统。奥运是中青报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而报道这世界性的盛事的价值却超越了奥运本身。奥运报道不是单纯的体育报道,一些成功的经验应该能运用到今后的办报工作中。同样,奥运报道涵盖了重大事件报道的很多属性,分析、研究奥运报道的成败,可帮  相似文献   

15.
从3月24日8月8日,全国奥运广播联盟对奥运火炬传递进行了历时一百多天的全程报道。如此大规模、周期长的奥运火炬报道是以往奥运报道中从未出现过的,尤其是为全景反映奥运火炬在国内城市传递的盛况和记录全国各族人民“点燃激情、传递梦想”的精彩瞬间,全国奥运广播联盟推出的奥运火炬传递大型特别直播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6.
我的8月8日     
奥运本身就是最大的媒体,最大的整合平台。它能整合全世界所有媒体资源,一方面是报道奥运新闻,更重要的是传递主办国的形象。网络时代的奥运报道绝对不是单一的信息主宰,它会给更多的网民提供参与、体验和分享奥运的机会,过去的网络媒体奥运报道是让网民‘看奥运’,2008奥运将彻底扭转这种模式,转变到全民‘参与奥运’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7.
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奥运报道的主要任务是以新台址报道中心为核心,以IBC和中央电视台老台系统为外延,三址间通过中央电视台奥运会网络制播系统平台来实现的。这种全新的技术承担了中央电视台14个频道全部奥运节目的制作与播出。这次报道的技术方案是充分体现了以高清化、文件化、网络化为主导的新的制播方案,全面建立使用了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奥运报道研究成为焦点。本文在分析2007年奥运报道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北京奥运报道的视角、手段、职能,以期对2008年奥运报道实务与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正>2008北京奥运即将到来,各大媒体对奥运赛事报道的准备工作也是日益白热化,而作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国的国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奥运技术部署工作更是引人关注。8月21日,在"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科技发展论坛"——BIRTV主题报告会上,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何宗就以"让奥运转播见证中国电视力量——中央电视台奥运技术部署"为题,郑重宣布,迎接奥运会,中国准备好了,北京准备好了,肩负奥运转播重任的中央电视台也准备好了。同时,他从奥运会转播的内容规模、奥运会转播的技术部署和新台址奥运会报道的功能等三方面向与会者介绍了中央电视台备战北京奥运会转播报道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是2008北京奥运会筹备决战之年,也是中国新闻媒体积极备战奥运报道的关键之年.今天,我们相聚在中国网通大厦,参加由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和中国网通联合主办以"奥运报道,科技先行,融合产业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传媒科技高峰论坛",共同探讨新闻媒体如何做好奥运报道的技术准备,网络运行商如何为新闻媒体提供良好的通信服务,新闻媒体和网络运行商如何利用"北京奥运"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强合作、创新发展、实现双赢,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