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对快乐的体验。在每一件小事上,父母都可以询问孩子的感觉,高兴不高兴,为什么?比如出去玩的时候问孩子:“你喜欢出来玩吗?高兴吗?”还可以问:“你跟妈妈在一起高兴吗?”父母也要经常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孩子,如“你能自己穿衣服,我很高兴。”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有些事情大人觉得没意思,孩子却很喜欢;大人认为孩子会喜欢的东西,小孩得到了却并不高兴。有的父母给孩子买很贵的玩具,孩子却宁愿玩水、玩泥巴、提迷藏、过家家。所以,我们不要总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孩子,要让孩子做  相似文献   

2.
我们夫妻二人领着孩子逛商店,孩子见到喜欢的东西要买,可我们不同意,孩子大吵大闹,倒地撒泼,令我们很是尴尬与狼狈.有时孩子要零用钱,我们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孩子很不高兴,几天不理我们.有了钱的孩子会用这些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大多是见到什么就买什么,别的同学买什么就跟着买什么,零花钱越花越多,越花越没有节制……如何引导孩子理性消费,学会花钱,学会生活呢?我们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一幕幕:你性格外向,喜欢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可是你的女儿很害羞,整天粘着你,不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游戏;你的丈夫总是希望你们的儿子成为足球明星,但小男孩却喜欢蜷在床上读一本好书…… 作为父母,我们经常为孩子取得的成绩骄傲.然而也有一些时候,我们会感到困惑、惊讶,为孩子的能力、兴趣或者性格感到失望.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希望自己的孩子哪怕有那么一点点的与众不同.其实,我们应该让孩子"本色出演",演绎自己向往的人生——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尽管这对父母来说绝对是个挑战.  相似文献   

4.
潘多拉效应:单纯的禁止,只会引起孩子的逆反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潘多拉效应".意思就是,很多时候越是禁止别人做一件事情,就越能引起别人的好奇心.就像孩子小的时候,总想用东西戳一戳插座上黑色的孔.尽管父母会急急忙忙跑去阻止,但孩子还是经常趁父母不注意的时候,想方设法拿东西往里面塞.这是因为,父母对一件事不说明原因,只是...  相似文献   

5.
"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就是爱的事业,没有爱一切教育无从谈起.尤其是对待那些个性很强的、性格孤僻的特别孩子,我们更应该多一些爱,以高度的责任感关心、信任他们,用我们的一腔真爱启迪他们幼小的心灵,在他们的心中撒满灿烂的阳光,换来他们美好的明天. 班级里有个小女孩很小时父母就离异了,父亲再娶,她一直跟着年纪很大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祖孙三人就靠爷爷每月的一千多元退休金生活,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宽裕.这孩子平时不太喜欢说话,经常乱翻看别人的东西下课时经常自己在教室里坐着或喜欢到无人的角落里自己玩耍,由于她性格较孤僻,所以大家都不喜欢和她玩.  相似文献   

6.
一岁左右的孩子喜欢扔东西,父母给他拾起来,他又扔在地上。对孩子这样反复扔东西的行为,许多父母不理解。其实,周岁孩子喜欢扔东西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是这时期孩子的年龄特点,也是他们的一种探索行为。孩子将扔东西当作一项“科学实验”。研究东西扔出后,会发生什么反应;在扔东西的过程中,探索自己  相似文献   

7.
孩子的零花钱应该怎样给呢?我要是给了零花钱他就会乱买东西,不给就偷着拿,怎么办?已经教育过多次了,不好控制。孩子小的时候拿家长的钱,大了会不会偷钱呢?蔡建新: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父母会给孩子一些零花钱,甚至把春节的压岁钱、让孩子买东西剩下的零钱、公交卡充值的费用、餐费等等都交给孩子自己支配。有的家长认为  相似文献   

8.
一天上午,我去幼儿园接女儿时,顺路到一家小超市买东西.老板的孩子很招人喜欢,一看见我就甜甜地喊了一声"阿姨",但不久孩子就撕心裂肺地喊起了"爸爸".我本能地跑了过去,却看到孩子的爸爸正躺在竹床上悠闲地闭着眼睛睡觉,孩子的妈妈却在一旁开怀大笑.我正纳闷,孩子的爸爸却从竹床上猛地坐起来抱住了孩子,说:"爸爸又活了!爸爸会变呢!"原来他在装死拿孩子开心!大人们乐得哈哈大笑时,孩子却露出了惊魂未定的眼神.做父母的,居然对这样的游戏津津乐道,怎不叫人震惊呢?  相似文献   

9.
小莫性格内向,不善于言谈.在学校里,因为不喜欢与其他同学交往,也没有几个朋友.回到家里,父母经常因为琐事吵架甚至大打出手,整天吵着要离婚,有时还把气撒在小莫身上,他也就不愿和他们聊天谈心,索性就把自己锁在屋子里不出门.一天,父母又大动干戈,忍无可忍的小莫在屋子里开始摔东西,正吵架的父母听到孩子卧室里有动静,冲进孩子的卧室,见地上满是玻璃渣,小莫的手里也都是血.  相似文献   

10.
有些新入园幼儿总觉得在幼儿园不如在家里那样自由,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各项纪津等都使他感到很不习惯.有的不愿到幼儿园,有的成天哭闹.为使新入园幼儿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与教师应当相互配合,尽量做到以下几点:一、家长对孩子的爱要适度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这一点表现得更加明显.然而,父母对孩子的爱要适度,不要过分溺爱,使孩子变成家里的“小皇帝”.要吃什么就给什么,要玩什么就买什么.要骑马,父母就得爬下让他骑.一切部按照孩子的要求去办.慢慢地便养成他任性、执拗的不良习惯.这样的孩子入园后就觉得处处满足不了自己的要求,不乐意在幼儿园学习、生活,厌恶幼儿园.这就要求家长做到,在孩子进幼儿园前,让孩子知道:不是任何要求都能满足的,如买东西,有需要和可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当父母把孩子送进幼儿园,这时孩子的第二任老师就是幼儿教师,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就是想得到老师的爱。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一、用诚意打动孩子在教学过程中,全身心与孩子接触等于告诉他们:我和你们在一起很重要也很快乐。孩子们由此也会得出结论:老师很喜欢我。不需言语,孩子们就会感受到自己受尊重,自己有价值,自信心会逐渐形成。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体验到老  相似文献   

12.
郑乐平 《家庭教育》2001,(11):38-38
一个人完成一件事情的动机,可以是内在的,如求知欲或兴趣;也可能是外在的,如父母的称赞和物质奖励。现在的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往往喜欢许诺:如果考试成绩达到父母的期望,就奖励给孩子多少多少钱,或者给孩子买什么昂贵的东西等等。其实这种许诺和物质奖励,是不利于培养孩子自我负责精神和求知欲的,即使真要奖励,也应该是事后奖励。  相似文献   

13.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有这样的体验:小时候孩子总是特别乖,父母说什么都听,可到了4岁左右,孩子开始不那么听话了,开始会说“不”了,这让父母很苦恼,于是,“你以前很乖,现在越大越不听话了”就成了很多父母的口头禅。其实,4岁左右的孩子出现不顺从家长的现象是很正常的,因为3-5岁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阶段,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成长,一种进步。父母应该就事论事,理解并引导孩子,不能简单而不加考虑地说:“你以前很乖,现在越大越不听话了。”经常听到父母的这种评价,孩子会不知所措、莫名其妙,还会产生自卑感,感觉自己很无助并开始否定…  相似文献   

14.
我知道俞敏洪,俞敏洪不知道我. 新东方校长俞敏洪谈起对孩子"延迟满足"教育的必要性时说:"不能让孩子吃住你.我在给孩子买东西时,会分析她要的东西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 就坚决不买,如果合理也不能轻而易举地给她买,我必须让孩子完成一项任务才给她买.我女儿班上每个人都有笔记本电脑,再不给她买也不对.我就告诉她,爸爸一定给你买,但你要知道,这个世界没有白得来的东西,你现在是一个大孩子了,需要付出劳动获得想要的东西.如果你能背下三十篇新东方的励志 文章,就给你买.结果不到两个星期,她就背的滚瓜烂熟了,她如愿得到了笔记本电脑.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让孩子学会了付出才能得到的道理,又把孩子欲得到的事物化作做一件事的动力了."  相似文献   

15.
小孩子偏食、挑食、厌食是很让年轻父母们闹心的事。这个不吃那个不吃, 吃点东西挑三拣四,一到吃饭追的满屋子跑……长期发展,小孩子就会 经常闹肚子,带到医院一检查,不是肠胃出现问题,就是营养不良。所 以不少父母很为小孩子的吃饭问题头疼,因此很多父母就采取哄、骗、打、 骂的方式。其实这些方式都是很不可取的,不仅解决不了孩子的吃饭问题, 而且易在孩子和父母之间产生对立情绪,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父母都希望孩子有洁白整齐的牙齿。要做到这点,除了要经常注意孩子的营养供应情况和口腔卫生外,还必须注意孩子平时的生活习惯。如有的孩子喜欢咬手指、咬嘴唇、咬笔头,用舌头舐牙齿,用口呼吸,用单侧牙齿咀嚼等。这些坏习惯都会影响幼儿口腔的正常发育,造成牙齿错位和排列不齐。如果孩子有咬舌或用舌头舔前牙的习惯,会阻碍前的的生长,出现迟萌,或者在上下前牙之间造成一个空隙,临床上称为开(牙合),长人后就会开唇露齿。又如儿童因一侧乳牙患龋齿,怕痛,常用另一侧牙齿咀嚼,逐渐养成单侧咀嚼的习惯,这会造成两  相似文献   

17.
一位妈妈向我倾诉,孩子很难管教,一不如意,就大发雷霆,对父母很不尊重,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在家里是个标准的"小皇帝". 为了了解情况,我问了她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盛饭时,第一碗盛给谁?"妈妈回答:"孩子."第二个问题:"吃饭时谁坐的位置最好?"妈妈回答:"孩子.因为爱看着电视吃饭,所以坐在正座上."第三个问题:"孩子的物质欲强烈吗?"妈妈回答:"强烈.想要的东西必须要买,不给买就耍性子."  相似文献   

18.
不知主持人从哪儿听说我很会为孩子买玩具,硬要我来介绍经验,这真叫我不敢当。我可谈不出什么经验,只能讲一点体会吧。 最初我买玩具是凭感觉,盲目地买,但是吃力不讨好,孩子不喜欢,弄得我也不高兴。  相似文献   

19.
吃零食,是孩子们的享受,对成年人而言,也是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回忆。但是,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在对待孩子吃零食的问题上,父母们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很多父母认为,吃零食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所以不应该让孩子吃零食。在访谈中,一位母亲抱怨说:“孩子小时候喜欢吃零食,把牙齿都吃坏了,开始长龋齿,硬的东西都吃不了,很多东西不能吃。”有些孩子也承认他们已经“尝”到了零食带来的恶果:“我以前喜欢吃零食,吃完零食以后就不想吃饭了。”“我喜欢在睡觉前吃零食,结果越吃越胖。”另一些父母则表达了相反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现在生活好了,家庭经济状况也宽裕了,但一些家长仍然很纠结,原因是有的孩子似乎永远也不知足,他们的花花点子层出不穷,不胜枚举,令父母难以招架。比如孩子有了一个书包,见到另一个新书包,又一定要买;孩子在商店看到玩具,立即要买,妈妈说回家拿钱,他会哭闹不止。父母有时也会感叹:自己小时候什么也没有,也觉得很幸福,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有了,为什么还总是不满足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