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赣州市重视发展特殊教育赣州市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始终把特殊教育列入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内容,重实效,肯投资,取得了可靠的成效。现在该市已基本形成以特教学校为骨干,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格局,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80....  相似文献   

2.
问  题  “八五”期间和“九五”初期 ,根据国家要求和我区实际 ,我区各级教育部门通过建特教学校、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等形式发展特殊教育 ,努力构建了以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 ,以特教学校为骨干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从数量上看 ,近年新建的特教学校数量较多 ,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已在全区推开 ,成绩是显著的。但是目前我区特殊教育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有 :  一、特殊教育学校规模小 ,骨干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近几年我区新建的特教学校中 ,在校残疾学生超过 10 0人的学校只有 6所 ,大多办学条件比…  相似文献   

3.
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这个大系统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一个社会和谐文明,对残疾人事业就重视,特殊教育的地位就高。这几年,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把特殊教育纳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采取“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以随班就读为主体,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一手抓特教学校建设,以特教学校为骨干,充分发挥特教学校的中心、辐射、示范、带头作用。国家和省上对特殊教育的发展十分…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研究》2009,(11):74-74
从2010年开始,北京市每个区县都将拥有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保障残疾儿童少年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目前,北京市共有特教学校24所,在校生3704名。有5644名残疾学生在1109所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形成了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等多种教育形式为补充的完整特殊教育体系。据介绍,北京的特殊教育入学率始终保持在全国领先水平,而且自2001年秋季起,拥有北京市户籍、在公办特教学校就读的残疾中小学生不仅已实现免费特殊教育,而且获得了生活和助学补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平遥县把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特殊教育工作作为“创建三晋教育名县,提升古城文明辉煌”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氛围、健全制度、优化机制,全县形成了“入本校随班就读———入本县特教学校———入晋中聋哑学校”的残疾儿童受教育机制。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了87.2%,其中,聋哑儿童入学率为80.5%;视残儿童入学率为72.2%;弱智儿童入学率为92.3%。实现了残疾儿童少年与正常儿童少年同步接受义务教育的目标。让我们怀着探索、探究的心理,一同走进古色古香的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把视野定…  相似文献   

6.
全国特殊教育“八五”总结会议于去年10月下旬在湖南省张家界顺利召开。这次会议既是对“八五”期间的工作总结,也是对“九五”规划的动员。会议提出95期间特教体系与模式至少应有四个特征: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高级中学以上教育形成合理的结构体系;义务教育形成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骨干的新格局;劳动技能、职业教育成为办学特色;特殊教育数量有较大的发展;要建立21世纪的特教模式。因此,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遵循特教规律,努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坚持多种形式办学,逐步形成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主干,以大量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的新格局”正在形成。本文针对实施随班就读教育的意义,影响随班就读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及教育策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从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获悉 ,“九五”期间 ,我区共有 14 5名高考上线的残疾考生走进了大专院校的大门 ,其中去年上大中专院校的残疾考生有 41名。  近几年来 ,我区把对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事业誉称为“至爱教育事业” ,使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人数大幅度增加 ,全自治区逐步形成了以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办学格局。目前 ,广西已建成特教学校49所 ,在校残疾学生 14 75 5人 ,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大多数得到了学校的良好教育。我区百余残疾考生圆大学梦…  相似文献   

9.
大力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是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需要。它既符合国情,是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也符合国际上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七五”中期至“八五”期间,北京市在开展盲、低视力、聋和重听以及轻度弱智儿童随班就读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实验。这次对随班就读工作的全面调查和分析,为贯彻北京市特殊教育“九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巩固、发展、完善、提高”一方针,使北京市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隆林县重视残疾儿童义务教育1992年以来,隆林各族自治县办起了一所综合性的特殊教育学校;一个普通小学附设的弱智班;七十三个弱智随班就读班;二个盲童随班就读班;二个弱视儿童随班就读班和二个聋童随班就读班。学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28%。在全县形成以特殊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近十几年来,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分析,我国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人数不断增加,从2001年起,我国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在校生数占在校残疾学生总数的比例一直都稳定在60%以上,2010年残疾儿童少年在校人数为42.56万,其中65%左右在普通学校就读。可以说,从"九五"以来,残疾儿童在校学生中,近六成以上是在普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从数量上说,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已经成为特殊教育的主体。但就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日前,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新出台的《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正式实施。《办法》要求:全省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及其教育部门应当完善以特教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采取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对重度残疾、脑瘫、孤独症等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普通小学学前班、幼儿园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学前儿童随班  相似文献   

13.
循化县以新周期“儿基会”项目的实施为契机,围绕“随班就读项目学校基本要求”,我们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为目标,积极丰动,因地制宜地科学构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努力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巩固率,降低辍学率,促进了随读生的仝面、协调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格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研究》2009,(7):86-86
近年来,青岛市特殊教育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致力于构建以人为本的特殊教育体系,取得显著成效。残疾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水平明显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得到较快发展,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技术教育与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得到加强。目前,全市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3所,其中,省级规范化学校3所,市级规范化学校6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188人。在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924人。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8%。并培养出姜馨田、吴春苗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5.
伊盟特殊教育的调查报告王辛茹,田永安为了推动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研究解决我区特殊教育的问题,我们对伊盟达拉特旗、乌审旗、准格尔旗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试点旗县和东胜市的特殊教育进行了调查。我们详细地查看了三个旗的12所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小学(其中...  相似文献   

16.
“随班就读”是特定的特殊教育概念 ,是特殊教育必要的教育形式。目前 ,农村“随班就读”工作刚刚开始 ,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随班就读存在的问题1、对“随班就读”认识模糊特殊教育的对象是残疾儿童 ,发展特殊教育 ,是完善普及教育 ,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重要举措 ,是为国解忧、为民排难的大好事。特殊教育开展得如何 ,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尺之一。开展“随班就读” ,可使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就近入学 ,提高残疾儿童的入学率 ,加快特殊教育的步伐。到目前为止 ,对于什么是特殊教育 ,什么是“随班就读” ,为什么要开展“随班就…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国的弱智在立法、办学、目标管理、教学研究等方面有了很大进展。仅以广州市来看,基本形成了以特殊学校为骨干,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格局。形成在政府统一领导下,由教育部门牵头,残联、民政、计委、财政、卫生、人事、劳动等部门紧密配合各司其职的关心支持和发展特殊教育的机制。这是执行国家法规,以法治教的重大成果,是进一步完善我市九年义务教育的办学体制,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标志。 当前,各地区都在根据实际情况对特教工作作全口径的安排,强调残疾儿童与其他儿童同步接受义务教育。一是入学率的同步,其目标是在普九达标地区,学龄视力、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95%,智力残疾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以上。二是受教育质量同步。切实解决经费、师资等问题,在已形成特教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各地特校成为当地发展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中心,建立一批国  相似文献   

18.
1994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办法》明确提出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是发展和普及我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一个主要办学形式,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新格局的需要。实践证明,这是对残疾儿童少年进行义务教育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它打破了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隔离状态,采取双向交流,实行一体化教育,让残疾儿童和健全儿童在同一环境下成长,这样有利于克服残疾儿童的闭锁心理、自卑心理,矫正缺陷、开发智力,  相似文献   

19.
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这个大系统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一个社会和谐文明,对残疾人事业就重视,特殊教育的地位就高。这几年,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批《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把特殊教育纳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采取“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以随班就读为主体,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20.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这也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教育理念的体现。随班就读是特殊学生就近进入普通学校普通班级接受义务教育的一种安置形式,它是融合教育理念在中国的具体实践,最早提出是为了解决残疾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经过二十多年的推行,已成为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教育部2010年统计,全国接受义务教育的特殊学生中随班就读和在普通学校特教班就读的占比60%以上。当然,在随班就读推行过程中不可忽视一些问题的存在,如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的适应发展问题,普通学校和教师的专业支持问题等。那么,在确保教育双向公平的前提下,随班就读的推行需要怎样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