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我国大部分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淡薄,能力不强,导致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本文分析了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现状及其内在原因,并对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霄 《考试周刊》2008,(23):99-100
人们在交际活动中,无论是言语的或是非言语的,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因时间观念差异造成的交际失误.时间观念是文化结构的一部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时间观念有着明显的差异.本文对东西方文化的时间观念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外语教学应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和观察中西文化的时间现差异,避免失误,从而取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不同民族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文化的差异广泛存在于跨文化交际中,并且往往会引起冲突。时间观念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时间观念也有所不同,由时间观不同而引起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和冲突时常出现。本文通过对中泰民族时间观念及其表现进行比较,并提供相关的跨文化交际建议,以减少中泰时间观念上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相似文献   

4.
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交际文化是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文化因素的差异,跨文化交际中存在很多差异。本文试图从社会习俗、时间观念和价值观三方面来探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语用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5.
丁祖保 《考试周刊》2007,(44):40-41
语言和文化是孪生姐妹,英语教学是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实践过程。本文阐明了跨文化交际和英语教学的关系以及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障碍,提出了消除障碍、实现跨文化交际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6.
时间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任何文化和人类的活动都可以体现在人们对时间的理解和认识上,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人们不同的时间取向。文章具体探讨和分析了中西时间取向的文化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并提出了减少交际障碍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跨文化交际障碍实例,分析了跨文化交际障础产生的原因,同时,指出了培养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英语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陈慧华 《考试周刊》2008,(13):215-216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研究口译,分析了语言文化与口译的关系,并举例说明了口译中存在的文化障碍,指出培养译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有助于提高口译质量.  相似文献   

9.
口译是一种跨文化言语交际活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口译工作的质量。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入手,阐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口译的关系,指出了目前俄语口译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即: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加强跨文化交际策略训练;拓展口译材料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在时间取向和时间习惯上各不相同.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时间观念的不同引起的跨文化语用失误的现象经常发生.本文比较了中美时间观念的不同,分析了由时间观念差异导致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实例,提出了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贸易往来日趋频繁,跨文化交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跨文化交际障碍也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极大兴趣.近年来,有关跨文化交际障碍的论文、著作层出不穷.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跨文化交际教学经验,阐述了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内涵;分析了跨文化障碍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符号是人们交际的工具,跨文化交际冲突的产生原因与符号的任意性、间距性、延展性、片面性等属性以及符号代码系统的折射和过滤作用有着紧密关联,跨文化交际冲突产生的过程与符号所指分离过程基本重合,化解跨文化交际冲突的交际策略也可以从符号学视角进行充分阐释。  相似文献   

13.
在外语学习或跨文化交际中,忽略语言本身的文化内涵会引起各方面的语用失误.分析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定义、原因、分类,从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个角度减少跨文化语用失误,增强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聚焦于跨文化情境变量与孔子学院中个人、团队及组织层次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选取11所美国孔子学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个案研究、深度访谈、结构化问卷以及网络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搜集孔子学院中相关变量的数据并开展具体的实证研究,对中外员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中西交流中,由于不同文化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从而造成交际障碍,给跨文化交际活动带来不利影响。增强交际者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消除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从而进行有效地交流。  相似文献   

16.
跨化意识指的是跨化交际中参与对化差异的敏感性认识。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高等应用性技术人才,在涉外日常交际与业务交际中要做到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就应具有较强的跨化意识。本对跨化意识和培养高职学生跨化意识的目标、内容及有效途径进行初步的理论性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分析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现象,对以后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进行一些思考。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电影跨文化传播中的不对称现象;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历史回顾及相关问题;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8.
伴随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密。英语是国际交往中使用最多的语言,而英语口语在国际交往中往往首当其冲。不过,由于存在着跨文化交际障碍,严重影响英语口语的应用。因此,英语口语教学应当重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认真剖析影响交际能力提高的语言交际障碍和非语言交际障碍,以语用失误分析为依托,提出跨越文化障碍的有效途径,为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感知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交际是一个涉及复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由于文化差异,人们往往习惯以本群体的价值观和标准去预测或解释他群体成员的行为,而且容易形成偏爱本群体而疏远他群体的态度,主要表现为民族中心主义、文化定型和偏见,直接构成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心理障碍。基于此,在分析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以及它们对跨文化交际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并提出克服的对策建议,以期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论英语专业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互为熔铸。为了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英语教师应该在讲授语言规则的同时贯穿讲授中西文化,以期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教学理念理应成为“应用型本科“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