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昆虫的“鼻子”在昆虫学里有一个专用的名词,叫做“触角”。昆虫的“鼻子”有很多种颜色:雪白、翠绿、火红、金黄、淡黑、紫蓝,有的还呈现出各种花纹。昆虫的“鼻子”各不相同,形状各异。苍蝇的“鼻子”  相似文献   

2.
你见过昆虫也能闻气味吗?在昆虫的头部眼睛的上方.有两根“须”,这就是昆虫的“鼻子”。昆虫学家称它为触角,昆虫就是靠触角来闻气味的。  相似文献   

3.
射鱼的本领     
<正>有一种神奇的小鱼叫射鱼。射鱼同其他的鱼一样生活在水中,而它却有一套“射击”的本领,能够捕食岸上的昆虫。这“武器”就是它的嘴。当它发现岸边植物上停留的昆虫时,就能“瞄准”昆虫,用嘴——水机枪对准目标,从口中射出一股水来,这股水像一串“子弹”,可不偏不斜地射中昆虫,待昆虫击落到水面后,射鱼就游到昆虫身边一张嘴,昆虫随着水流进射鱼嘴里,然  相似文献   

4.
机智豆有一个网友,叫钱坤。在网上,机智豆称自己是“少侠”,而钱坤称自己为“昆虫”。整整两个星期没有“昆虫”的消息了,机智豆发了一封E-mail过去,回信的是钱坤的爸爸,信上说:“昆虫”再也无法和“少侠”一起行走网上江湖了,因为他一星期前已经去世!  相似文献   

5.
部编五年制第三册基础训练4第四题这道词语归类练习既是词语练习,也是逻辑归类训练。根据概念形成的客观规律,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教学。一、分析事物让学生读思每个词语,得出这些词语所代表的物体各有什么主要的特征。比如“蜜蜂”:成群居住,授扮,酿蜜,尾部有蛰的一种昆虫;“蚂蚁”:地下筑巢,成群穴居,有复眼的一种昆虫。“蛾子”:夜间活动,飞向灯光,翅膀上带鳞片的一种昆虫。“蚊子”:有三对脚,能吮吸人畜血液,传播疾病的一种昆虫。  相似文献   

6.
在引导学生认识益虫和害虫时,我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培养学生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等观念出发,不再一刀切地把昆虫分为益虫和害虫,而是与学生进行漫谈。课前,我布置学生查找相关的昆虫资料带到课堂上。在复习完昆虫的共同特征后,我问学生还知道哪些昆虫,它们与人类有什么关系。以下是课堂的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7.
在引导学生认识益虫和害虫时,我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培养学生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等观念出发,不再一刀切地把昆虫分为益虫和害虫,而是与学生进行漫谈。课前,我布置学生查找相关的昆虫资料带到课堂上。在复习完昆虫的共同特征后,我问学生还知道哪些昆虫,它们与人类有什么关系。以下是课堂的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8.
<正> 在这些植物“猎手”身上,有三件特殊的武器,一是有诱捕昆虫的香饵或伪装,像气味、颜色、花蜜什么的;二是有用来捕捉昆虫的各种陷阱;三是能分泌溶化昆虫的消化液。  相似文献   

9.
昆虫是学生常见的动物。他们经常听到昆虫的叫声,也经常看到昆虫吃东西的形象,至于昆虫如何进行呼吸,他们一般没有注意过。“昆虫有鼻孔吗!”“昆虫是用什么东西进行呼吸的呢?”……我在学生课外生物兴趣小组上,提出了这些问题,并引导他们自己动手探求这方面的知识。首先,我发动学生■捉蚱蜢、蟋蟀,知了、蟑螂等昆虫,指导他们把两个同样的活昆虫,分别放进两只盛满水的小口瓶瓶颈里。一只把头完全浸没  相似文献   

10.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一向被视为间谍专长的窃听,在自然界中早就存在。在昆虫和植物的长期生存“战争”中,昆虫们早已开始了“窃听”行动。当植物被昆虫啃咬时,会产生一些化学物质,一是吸引这些昆虫的天敌来捕食它们,二是告知植物自身的防御系统加强“军备”,制造出对昆虫有毒的物质。会窃听的本领,让昆虫迅速破译出植物所发出的求救信号,提早做好准备。至于这场“战争”谁胜谁负,就要看昆虫们的破译技术和反速度了。昆虫也会搞窃听@逸星  相似文献   

11.
糊涂法官     
昆虫区大法官螳螂老三,躺在安乐椅上,得意地翘起二郎腿,一边美滋滋地喝着牛奶,一边轻轻哼着“唧唧”小调。他回想起这几年在昆虫区当法官的日子,很有点政绩,颇受昆虫兄弟的欢迎。有的赞他“铁面无私”,有的夸他“断案如神”,心里不由得冒出一股骄傲来:天底下的法官,有几个能超过我螳螂老三呵!  相似文献   

12.
我有一个“昆虫家庭”,里面住着四条“虫子”。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听我慢慢道来。所谓的四条“虫”,其实就是我、爸爸、妈妈和姥姥。我是“书虫”,爸爸是“网虫”,妈妈是“忙虫”,而姥姥则是“唠叨虫”。在这个“昆虫”组成的家庭里,“网虫”的地位最高,只要他一声令下,“书虫”  相似文献   

13.
昆虫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动物。昆虫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害虫的防治、益虫的利用、玩虫的鉴赏等对人类的物质生活和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林林总总的昆虫世界里,有一种“衣着”华丽的“花大姐”在默默无闻  相似文献   

14.
生命之翼     
生物课堂上,老师问:“在某个经常刮暴风的小岛上有两种昆虫,另一种昆虫哪一种昆虫更适于在?”有同学说:“应该是翅膀阔大的更适于在小岛上生存?因为岛上风那么大,翅膀太小怎么能飞起来呢?”老师笑了说,:“翅膀越大,海风对它的作用不就?大翅膀的昆虫在逆风飞行时会十分吃力,它很可能会因为翅膀的阔大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被暴烈的海风掀翻,摔死在坚硬的礁石上相。比之下小,翅膀的昆虫却可就像在海底穿梭的梭子鱼,轻捷、有力。可不要小瞧那窄小的翅膀,那才是聪明的昆虫战胜暴风的最得力武器呢”!仔细想想,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曾艳羡过“其翼…  相似文献   

15.
生命之翼     
生物课堂上,老师问了同学们一个有趣的问题:“在某个经常刮暴风的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昆虫,一种昆虫的翅膀阔大,另一种昆虫的翅膀窄小,问哪一种昆虫更适于在小岛上生存?”有同学说:“应该是翅膀阔大的更适于在小岛上生存吧?因为岛上的风那么大,翅膀太小怎么能飞起来呢?”老师笑了,说:  相似文献   

16.
蚂蚁是昆虫世界的“侏儒”。狗熊、穿山甲、食蚁兽、土豚、蟾蜍等都是吃蚁的“能手”。然而,在这杀机四伏的自然界里,蚂蚁却依靠集体力量,依靠特殊能力,成为最有生存优势、足迹遍布全球的昆虫!  相似文献   

17.
教材昆虫音乐会太阳下山了,晚风轻轻地吹着,“昆虫音乐会”就要开始了。蝴蝶、纺织娘……陆续来了。一队蟋蟀排着整齐的队伍也来了,后面还跟着一条蜈蚣,怪神气的。螳螂用大刀一挡,对蜈蚣说:“你,请不要进场。”蜈蚣气呼呼地问:“为什么?”“你是昆虫吗?”螳螂反问道。“我不是虫,难道是鱼?是鸟?是兽?”“昆虫都生六只足,看你的足生得密密麻麻的,当然不是昆虫喽。”蜈蚣只得转身走了。  相似文献   

18.
一、主要内容及编写特点 自然第二册中关于动物方面的课文共有五课:“养蚕”、“昆虫”、“鱼”、“青蛙和蟾蜍”,“壁虎和蛇”,在第一册学习了哺乳动物和鸟的基础上,学习有关昆虫、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至此,学生已对周围常见动物的主要类别,有了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科技博览     
《科学课》2003,(9)
动物“吉尼斯” 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动物们为了生存的需要,各自练就了一身奇特的本领,同时也创下了不少有趣的动物“吉尼斯”纪录。 昆虫似乎有些微不足道,但永远也不要低估昆虫的力量。动物“吉尼斯”纪录中的“大力士”就有常见的小蚂蚁,蚂蚁虽小,但它却能推动50倍于自重的物体。  相似文献   

20.
松涛 《小学生时空》2010,(10):60-63
植物王国,千奇百怪。有很多“喜荤爱肉”的植物消受不了餐风饮露的“寡淡”生活,偏爱以昆虫为“口粮”或“零食”,引起生物学家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