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陌生化"是一种破坏习惯性的或"自动的"感觉的手段,是将事物用一种新的出乎意料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能力。通过把内容与形式变得令人陌生、好奇的手段,增加理解的难度和感知的长度,从而延长人的审美体验。语文教学也可以运用"陌生化"原理唤醒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更新对世界感受的方法,保持阅读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我们可以把自己熟知的解读暂时"搁置"起来,借助相关的"间离技术",调动学生对探究文本的欲望,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个性化阅读",在"陌生化"  相似文献   

2.
“陌生化”,是19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提出的艺术原则,他指出:“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陌生化技巧就是将习惯了的客观物象、既定的符号“陌生化”,是重视传统的基础上对传统的质疑。陌生是相对于习惯、传统而言,其主张是通过加工把人们熟悉的东西变得不熟悉,使读者产生陌生、新鲜、奇特感,从而对它发生兴趣,产生去进一步了解的强烈愿望。本文中提到的语文教学“陌生化阅读”的基本意思就是:使语文阅读教学变得陌生一些。因此,语文教学的陌生化阅读,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等对阅读教学内容、过程和方法等所作的让学生产生一定距离感和新鲜感的教学策略”①。  相似文献   

3.
温欣荣先生在《陌生化阅读:对话教学的一种可能性尝试》一文中指出:“陌生化阅读”应成为对话教学的一种可能性尝试,教师的“陌生化阅读”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因素之一。王纪人教授说:“作品意义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作品文本所提供的意义框架,这是常量;另一是读者对文本的  相似文献   

4.
“陌生化”.是19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中提出的艺术原则。他指出:“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陌生化技巧就是将习惯了的客观物象、既定的符号“陌生化”。是重视传统的基础上对传统的质疑。陌生是相对于习惯、传统而言.其主张是通过加工把人们熟悉的东西变得不熟悉。使读产生陌生、新鲜、奇特感。从而对它发生兴趣.产生去进一步了解的强烈愿望。本中提到的语教学“陌生化阅读”的基本意思就是:使语阅读教学变得陌生一些。因此。语教学的陌生化阅读,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等对阅读教学内容、过程和方法等所作的让学生产生一定足巨离感和新鲜感的教学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关注儿童的阅读心理,顺应儿童的阅读天性,采用“陌生阅读”“模糊阅读”的方式,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陌生化阅读,就是为学生精心烹饪阅读大餐,把一本本新奇有趣的书籍推到学生面前,唤醒学生阅读的内驱力和主动性,点燃兴趣的熊熊火焰,追求对熟悉的文本的“陌生化”阅读效果,达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模糊阅读则是一种超越于语言载体的对艺术世界的把握方式,强调体验与感悟,重视个性与创造,提倡“油然心生”,主张“不求甚解”,认为“神闲意定”,强调“直指人心”,试图“以意胜言”,常呈现出多义性、模糊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阅读,就是打开一扇门,让学生睁开睿智的双眼去发现,去体悟,去探求,陌生化是开启阅读之门的钥匙。"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最先提出来的。"陌生化"是以一种新颖、独特的信息,引起人们无意识注意的高度集中,不断打破或修正人们的心理定势,从而产生新的感受和新发现。"陌生化"这一理论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能独辟蹊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引领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陌生化阅读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跳出原来的熟悉区,在全新的阅读模式与阅读状态中获得对文本全新的解读,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特点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生活阅历、心理特点等方面的情况,从阅读主题、教学过程、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对文本和课堂教学进行陌生化处理,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和欲望,获得对语文知识的深刻、全面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相似文献   

8.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项主要训练内容。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学生必须练好的两大基本功。写作是作者“生成”文章的过程,阅读是文章被读者“使用”的过程。阅读作为信息输入的一种手段。可以充实人们的头脑,从而满足精神上的各种需要。阅读过程一般应包含以下四个步骤。  相似文献   

9.
1“陌生化复习”的提出“陌生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由俄国文艺理论家首次提出,指的是把与人太接近的事物或现象推陈出新,重新唤起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兴趣、更新人对世界感受的方法.“陌生化复习”是尝试将“陌生化”理论引入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即联系高中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数学的复习策略,灵活运用陌生化艺术,把熟悉的内容“陌生化”了给学生看.  相似文献   

10.
所谓“陌生化”,是一种重新唤起人对所看事物兴趣的方法,它要求人们对熟视无睹、视而不见的事物保持一种“陌生感”,保持一种新鲜感。儿童阅读教学中采用“陌生化”,旨在让儿童对文本进行细读,激发儿童文本阅读的积极性,调动儿童文本阅读的主动性,让儿童对文本进行欣赏和品味。一、“陌生化”阅读:内涵与意义课文是儿童直接感知的文本。教材文本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时常和儿童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在对  相似文献   

11.
宋斌 《辽宁教育》2011,(5):39-39
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常常有必要对文本作“陌生化”的处理。阅读教学中的“陌生化”就是借助相关“间离技术”.帮助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从而实现由“被动”阅读向“主动”阅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陌生化阅读是一种个性化阅读,是实现文本体验的途径,又是实现有效阅读的一种方法。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一个陌生的体验过程,以陌生化的视角走进文本,通过对作品原意和语言的全新认识,既可以体验作品与作品原创过程的创作内涵,也可以获得与作品原意相对一致的阅读共鸣及陌生阅读理念下对作品崭新认识,从而达到阅读创新的目的,使阅读教学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陌生化”与阅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陌生化”是德国著名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创建的戏剧理论。该理论的重要特征就是,戏剧创作和表演过程中,应采用“间离技术”,突破观众与剧情之间产生的移情、内摹仿或感情共鸣效果,使观众更理性地、冷静地分析判断剧情和人物,从而获得更深刻的审美享受。“陌生化”理论对阅读教学颇具启示意义。现代阅读论认为,阅读对象是作者言语行为的成果,阅读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领悟其言语发生的特征和技巧,而不是仅仅让读者沉浸到文本所营造的情意空间中去,既要“入乎其内”,更要“出乎其外”。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地阅读,对文本进…  相似文献   

14.
《广西教育》2006,(11B):7-7
温欣荣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年第4期上撰文认为,陌生化,本是文学创作上的概念,我们在这里借用作对文本阅读时一种感觉状态。阅读文本要有独到的见解,没有自已独到的见解,就谈不到对话,我们在阅读时不仅要捕捉作品中这种言语陌生化的表现手法,更要主动寻求阅读的陌生化的效果。这里所说的“陌生化”指教师对文本要保持新鲜感,尤其对熟悉的文章而言。这是一种良好的阅读状态,  相似文献   

15.
梁昌辉 《师道》2011,(1):21-22
陌生化,在作家,是创作创新的精妙所在;在阅读,是增加敏感与激励兴趣的方法与手段;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则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一种打破僵化程式,帮助师生经历高峰体验的可能性。一、提“领”一顿僵化的情节、环境与人物的三要素分析,似乎已经使小说教学波澜不惊,很难再激起学生踊跃的参与兴趣和满怀阅读“猎奇”的心理期待了,甚至连我们老师自己也觉得乏味  相似文献   

16.
启发式教学,它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论思想,这种教学论思想,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年龄特点,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把学生引向“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有观察、阅读、思考、探索、操作、表现等机会,从而积  相似文献   

17.
什克洛夫斯基和布菜希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陌生化”概念。前者将诗语的“陌生化”上升到文学本体论的高度,视“陌生化”为一纯粹的美学、文学范畴,是文学作品的生命之所在;后者则把“陌生化”作为一个认识论范畴,认为“陌生化”不是目的,而是消除陌生,达到对事物更深刻熟悉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8.
把“陌生化”理论引入教学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开拓了崭新的局面。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焕发出创造精神 ,在创造性阅读和撰写鉴赏批评文章方面取得可喜收获  相似文献   

19.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陌生化理论,其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读懂一篇文章,更要让学生从新的角度,发现言语的秘密,学会自主阅读。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聚焦作者陌生化的创作手段,尝试用读者陌生化的眼光去观照文本,帮助学生获得对文本新颖、独特的理解,为高品位、高质量的自主阅读教学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20.
“陌生化”这一原理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最先提出来的。近百年来,它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解读文本的重要策略和方法。现代阅读论认为:阅读对象是作者言语行为的成果,阅读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领悟其言语发生的特征和技巧,而不是仅仅让读者沉浸到文本所营造的情意空间中去。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阅读教学的陌生化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