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兴是中国传统诗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历代受到学者重视,但对有关兴的许多问题至今争论未休。兴本是一种歌词文体特征,将其还原到古今歌词创作的实践中加以考察,会解决很多争论问题。歌词的基本结构是呼应,而兴是呼的一种方式,呼的目的是召唤歌词下文作出应和。既然兴是呼唤后文,其位置必定在歌词开首,它可以“谐音”、“写景”、“点曲”等各种理由出现,不必与“比”合一。  相似文献   

2.
刘红岩 《文教资料》2008,(14):18-19
歌词创作也是一种文学创作.当代歌词作者中的代表人物罗大佑与方文山将不同的文学风格和文学境界于歌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自成一体,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成为当代流行歌坛的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的歌词领域中,出现了一批演唱者作曲又写侧的现象,这种现象集中反映在流行歌手们身上(民族歌手们只是个别人偶尔为之),这几乎是当代歌词史上前所未有的。当我们面对歌手们笔下的歌词时,就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这些歌词同专门从事歌词创作的歌词作家们的歌词,不完全是同一种类型的产品。至今应当看到,歌手们对歌词创作的直接介入,正说明了以往固有的创作模式的被打破,  相似文献   

4.
解读优秀的歌词文本,是一种美的享受,同时能触到社会的脉动。当代林夕的歌词,不仅是情绪的传达,更是当代社会的思想与生活的写照。通过文本解读,分析探讨林夕歌词的意象性。  相似文献   

5.
一、巧设导语,激发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巧设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给一堂课确定基调。如在教《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开始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提问:“每周一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时,大家唱的是什么歌?能背诵出歌词吗?”指名学生有感情地背诵歌词。提问:“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与课文中哪一句话是一致的?”学生自读课文后回答:“抗日战争面临的形势是敌强我弱。”“对。”教师接着指出:“日本帝国主义自恃工业比较发达,军事实力大大超过中国,狂妄地企图速…  相似文献   

6.
歌词作为一种现代艺术,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提出对歌词艺术进行欣赏,却是一个新的命题.本文从当代歌词的实际出发,试图在寻找现当代歌词特点的基础上就如何欣赏歌词艺术谈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当代学者陆正兰在其著作《歌词学》中提出“歌必有呼应”的观点,认为“呼应”是歌词的最基本的结构原则,是其与诗的重要区别所在。那么作为古代歌词的唐宋词是否亦如陆正兰所说?值得关注。本文选取大量唐宋词,分析发现唐宋词确存在呼应结构,主要结构形式有:问答式呼应、排列式呼应、“兴”式呼应、比较式呼应。又有歌词与音乐的呼应,主要体现在音乐呼唤歌词、歌词呼唤音乐两方面。由于:词诞生于歌筵舞席的场所;词乐问的相互需要;词乃为歌唱而作;因而:歌词呼应结构的存在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大家知道,刚进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是一群咿咿呀呀……说话似乎还没有完整性的幼儿园小朋友,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非常低,语言的感受能力也非常欠缺。而且歌曲是歌词和曲谱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歌词是歌曲的意义载体和直观呈现。所以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歌词识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音乐教学的一个棘手问题,也是音乐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更是必须解决和突破的问题。那么面对这帮刚刚入学的“小家伙”们,如何提高他们音乐歌词识记能力,让他们很快学会小学音乐的演唱?事无巨细,得从小处着眼,重视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让他们“唱好歌”。  相似文献   

9.
当代英文流行歌曲是一种流行程度高,能够引导大众审美的艺术形式。其歌词是一种语言艺术。三种概念隐喻在歌词中有充足的体现,通过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歌词中的隐喻能清楚展现其形成的动态过程。同时。歌词隐喻中丰富的语义结构也为歌曲的流行和广泛传播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流行歌曲的歌词是一种音乐文学,作为一种文学语言,当代歌词创造性的打破语法规则和语义逻辑的藩篱,呈现了一种"语不接而意接"、"无理而妙"的陌生化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1.
爱情,是一切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所以不同时代对自由纯真爱情的追求始终是一脉相承和一成不变。比较宋词与当代歌词,当代歌词不但没有继承宋词表情达意的传统,而且严重偏离表达真情实感这一诗歌创作轨道。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当你学习感到疲劳的时候,你喜欢听歌曲吗?有许多歌曲里也包含着物理知识,你注意过吗?这就需要你不仅听音乐,而且要看歌词,才能理解歌词里隐含的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择当代影响力较大、流传性较广的流行歌词进行文本细读,尝试透过斑斓的形式,探究"言外之意",分析了流行歌曲歌词的诸多语言现象构建的语用效果,以期为当代流行歌词的艺术解读提供一个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14.
类后现代主义或当代中国的文化逻辑刘象愚后现代主义像别的什么主义一样,都是舶来品。究竟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恐怕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西方的理论家们争论了30多年,从五六十年代发端,到七八十年代达到高潮,目前已经趋近尾声,大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展开讨...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歌词创作中,老年词作家的作品成就大、传唱广,他们大致代表了当前歌词创作队伍的主力军。这种文化现象的出现,是由历史、文艺发展规律、创作队伍素质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一、课前预热 (播放《善良》,让学生静听,辨析歌词内容。) 师:同学们,《善良》这首歌曲很特殊,歌词仅有一句话,你听出来了吗?听出来的同学请举手,歌词的内容是——?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互文性理论解读当代通俗乐坛流行的古风歌曲的歌词文本。从狭义和广义、显性和隐性的不同层面的互炙性,解读古风歌词的语词意象、意境、母题等内容,探究古风歌词的美感特质和得以流行的部分原因,进而窥见传统文化在当代通俗文化生活中的某种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8.
每一首歌都有一段故事,每一段旋律都是一种心情,每一句歌词都像是在描述自己,那么,你的情怀是一首什么歌呢?  相似文献   

19.
记得有这样一句歌词:让那快乐围绕在你身边,你永远都幸福是我最大的心愿,每当这段旋律在耳边响起时,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不禁为这份温馨的祝愿感动。感动之余,我常常思考音乐课堂:今天上课我觉得幸福吗?今天上课学生感到幸福吗?  相似文献   

20.
古风歌曲是随着网络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音乐风格,属于当代新生的文化现象,其歌词创作方面,可谓将中国古典韵味展现得淋漓精致。本文通过对古风歌词的解析,以期更深层次地探索古风歌词与中国古典文化之间的联系,认识古风歌曲的发展对流行乐坛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而更好地弘扬中国古典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