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小学语文教材的知识内容极为丰富,古今中外的社会历史,天南海北的发展演变,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其中,许多知识都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说不清的。电教手段则可充分发挥其再现性的特点,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使知识信息通过各种视听手段,有声有色,有静有动地再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产生浓厚的参与兴趣。如小学语文第二册《春风吹》一课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歌,作者通过细致地观察,描绘了一幅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美景,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怎样才能把学生带入诗歌…  相似文献   

2.
《春风吹》是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一篇课文。它以诗歌的形式描绘了春天的特征。面对入校不到一年的小学生,济南市天桥区新苑小学的黄东萍老师讲的这一课很有特色,即在对比中传授知识。  相似文献   

3.
《春风吹》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首短诗。全诗分二节,第1节写桃红柳绿的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第二节写春天是种植的季节,号召小朋友快来种蓖麻和葵花,为祖国作贡献。如何教好这一课,我是这样处理的。 一、课前踏青,课中看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课前组织一次踏青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寻找春天的足迹。看枝头的新绿,看南回的燕子,听动人的蛙声,农民赶牛的吆喝声……在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气息。踏青回来,可摘几支含苞欲放的桃花、吐芽的柳枝,养在瓶中备用。 上课时,老师充分利用插图,通过视觉激活思维,  相似文献   

4.
运用联想教学发展形象思维──“九义”小语教材第二册第11课《春风吹》教例评析史思之【教例】教学目的:1.抓住“轻轻”、“细细”等词语,理解课文意思。2.了解春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劳动。3.有感情地背诵的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5.
本节课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一节一年级阅读课,其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能力。课下老师和同学一起搜集了一些描写春天的小文章,如《春天的手》、《春风姑姑》、《春天》、《春天的童谣》、《找春天》、《小雨和小草》等。课上教师通过新课程多媒体操作平台进行调控,使教学得以收放自如。学生利用局域网通过IE  相似文献   

6.
【教学案情】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苏教版第七册中的一篇写景散文。文中摄取了春天的几个镜头: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春天里活动的人。作者在描写过程中,语句优美,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热情赞美了春天,讴歌了春天。我在自班执教了朱自清的《春》这一课。我执教这一课的主要意图是让初一的学生懂得写景过程中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及其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旨,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本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教材分析:《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描写春天的诗。诗中描写了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抒发了作者赞美柳树春风,讴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8.
一位一年级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研读诗歌《春风吹》中的第一节诗“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时,顺势拿出一枝盛开的桃花问:“小朋友,桃花为什么会开?”有的说,因为柳树绿了,桃花想和柳树说说悄悄话;有的说,桃花开了,那是因为它睁开了眼睛想看看春天有多么美丽;还有的说,桃花睡了一个冬天,伸了个懒腰,把花骨朵顶开了……小朋友的回答多种多样,充满了想像和诗意。可令老师吃惊的是,在众多的答案中,就是没有老师预设的、期待的“标准答案”。这个“标准答案”可是老师在课前精心准备的。教师本想通过此环节…  相似文献   

9.
《花的勇气》是人教版课标教材第八册第五组课中的一篇略读课文,选自冯骥才的《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课文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情变化,最  相似文献   

10.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小女孩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故事。作者以有别于常人的细腻的眼光,捕捉到了一个盲女的小小的动作,更重要的是作者被这一小小动作感动着。原来“春天是可以触摸  相似文献   

11.
察之精方能拟之似——庞光辉《春风吹》第一课时教学纪实与评析○于志强师:同学们,老师先提一个问题:现在是什么季节?生:现在是春季。师:你们喜欢春季吗?生(齐):喜欢。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花红柳绿美丽景色的诗歌《春风吹》。(板书课题,生齐...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简析 《春天来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四课内容,本课内容由乐曲《春天悄悄来临》、模唱曲《布谷》和歌曲《春天来了》三项内容组成。本课时要教学的是歌曲《春天来了》。  相似文献   

13.
时空连线     
2004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走过,感谢所有关心《初中生学习》的朋友,是你们的热情参与陪伴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一年,从春风吹起的那一天开始,在冬雪融化的那一天结束。无数的故事和无数的心情就在这春风吹起冬雪融化的演变中流淌着,流进你我的心中,融入你我凝望四季的眼波中。伴随着《初中生学习》,我们一同长大,一同成熟,一同迎接那崭新的春天。豆豆哥:你好!自从我上初中以来,就一直订阅《初中生学习》。如今,快四年了,我就要毕业了,但我总觉得好像缺少了些什么。可不可以在杂志中介绍一下编辑哥哥姐姐们的情况呢?祯梦祯梦:很多同…  相似文献   

14.
关于“大家快来种葵花”张守武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十一课《春风吹》的第二小节是这样的:“春风轻轻地吹,春雨细细地下,大家快来种蓖麻,大家快来种葵花。”春天种蓖麻无可非议,但葵花是否春播呢?在我们这一带(河北中部),葵花属夏播作物,种早了种...  相似文献   

15.
我在十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美术应打破单一美术课方框,而应把各学科知识渗透到美术课中运用发挥,以提高教学的艺术。一、结合语文学科知识进行教学上二年级美术课《四季景物》这一课,我结合语文课文《春天》、《春风吹》,《秋天到了》等知识内容,指导学生在已学过的课文中寻找春季特征:树枝发芽,树叶嫩绿,小燕子飞回来等;秋天特征:树叶发黄、落下,天高天蓝,大雁南飞等。再根据学生的讲述在黑板上描画出春天和秋天的景象图。同时引导学生运用老师所教的方法自己去描绘夏天、冬天的景象。这样结合学生已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美术教学,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化难为易,学得轻松。  相似文献   

16.
学校组织最佳课活动时,我选择了《触摸春天》一课。课文主要写了,一个叫安静的八岁盲童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到了春天的脉搏,捕捉春天的影踪。作者也触摸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这篇课文写得很打动人,同时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表达却又很含蓄。我体味起来颇费心思。  相似文献   

17.
梁琼琪 《教育导刊》2001,(12):15-16
《春风吹》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课文.全诗分两节,第一节描绘了春天柳绿桃红、万物复苏的景象;第二节讲春天是种植的季节,号召小朋友们快来种蓖麻和葵花,为祖国做贡献.如何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主动学习呢?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一、注重诗歌的积累在上《春天在哪里》这课时,我注重了诗歌的积累。课中有一个活动是唱春天,用歌声激发孩子们去探究春天,学唱了一首歌《春天在哪里》,要求学生边唱边做动作,而且举办了一次唱春天"小百灵歌会",并评出"最佳小百灵"。回忆了两首古诗《春雨》和《春晓》这是我们语文  相似文献   

19.
邹积信 《成才之路》2009,(16):49-49
一、从生活中挖掘校本课 由作者本人参与,并且被我校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组编入校本课教材的作品《虎林,我可爱的家乡》(该诗曾发表于《鸡西晚报》,作者邹积信),以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介绍给了学生,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虎林,我可爱的家乡》是首描写家乡虎林的诗歌。虎林是个美丽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找春天》教学片断在教学《找春天》这一课时,我先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然后说:“你们还记得这首歌吗?是的,春姑娘来了,她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儿呢?让我们一块去找春天吧!”形象的语言把学生导入课中。“春就藏在我们的课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一边读一边感受春的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