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全球化浪潮对各民族国家的文化要素作出了调整与重组,传统文化因此受到解构与冲击,人们对本民族的文化符号、价值认同趋于弱化.民族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传播类型,在保护族群记忆、传统文化认同上起到重要作用.探求价值嬗变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路径,以及叙事困境,是"非遗"微电影生产、传播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融合,网络出版物日益成为一种新型信息传播方式。与传统出版物相比,网络出版物具有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灵活、受众覆盖面广等显著特征。网络出版物的传播,有效促进了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传播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分运用网络出版物提升广大民众的文化自信认知程度、增强广大民众的文化自信情感认同、塑造广大民众的文化自信坚定信念、引领广大民众的文化自信自觉行动,是营造整个社会的文化自信氛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一体化日益加深、国际传播日趋发达以及国际舆论效应日渐凸显的数字信息时代,对于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来说,国家形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主观印象,国家形象反映了人们对于一个国家及其民众的性格特征、文化气质与行为方式的心理预设和认知判断.正面的国家形象往往使人愿意用同情、理解、和善的态度与方式去对待该国及其民众的信息和行为;而负面的国家形象则会使人们对该国及其民众相关信息与行为的认知和评价无形中带有刻板印象、排斥甚至敌意.所以,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极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它不仅可以增强本国人民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提高该国政府处理国内、国外事务的能力,同时还有利于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有利于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并增强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尹晓琳 《兰台世界》2021,(1):119-122
各个民族丰富的口传文学作为民众世世代代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传统资源,其中蕴含了群体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审美理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表达与认同.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的档案建设具有着多元文化价值,收集整理少数民族的口述档案对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开发民族地区的资源、进行民族文化传统教育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指的是主持人在电视节目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信息传导在受众当中的效果反应,它是主持人作用于受众精神层面并施以文化影响的一种能力.从本质上来说,主持人文化影响力既是一种效果,是电视文化经由主持人作用于受众的传播效果:也是一种价值.是主持人的文化价值在使用价值上的价值体现.要想追求主持人文化价值在使用价值上价值体现的最大化,来自于主持人的文化自觉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挑战及现代性冲击背景下,文化认同危机日益凸显。档案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构集体记忆的重要资源;其具有的证据价值、文化价值、记忆价值、情感价值,使之成为形塑文化认同的重要来源和依托载体。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从公民、社群、国家三个维度剖析档案作用于文化认同的功用,进一步探讨档案文化认同价值的具体体现,既是对档案价值丰富内涵与价值意蕴的深化拓展,也为档案部门基于文化认同视角开展公共服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萌 《传媒》2018,(8):83-85
新媒体时代发展在给受众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给传统文化信息的传播带来了困境.为此,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通过增强传统文化传播的贴近性、融合性来创新传统文化的形式与内容,进行传统文化的价值建构,彰显传统文化在构建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重塑文明方面的重要传播意义,从而达到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传统文化的价值保真、融媒竞争时代的传播效果以及媒介社会影响力是迄今传统文化传播影响力的三大构成要素.基于融媒竞争时代格局中的传统文化既蕴含教化与塑造社会受众审美创新的能力,又受到媒介强势功能的冲击,从而衍生出多维传播效果.因此,打破桎梏,利用媒介发展趋势构建创新传播影响力机制是当代传统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有机统一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西方文化霸权和文化同质化背景下,电视节目需要创新,创新的动力和方向应是追求文化自觉,融消费认同于价值认同之中,提升传播感染力、影响力,建构民族文化认同,并以此促进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化认同视角的体制外档案资源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多元文化选择的局面使民众面临着文化认同的危机。档案是经过固化沉淀传承下来的可信记录,成为文化的承载物,在文化认同中价值特殊。然而,那些被选择保存下来的档案大多是关于权力阶层和精英阶层的,无法反映一般民众的记忆和思想。因此,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提出体制外档案资源建设,为一般公民的历史记忆和身份认同的提供档案证据。  相似文献   

11.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支流,由于历史、地理和政治等因素导致两岸文化产生差异性,但中华文化仍是台湾文化的主体。对此,海峡之声闽南话广播针对台湾民众的特殊心理,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上寻找共同点,以中华文化维系民族情感,努力增强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和意识。  相似文献   

12.
“龙”是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代表,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广告资源.现代广告被认为是一种文化事件和塑造社会“拟态环境”的重要信息装置.在广告中使用以“龙”为代表的传统元素不仅能提高广告效果、塑造品牌个性、实现品牌的国际化发展、支撑我国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战略转型,更能达到宣传祖国文化、提高文化认同、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汉字记录下来的华夏文明因子,一直未能受到合理的关注。在汉语日益受到世界文化价值认同的背景下,汉字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科学合理的阐释,.没有英雄的民众是盲目愚蠢的,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毫无生机的。将现代科学知识与古老思维艺术全璧研究,才能是汉字研究继往开来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非常重要的思想教育价值和功能,对其进行学习和传承对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将产生积极作用.本文在对封龙山文化历史作出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现状,并着重就"创新封龙山文化传承,促进大学生文化认同"进行了研究,以完成文化传承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价值,构建高校新型素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界在三馆免费政策的推行下,有必要对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在新形势下进行再认识.图书馆的价值观要融入时代新元素,那就是以民生为重,以文化引领为责,充分满足社会民众对现代图书馆提出的新的文化价值需求——图书馆是民众现代文化生活的新型空间、接收有效信息的新媒体场所和建立文化核心价值的新兴领地.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安全与支撑技术对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构筑网络文化安全成为一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何谓网络文化安全,概况起来是意识形态安全、民族文化安全、文化价值观安全、文化行为方式安全以及网络信息机密安全。网络文化安全即在“互联网海量数据”、“传播程序和规则自由化”、“网络成员身份数字化”为特征的环境下,“保护文化和资源的安全,维护信息时代的社会秩序”。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知晓网络舆情——网络社会的民众合议,  相似文献   

17.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影响着和谐社会的良好构建,跟随时代的变迁,多样化的媒介载体逐步成为文化传播与弘扬的重要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关键角色,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支撑。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多种文化观念的冲击,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相对薄弱。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有效利用新媒体传播载体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新环境下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播路径。笔者从厘清内核、拉近距离、创新内容、技术跟进、队伍建设五个方面进行传播路径探究,以期增进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理解与认同,进而营造更为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8.
刘漾波 《今传媒》2016,(1):156-157
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日益呈现碎片化趋势,其中,媒体的碎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传播主体、传播时空环境、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在碎片化媒体环境中,我国民族文化认同遭遇一定程度的危机,主要表现为主流价值观面临解构、传统文化沦丧、文化泛娱乐化严重.本文通过分析媒体碎片化特征,进而分析媒体碎片化对民族文化认同造成的影响,最后就这一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旨在引发各方思考.  相似文献   

19.
文化作为人类的思维感知和生存模式,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日本借助动漫的文化感召力,潜移默化中加大日本文化的宣传力度,在外交手段上实施柔性化调整,以此影响他国的社会舆论,改变国内外民众的价值认同.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切入,在探究日本"动漫外交"的基础上,分析文化传播致效的特点,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进行理性地思索和归纳,提出舆论传播中文化致效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形式是多样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长期凝聚积累的一个重要过程。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六大中国的传统节日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既添增了更多人文情结,也体现出了社会召唤传统文化的回归。传统节日几千年的文化在社会中拥有至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传承与发展增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肯定,激起中华民族优秀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加强文化自信的提高。在全球化价值观日渐相同的激烈背景下,保持一颗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心是最后一道堡垒和防线。坚持传统节日文化是抵抗外来思想文化冲击,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软实力,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提供重大保障。本文首要研究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提高文化自信,基于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现状带给当代国民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如何正确地传承节日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