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阳市开展了“建立家庭档案,传承社会文明”为主题的“档案进家庭”活动。我在参加“档案进家庭”的宣传、指导示范户建立家庭档案的同时,率先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档案。在收集整理家庭档案时,引起许多往事的追忆。我的家庭档案中最早的一张照片是一张12寸黑白照片,这是一张1945年7月10日我父母结婚时穿婚纱、礼服与前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的合影。这张照片距今已57年,照片中的多数人已与世长辞了,但照片中的每个人的家庭都在延续。每个家庭摇篮仍延续着人类生命的永恒。看到这张照片使我有这样的想法,在家庭档案整理就绪后,静下心来,续编家谱…  相似文献   

2.
《兰台世界》2013,(S5):122-123
<正>我喜欢翻阅档案,因为档案会让我感受到历史脉搏的跳动,翻开档案,就是翻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初识档案,是翻开了研究所的《风雨五十五》周年画册,从这本画册中那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一张张稚嫩到成熟的脸上,感觉到了历史的沉淀,引领我这样一个青年档案工作者带着新奇的向往迈进一个崭新的工作环境。从中,我看到一个机构发展壮大的历史。最吸引我的是,翻开最开始的几页卷宗,我并不会知道后五年、十年……五十年、六十年之后会取得的成功,这会不断  相似文献   

3.
吴松 《档案时空》2014,(8):41-43
正今年春晚,一曲《时间去哪了》,触动了亿万大众的心弦,女主人公大萌子与父亲的一张张合影照片,不免让人感慨时光如逝、岁月匆匆。实际上,那一张张照片,就是一份家庭档案。时光流淌、档案犹存,她记录着岁月,诉说着故事。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我感触颇深。算起来,在张家界市人民银行从事档案管理已有20多年了。每天,当我走进档案室,仿佛都在与过去的时光对接,打开一本本档案,透过一行行字迹,透过一张张有些泛黄的页面,那些摸上去硬梆梆、冷冰冰的档案,仿佛都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4.
一张VCD     
我的家庭档案名目繁多、种类齐全,有实物档案、科技档案及声像档案等.声像档案包括照片、录像带及新近刻录的一张VCD.  相似文献   

5.
运城地区的档案执法检查工作是在9月初结束的.说实话,对于这次执法检查,我依然是不抱希望,因为想起前年执法检查时,那一张张毫不在意、勉强应付的脸,我就觉得没劲.我偏执地认为,许多单位对档案工作都不重视.  相似文献   

6.
《档案学通讯》1988年第5期刊登了一篇题为“新颖、简便、实用的检索工具”的文章,介绍了“科技档案寻址盘”的设计方法,读后很受启发。由于我院科技档案内容多,信息量大,只设计一张寻址盘不可能容下全部科技档案内容,因此设计科技档案专题寻址盘更为合适。我试着设计了两张科技档案检索盘(称为检索盘比寻址盘更接近档案术语)。一张叫做“研究生毕业论文检索盘”,另一  相似文献   

7.
1982年,我从松花江畔调到湖南偏远湘西山区,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吉首山城工作.领导把我安排到房产部门管档案,从此与房产档案结缘,一干就是30年. 既然组织安排我管档案,就做一名合格的档案人.记得初次接触房产档案,脑海里一片空白.面前一张桌子,一条凳子,一个柜子.业务不熟悉,机构不健全.为了弄清档案管理的来龙去脉,我去市档案馆请教学习.通过档案馆专业人员的指教,我懂得了什么叫档案,怎样收集、整理、保管档案.  相似文献   

8.
陈杰 《湖北档案》2023,(4):54-55
<正>一页页薄薄的纸张,一张张小小的图片,齐整地镶嵌在厚厚的卷宗里,有序地归置在档案盒中。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陈旧暗淡,却又凝练厚重,这便是档案,她记载国家大事,也记录个人日常。在没有接触档案工作之前,我觉得档案微不足道。进入办公厅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后,我开始以一个档案人的思维和视角重新审视周边!  相似文献   

9.
<正>继2009年8月成功举办"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档案史料图片展览"后,今年,云南省档案馆又举办了"飞虎·驼峰纪事档案图片展览"。两次参与筹办展览的经历使我感慨万千。当一份份档案再现中华民族的坚强、勇敢与团结,当一张张照片揭示着中美飞虎的英雄足迹,当一组组数据彰显着云南人民为了国家民族的存亡艰苦奋斗的壮举,我被震撼了、感动了……  相似文献   

10.
在许多老百姓的眼里,档案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似乎它记载的只是一段段尘封的历史,是一张张发了黄的纸片。其实,档案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那可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档案关联着"你,我,他"。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您是否曾为了工龄的核定而来回的奔波呢?  相似文献   

11.
一张软盘可以记载一本小说,一张光盘可以记录成千上万的资料。尽管如此,我们会发现纸质档案仍以其独特的方式忠实地记录着曾经辉煌或平淡的历史。即使在电脑飞速发展的今天,从档案工作的实际出发,我认为纸质档案不可替代,其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原始性——纸质档案的完美体现。纸质档案具有原始性,这是纸质档案和其他文献的根本区别所在。档案的  相似文献   

12.
李颖 《兰台世界》2019,(z2):10-11
<正>"档案"记录人生,"档案"传承历史。"档案"一词,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2010年,我来到辽宁省档案局工作与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一本书《百年老照片》,书中一张张年代久远的照片资料,穿起时光碎片,通过一个人励志的人生故事、一个家庭的艰苦磨难经历、一个个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展现了华夏民族的沧桑巨变,留存了百年中国的历史记忆。这本书虽不是鸿篇巨著,但却触动人心,荡涤灵魂。随着对档案  相似文献   

13.
2021年8月17日,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我怀着满腔的热情,肩负着档案人留存冬奥历史、服务冬奥筹办的光荣使命来到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集中办公点报到,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我茫然到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4.
翻开我的相册,我与我的父亲李伯韩,有过多次合影。但我印象最深刻、最珍重的是这一张,我们父女在省档案馆技术部的一张留影(见本页左上)。1985年的一天,我父亲到省档案局馆检查工作。当时,我是省档案馆技术部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从事珍贵档案  相似文献   

15.
金秀杰 《档案天地》2010,(11):11-12
人生由无数个瞬间构成。而家庭档案把我的家庭、事业、爱好等每个瞬间串在一起描绘出我人生的轨迹.一个个凝固在照片的瞬间.记录了我工作的一些重大事件.一张张证书是我汗水和心血的结晶.一本本日记是我思想逐步升华的见证。  相似文献   

16.
寻校记     
在我的家庭照片档案中,珍藏着一张略微泛黄、图像模糊的黑白照片,那是我的中专母校——湖南图书情报学校的大门照片.这张照片是1991年我在母校学摄影课时,自己拍摄并洗印出来的.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的心底总会涌起一股对母校深深的眷恋与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17.
档案人应是读书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原本想说,档案人也是文化人,但我觉得"文化"的概念显得有些浮泛,充其量已经沦落到只剩下一张可供撩人眼目的名片,因此,说档案人也是文化人,难免会有一种被托举而踏空的感觉。虽然"档案"的确也是文化,但我不能拿一个可  相似文献   

18.
<正>雅砻江公司近年来通过不断夯实档案工作基础、提升全员档案意识、创新工作方式等措施加强了档案资源建设,公司员工实现了从“要我归档”到“我要归档”的跨越和转变,公司文件材料基本做到了“应归尽归”,截止2021年12月30日,公司及各二级单位档案室馆藏档案722724卷,其中正本335350卷,竣工图351171张;以件为保管单位的档案91182件,录音、录像、光盘档案37326盘,照片档案190792张;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共录入案卷级条目390507条,  相似文献   

19.
《山西档案》2006,(2):59-60
我局有一处平原水资源实验研究站,请问建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计划、请示和批复应归入实验站的基建档案还是应归入科技档案?我第一次管理档案。而整个公司也没有人懂这个。我和上司试着摸索着自己建立,但现在件多了,总觉得不是正规的。请问,如何管理才是系统的呢?我公司是从事商业一类的。请问团市委的档案该如何分类呢?我以前在政府部门,是分成行政、党群、人大三类。可我不知道团市委的该怎么分类合适?我是一个企业档案室的工作人员,经常遇到这样两个科技档案的组卷问题,不知如何处理更好:(1)属于同一张图纸目录而且是同一个专业的图纸,用一个盒子放不下;(2)属于同一张图纸目录但不同专业的图纸,组一卷还是多卷?能告诉我吗?[编按]  相似文献   

20.
儿子十岁那年的"六.一"儿童节,我送给他一份特殊的礼物--我小学阶段留下的二份珍贵档案(一首诗、一张成绩单).在这之前,我曾问过他:"六.一"最想得到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得到礼物;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过得开心".听了这些话,看着眼前泛黄的档案,还真叫我有点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