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哥伦布等人“地理大发现”前半个多世纪,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领导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部赤道以南地区,前后经历30多个国家。这是近百年来史学研究的基本结论。但2002年,孟席斯提出“郑和船队到达美洲并环球航行”的新论,一时全球为之轰动。  相似文献   

2.
7月7日,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云南大学客座教授暨云南省郑和研究会顾问加文·孟席斯提出新的论据,再次证明:中国明朝初年七下西洋的大航海家郑和率领的远洋船队,曾经完成了环球航行,并在西班牙航海家哥伦布之前72年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相似文献   

3.
以麦哲伦及其船队环球航行为例,呈现地球仪或新航路开辟过程航线图,引导学生以时间空间为经纬,按照麦哲伦及其船队环球航行的时空活动,叙事其环球航行的过程;基于史料的研讨,多视角分析、理解麦哲伦及其船队环球航行的因素;基于史料,以唯物史观指导,多视角审视、分析麦哲伦及其船队环球航行结果、影响,让学生深化对历史事物有意义的理解、解释,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观为正确的价值取向,明辨是非,扬善去恶,是培育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重要的途径或策略。  相似文献   

4.
课本第 165页《郑和下西洋的盛况》表 :“14 0 5~ 14 3 3年 ,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应为 :比欧洲航海家的“首次 (或第一次 )”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欧洲航海家第一次远航是 14 87年 ,葡萄牙人迪亚士沿西非海岸向南航行 ,绕过非洲的西南端。郑和的第一次远航比迪亚士早 83年。 15 19年 ,住在西班牙的葡萄牙海员麦哲伦受西班牙国王之命 ,率领船队作环球试航。相比之下 ,郑和的第一次远航比麦哲伦的首次环球航行要早 115年。没有“首次”或“第一次”就没有可比性$山东省东阿县教育局教研室@韩长代…  相似文献   

5.
郑和下西洋和开辟新航路都是15世纪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都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航行时间、船队规模、航行技术上比,郑和下西洋有明显的优势。若从其他方面进行比较,从产生的差距和反映出的问题看,我们将会对二者形成新的认识。一、从航海的背景看:西欧在15世纪时已处  相似文献   

6.
今年的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把这个日子定为“中国航海日”。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它比发现美洲的哥伦布早87年,比达·加马到达印度早93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00多年。  相似文献   

7.
有许多历史概念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或不能进行全面认识。例如中学历史中经常遇到的一个概念——“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粗一想,会产生麦哲伦参与整个环球航行的认识。其实不然,麦哲伦带领其船队于151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始了伟大的环球航行,他们从西班牙出发穿过大西洋,经过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但太平洋并不太平,当他们到达菲律宾的宿务岛后,麦哲伦在与当地人的冲突中丧生。  相似文献   

8.
麦哲伦船队浩浩荡荡向西航行,历经曲折磨难后终完成环球航行,回到原点,证明了地圆说;一条小鱼逆游而上,寻找出生地,回到原点,履行传承生命的使命。回到原点,有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麻将来历     
麻将是我国独创的富有趣味性、娱乐性和益智性的休闲娱乐工具。据说,麻将产生于距今已有五六百年前的元末明初之际。那么,麻将是怎么来的呢?说法共有3种版本,现分述如下,以飨读者。第一种说法:麻将是郑和发明的。明朝宣德年间,明成祖怀疑惠帝(即建文帝)流亡海外,特命三保太监郑和率船队出海寻找。郑和先后7次下西洋,经历南洋群岛至东非30余国。船队在大海上航行,水手们感到烦闷无聊,于是,郑和就设计了一种竹牌来游戏,以便充实和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那时行船以风为动力,船上最关心的事就是刮什么风,因此麻将里便有东、南、西、北风4张牌…  相似文献   

10.
在 18世纪产业革命前 ,人类还没有发明蒸汽机 ,那时航海家们只能靠风力乘帆船在海洋上航行。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远航、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和郑和七次下“西洋” ,都是靠风力乘帆船 ,完成了人类历史的伟大壮举。但是 ,他们的航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连续多日乘风破浪 ;有时却  相似文献   

11.
郑和下西洋是否到达我国的台湾岛,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从郑和船队出洋的目的和使命、郑和下西洋时遗留下的《郑和航海图》以及记载郑和下西洋诸多史料中的疑点进行比较分析,认为郑和及其主船队没有到达台湾岛。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郑和下西洋的学者中,中科院自然科学所研究员宋正海称自己是一个“持异见者”。根据他的观点,郑和不能完成地理大发现,由欧洲人发现美洲是历史的必然。他甚至还提出,即使郑和航海到达西欧,今日世界历史格局也不会有根本性不同。英国海军退役潜艇军官、航海史学家孟席斯历  相似文献   

13.
郑和的船舰,是文明之舟;郑和的远航,是和平之旅。 郑和前后,世界各国林林总总的征帆风墙中,唯一堪称“和平之帆”的,是郑和的船队。  相似文献   

14.
(明)张洪<归田稿·华夷胜览序>与吴讷<思庵文粹>卷三证实:匡愚曾从郑和一、二、三次下西洋,著有<华夷胜览>,郑和使团船队到过淳泥.与此链接,<明实录>等相关的明代史料,支持郑和船队第一、二次下西洋时期到过浡泥的看法.陆容<菽园杂记>等的记载,表明郑和船队第三次下西洋时期到过浡泥.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记有浡泥,表明它为郑和船队所通达之国.茅元仪<武备志·郑和航海图>等,有福建长乐--占城新州港--加里曼丹岛浡泥的航线.张燮<东西洋考·文莱>述及,闽人有随郑和至此留居的.显然,<明史·郑和传>关于郑和七奉使,所历三十余国中有浡泥之说,并非没有任何史料根据,纯属臆断.郑和使团船队分 ,促进中浡两国人民友好关系发展的历史功绩,值得纪念,不可埋没.  相似文献   

15.
3000多年前的中国商代,人们就已经学会用帆借风力来帮助船只航行。有了帆,郑和能率领着庞大船队七下西洋,哥伦布能穿越惊涛骇浪发现新大陆,麦哲伦能完成环游地球的壮举……未来,一种奇妙的帆还能带着人类飞向遥远的太空!  相似文献   

16.
“飓风黑雨,雷电交错,洪波巨浪,推山倒岳……”这是600年前、1405年7月11日的天气记录。在“天下第一港”——江苏太仓刘家港码头,人头攒动,舰船云集。世界上第一支由200多艘舰船和27000多名人员组成的庞大特混舰队即将驶向浩瀚的大海。这次起航,揭开了郑和七下西洋这一伟大航程的序幕——大事记七下西洋1405年7月11日,船队从太仓刘家港出发。1407年秋,郑和带回了爪哇(今印尼爪哇岛)等国的朝贡使节和商贸换回的数十船异域珍品,完成首次航行。几个月后,郑和第二次出海。此次航行路线同前一次差不多,也是历时两年。1409年夏,郑和第三次统领船…  相似文献   

17.
【背景材料】材料一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启航600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国家安排了一系列重大活动:2005年在北京举办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2005年在北京举办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展览,中央电视台拍摄了郑和下西洋电视专题片,2005年在上海举办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材料二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与福建———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册》2004年年底在福建正式发行。邮册中精选了近50张精美邮品,围绕郑和当年庞大船队七下西洋这一宏伟历史事件,反映了郑和和他的船队成员们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的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18.
杨敏是明成祖信任、富有航海与外交经验的宦官,为郑和第六次下西洋船队的重要领导成员。1421-1425杨敏分队的远航,是郑和七下西洋中持续航行时间最长,访问国家最多,航程最远者。杨敏分队奉使海外,宣德化而柔远人,在到达非洲后,可独立活动,开拓新航线,通好诸国,有实力和充裕的时间,顺洋流乘季风继续航行。在郑和第六次下西洋之后,哥伦布、麦哲伦、达·伽马等航行完成之前,中国已出现了含有美洲一些特产动植物的图志、美洲原产的一些作物在中国引种栽培与应用的本草和地方志著作以及澳洲及其至中国航线的航海图;同时在美洲、澳洲也已经存在有来源于中国和亚洲的一些植物、动物、人和有关的遗物、遗迹。这些情况显示杨敏分队,可能经过美洲、澳洲后,回到祖国。杨敏分队的远航是加文·孟席斯《1421:中国发现世界》中没有写到、较少为人知晓、郑和第六次下西洋船队中一次特殊而有重要意义的航行,系15世纪前期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光辉的一页,为中国发现世界之说提供了客观可能性的支持,值得关注、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公元1405年7月11日,大明王朝永乐皇帝朱棣颁令,派遣一支由两百多艘船只,近三万人组成的庞大船队,在郑和的率领下出使西洋。郑和与他的船队先后七次进行漫长的海上穿越,实现了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一系列远航。现在,就让我们跨越六百余年风云变幻的时空,与郑和相遇……  相似文献   

20.
15世纪初,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曾率领一支强大的船队,先后七次远航亚、非两大洲沿海各地,不仅加强了这些地区与我国的联系,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由于这一航行,远在西方航海家哥伦市与达·伽马之前近一个世纪,并且后者的航行无论从出航的规模,还是从舰船的先进性,都是无法与前者比拟的。因而由世界航海史的角度去考察,实为亘古未有之壮举。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交流的又一伟大贡献,也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三保太监下西洋”,自明清以来,就为妇孺皆知,但是多年来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具体时间,却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