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县电台编辑室内,看见《新闻与写作》这本刊物,便顺手翻了几页,感到这本刊物不错,并要了一本。回家后,细细阅读,真有点爱不释手。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从事业余报道工作已有8年历史,也曾订阅过不少有关新闻业务知识杂志。虽说这些杂志办得也不错,但相比之下,《新闻与写作》却有自己的特点。我虽然已经打电话到邮电局补订了下半年的《新闻与写作》,但心里非常遗憾与《新闻与写作》见面太迟。我热爱新闻报道工作,并将大部分所得稿酬用以订阅报刊杂志,其中多属新闻业务知识。我很愿长期订阅《新闻与写  相似文献   

2.
我的一位朋友自从爱上了新闻写作后,他的妻子经过选择后专门给他订了一份北京的<新闻与写作>杂志,目的让他经常阅读这份杂志,不断从中了解、熟悉新闻理论和写作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当优秀的业余通讯员.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你们好,我是驻西安某部政治部的一名组织干事,也是业余新闻爱好者。1985年11月在我订报刊时选中了《新闻知识》。不过,当时也是抱着试  相似文献   

4.
汉阴县广播站对我们1986年写稿成绩较突出的29名业余通讯员,每人奖订了一份今年4月至明年3月的《新闻知识》杂志。当我接到《新闻知识》第4期时,如获至宝,象接到热恋时“情书”似的反复阅读。一本《新闻知识》,对他人来说并不起眼,可  相似文献   

5.
这次会议报社领导非常重视,很愿意来和大家交流一下,相互学习一下。我觉得《新闻与成才》是我走上新闻之路的良师,对我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闻与成才》不仅是培养新闻报道员的园丁和老师,也是广大基层通讯员吸取养分、学习新闻知识的园地。它思想品位和业务品位都很高,内容丰富、思想活跃,深受全国新闻界的好评,真正担当起了我军唯一的面向广大专业和业余新闻工作者发行的中央级月刊的重任。我本人阅读这本杂志,也受到很多启发,大家都有责任为更好地办好咱们自己的杂志出谋划策。我谈几点建议:一、《新闻与成才》杂志应注…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飞行学员兼业余通讯报道员.1985年6月以来,我先后写了短新闻、影评、小小说等几十篇稿,有力不从心的,也有自鸣得意的,可结果无一被采用,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想不干了,但又不甘心。1985年底,面对三大张订书目录,我只选中贵刊并果断地订了一年.收到第一期  相似文献   

7.
新年,我收到的第一份礼物春节刚过,我走到邮局,邮递员给我一个纸包。我接过一看,是《新闻界》杂志社邮寄来的。我迫不及待地拆开,原来是一本1996年第一期《新闻界)}杂志。本来,对这一份杂志,我早有所闻.并且早就想订阅,以便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能力。但由于...  相似文献   

8.
“下期《新闻爱好者》来了,你别忘了给我留一份。”一位基层信贷员再三央求我说。陕县农行今年才开始订阅《新闻爱好者》,仅仅半年多时间,许多人就与它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每期《新闻爱好者》一到,都被大家争抢一空,成为业余爱好者的抢手货。在《新闻爱好者》的帮助下,全行的通讯报道  相似文献   

9.
今年年初,新野县委宣传部在总结去年通讯工作时发现,由于专职通讯员少,信息不灵,一些业余通讯员缺乏新闻业务训练,不够敏感,不少具有新闻价值的新人新事没能报道出去。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在全县乡级单位组建了二十个骨干通讯组,由乡(镇)、局党委副书记或宣传委员亲自任组长,先后在七个乡(镇)和县直部分单位举办了新闻学习班,为一百三十五名业余通讯员订了《新闻爱好者》等业务杂志,每季  相似文献   

10.
业余通讯员由于时间、工作范围的局限,写起新闻犹如“在圆桌上溜冰”。因此要有娴熟的技艺。在写作实践中,我感到这种技艺包括几个方面: 一、要留心捕捉身边的新闻有些业余通讯员常常为手头无素材而苦恼。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就存在着新闻素材,关键看我们是否留心。只有留心,才能捕捉住生活海洋里那稍纵即逝、看似平凡的浪花。1986年下半年,我给儿子订了一份牛奶,我发现送奶工人很守时,每天早  相似文献   

11.
一点建议编辑同志: 你们好!你们给我寄来的各期《新疆新闻界》杂志已收到。在基层蹲点的我,挤出时间细心地阅读,觉得贵刊办得很好,知识面很广泛,对我今后写新闻稿件和我科在组稿方面都有很大帮助。因此,我科已订了全年的《新疆新闻界》杂志。作为贵刊的一名读者和一名宣传干部,我一定和你们多多联系,积极为贵刊组稿,写稿。下面我提一点建议:我是业余新闻摄影爱好者,从去年以来,在各级报刊刊登了一些新闻照片,但总的来看,刊稿率较低,迫切需要知道一些新闻摄影方面的知识,希望贵刊能开辟《摄影者园地》一类的栏目,以满足我们这些新闻摄影爱好者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编辑同志: 我是鄂西北大山深处的一名养路职工,近3年来,通过利用工闲时间读报、写稿,被各级新闻单位用稿130余篇。以前,自己曾订过新闻写作刊物,但收效甚微。自1998年订阅《新闻爱好者》刊物后,对我颇有一番指导,中稿率比原来增长40%。特别是《新闻知识讲座》、《通讯员园地》等栏目,为了新闻爱好者输送了最美的精神食粮。值2000年征订之际,我站又有5名业余通讯员相继订了《新闻爱好者》。 借贵刊一角,我谨愿《新闻爱好者》刊物在新的世纪,越办越好! 热心读者:师贞艳编读往来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春节期间,几位同学来串门,谈及我毕业后从事业余新闻写作的成绩,要我“介绍经验”。其实,我1984年才中专毕业,参加工作还不满两年。起初分配在县农业局办公室。办公室工作人员是“万金油”,样样都干,是杂家。有一点使我感兴趣,就是每天有许多来信来访,有许多报纸、杂志可看。从信稿和来访人谈话中可知道许多情况。我从报纸、杂志的文章中受到启发后,就随便写写。出乎意料,第一次投稿竟中了,《农民王文兵成立农产品批发部》被登在《通川日报》上。从此,我从事业余新闻写作的兴趣日见浓厚。一年来,先后在《农民日报》等  相似文献   

14.
初学写新闻时,我投稿的热情很高,一年中总要往报刊投寄几十篇,可被录用的却寥寥无几。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有幸结识了一位地方上的老通讯员,我向他倾诉了自己的苦衷。他一方面帮我分析投稿不中的原因,一方面要我加强新闻的理论学习。当他得知我每年都要订不少杂志时,便让我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九八二年落榜回乡的初中生,也是业余通讯员。去年我开始订阅《新闻通讯》。每当《新闻通讯》一到,我总是仔细阅读爱不释手,从中吸取政治营养和新闻写作知识。去年,我向县广播站投稿一百六十三篇,被采用了一百三十九篇,荣获了县、区镇广播站“特等奖”。去年我同别人合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     
《新闻爱好者》编辑部:很偶然读到了《新闻爱好者》的电子版,我十几年没有见到过这个刊物了,这次见到,忍不住泪下。我是1988年读到《新闻爱好者》的。我父亲段向理,是我们镇里的通讯员,也是一名老新闻工作者了,从这本杂志创刊起,他就是一个忠实读者,并且向所有喜爱文字工作的人推荐。我记得那时我们镇里订了5份,编辑部还奖励了1份。从上初中起我也开始读这本杂志,尽管有的内容当时还不能完全看懂,但我也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一直到1991年我父亲病重,我们还一直坚持订阅这份杂志。到父亲不治,全家人陷入无限的悲痛之中,才不得不中断。父亲去…  相似文献   

17.
我从1997年开始写作新闻以来,一晃就是十年了。作为一名从基层业余通讯报道员成长起来的新闻人,在边学习边实践的编采工作中,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了当好一名基层通讯员的艰辛和光荣,再回头看看自己在从事业余新闻稿件撰写时曾陷入的误区,以及在担任编辑期间的工作体会,我总想把自己的亲身感悟写出来,希望能对通讯员朋友们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一个基层业余通讯员能写多少稿件,不过芝麻蒜皮的一点小事。这话不对。对一个农民来说,一分地虽少,但在这小园地上可以育出多种蔬菜瓜果;对于一个基层业余通讯员来说,根据自己的活动范围能力所及,照样可以写出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闻作品来。这些年来,我几乎涉足各个领域,采写的稿件有农业、文教、商业、科技、交通各条战线上的新人新事、工作经验、动态等等。在新闻体裁上我也努力探索多样化,不只写新闻、通讯。  相似文献   

19.
与《新闻与写作》相识是在2004年9月,那时我刚参加工作,领导安排我协助抓信息工作,于是就经常找一些有关新闻写作的书来读,由此就和《新闻与写作》结下了这个不解之缘。正好赶上一年一度订报刊的时间,我毫不犹豫就订下一年的刊物。在与《新闻与写作》相处的一年里,培养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写作热情高涨,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新闻战线》是新中国创刊最早的新闻杂志。我在50年代做记者时,个人订了三份杂志,其中一份就是《新闻战线》。从创刊号起,我一直挨期把它保存着,直到“文化大革命”中被人抄走。后来它复刊了,我仍经常翻阅。因为我把《新闻战线》当做新闻业务老师,从它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