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语文》2009,(4):64-64
2009年2月26日的《北京日报》发表了记者刘昊的《汉字部首检字法有了统一标准》一文。文章指出,教育部、国家语委昨日发布了《汉字部首表》和《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两个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在发布会上,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表示:“汉字是历史非常悠久、非常有内涵的文字。今天汉字统一部首是顺应了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的要求。”以往偏旁部首的不统一给教育、辞典编纂、信息检索都带来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2.
据中新网报道,由教育部、国家语委推出的《汉字部首表》和《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已于近日发布。据国家语委副主任李宇明介绍,早在1983年的时候,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出版局就联合发布了《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这个部首表得到了大家广泛的应用,在应用中大家都觉得这个草案很好。  相似文献   

3.
据从教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制定的语言文字规范《汉字部首表》将自2009年5月1日实施。  相似文献   

4.
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组织制定的语言文字规范《汉字部首表》,已于2009年5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5.
部首刍议     
部首主要用于给汉字分类,从古至今,部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由《说文解字》至《字汇》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部首主要指出汉字的意义所属,凡是属于同一意义范畴的字归在同一部首;由《字汇》至《康熙字典》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的部首既重视表意。又注意到表形,凡是属于同一意义范畴的字,形体偏旁相同的排列在一起;由《康熙字典》至今为第三个阶段,这一时期的部首偏重汉字的形体,主要是为了人们检字方便,只要是具有共同形体偏旁的字即使不属同一意义范畴也归在同一部首。  相似文献   

6.
<正>多年来,汉字偏旁部首一直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汉字部首表》和《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两个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自2009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汉字部首表》规定主部首201个,附形部首99个,《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则给出了20902个汉字的部首归部表。摘自《北京日报》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国家语委规定汉字主部首201个,附形部首99个。这与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首创的540部首差异很大,而有些字的归部也不一致。这些"差异"和"不一致"在实际应用中引起了一些不便,在理论研究上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以《现代汉语词典》中"月"部字为例,分析"月"部字的来源及存在的问题,并类推其他部首,希望进一步规范现代汉字的部首检索系统,使汉字部首及字的归部更趋合理和科学。  相似文献   

8.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认为汉字是最难学的,他们认为一个汉字代表一个意义,数量多,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不好掌握.其实,每个汉字都可以找出部首,利用部首可以系统的掌握汉字、可以提高汉字的学习效率.因为部首从产生之后,性质、形体不断发生改变,所以,在利用部首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要注意部首的选择、掌握部首教学的步骤.  相似文献   

9.
《说文解字》首创了部首分类编排法,今天的小学语文教学可以适当利用《说文解字》进行部首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学习记忆部首,更有利小学生系统地学习汉字。  相似文献   

10.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创立了部首,并将其所收汉字分为540部。部首的创立为我国辞书编纂在字词检索方面,开创了一种习见常用据形分部检索的科学体例;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以楷书为正体,在继承《说文解字》部首的同时,编排上有所创新;金代韩孝彦、韩道昭父子的《四声篇海》首创部首加笔画的检字方法;明代梅膺祚《字汇》的214部,是对《说文解字》部首的大胆改革,它标志着严格意义上的部首检字法的形成;随着我国辞书事业的日益发展,改良部首相继出台,通过不断实践,部首检字法将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研制了语言文字规范《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对很多原先存在争议的部件名称进行了整改,杜绝了乱用乱造汉字部首的现象,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有益处。不过,笔者在教学中仍遇到个别部首称谓带来的困惑。  相似文献   

12.
一、部首与偏旁的关系是逻辑学上的交叉关系。大部分部首是偏旁,有些部首只是汉字的笔画;偏旁中也只有一部分可以作部首。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中的有关阐述失当。二、《列子·汤问》中“视微如著”的注释应为“看隐蔽不显的东西就象看显著的东西”。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十代汉语》上册选文后注不切。  相似文献   

13.
李光耀 《现代语文》2013,(1):84-86,161
为了书写和表达的需要,汉字形体几经变化,而这些变化又直接催生了汉字部首,几乎所有的汉字都被归在不同的部首之下. “艹”是一个重要的汉字部首,结合文字形体演变的进程,厘清“艹”的形成过程,就能对部首定型的原因有更清晰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朱晓娜 《考试周刊》2008,17(16):62-63
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一类相同的表意部分称之为部首.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习部首的基础知识,掌握汉字部首体系,正确辨析各个部首,提高自身语言文字素养.  相似文献   

15.
部首是根据汉字结构分析整理出来的表意偏旁,它们绝大多数是汉字的构字基础。部首在庞大的表意汉字系统中具有强大的整合功能。系统分析部首的形体意义,除了能够提高字词的查检能力外,更为突出的是在汉字教学中对认识字形和分析字义具有提纲挈领、朔源及流、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重要功能作用和效果。同时,通过部首分析,还能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汉字的文化,了解汉字的体系,领略汉字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说文解字》在语言文字方面的重要贡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说文》是对汉字作了进一步的整理,但不是汉字的第一次统一和定型.许慎总结了前人关于六书的理论,使之成为比较科学的系统理论,《说文》以偏旁为部首编排汉字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它以形音义相结合全面解释汉字,为研究汉字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部首的创制是字典、辞书编纂的先决条件。许慎编纂《说文》时探赜索隐,构拟出540个部首,使部首系统具有了结构性、秩序性和平衡性。《说文》的部首创制观念,主要包括"莫不毕载"、"知化穷冥"、"基础分化"和"形义统一"四种。  相似文献   

18.
汉字部首从产生之日起就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人们探索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部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方面,附形部首可以说是这一探索的产物。附形部首将一些部首的变体或者一些形似的部首归纳在一起,方便了汉字的查检,精简了部首的数量,具有强大的归纳性。这些特点为部首规范化以及汉字教学等方面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教本及丛书对汉字偏旁和部首的解释是明晰的,但对什么样的字可作偏旁分析、偏旁和部首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两个问题,很少有详尽明了的阐述。本文就此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对理解、掌握和使用汉字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部首和部首改革的历史,认为部首是最适应汉字特点的排检法,它不可能被其他的排检法所取代,当前部首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现部首法的标准化。文章在详细剖析部首与汉字的诸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部首的几点意见;改革部首只能是对传统部首做尽可能少的调整,而不能大动干戈,应该综合平衡部首与意符、部首与部位的矛盾;为适应繁体字与简化字的不同情况,应设立两套“统一”的部首;在确立统一部首时,还应统一规定各部所属的全部汉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