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载诸子十家,而称"其可观者,九家而已",从而使得小说家自诞生之初就蒙上了"不可观"的影子,然究竟小说家是如何诞生的?本文从《汉志》出发探究小说家的起源,并对《汉志》所载小说家进行分折。  相似文献   

2.
作为辨考学史的肇端,《汉书·艺文志》具有非凡和引领的意义。通过《汉书·艺文志》在“艺文志”的命名、六略的分类、书目的著录详细分析其具体建构,从方法论角度,对历史的叙述剖析阐述其历史建构的内在追求。可见,《汉志》的编纂、分类、内容等方面蕴含了著者对典籍的理解和驾驭,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通过典籍整理而完成的历史建构。  相似文献   

3.
刘歆《七略》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总目录,班固《汉书.艺文志》虽为节《七略》所成,但班氏亦有其体例,而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删节而已。论文欲对《汉志》班注"入"、"出……入"、"省"等条目进行归纳总结,再结合各家考证和评论,以窥班《志》对《七略》著录书目调整补充之一斑。  相似文献   

4.
祝昊冉 《文教资料》2012,(31):1-2,7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最早的史志目录,《隋书·经籍志》是继《汉书·艺文志》以后的第二部重要的史志目录。两志在学术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从著录体例的角度对《汉志》和《隋志》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刘歆《七略》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总目录,班固《汉书.艺文志》虽为节《七略》所成,但班氏亦有其体例,而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删节而已。论文欲对《汉志》班注"入"、"出……入"、"省"等条目进行归纳总结,再结合各家考证和评论,以窥班《志》对《七略》著录书目调整补充之一斑。  相似文献   

6.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著录作品15部,大体可以分为5类,即“说”“子”“术”“事”“言”。“说”类小说为《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之正格,其篇目数量也最多。而“子”类小说也是《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之主体,其作品数量占《汉志》著录的1/3。其中著录的《青史子》《师旷》《务成子》《宋子》《天乙》5部“子”类小说,也是研究汉代“子”类小说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7.
《百家》作为《汉书·艺文志》所著录小说十五家之一,其撰者、性质以及成书等情况,学界存在歧说。通过梳理、辨析《说苑叙录》以及班固注语,可以发现,《汉志》著录之《百家》当为刘向别集。又从《汉志》著录书籍"篇"、"卷"不同考察,《汉志》著录《百家》以卷计,其书中或许有图。  相似文献   

8.
《汉书》为东汉班固撰写,他将《史记》的体例运用到断代史的著作当中,并改《史记》中的"书"为"志",且首创了"艺文志",系统整理了西汉以来在目录学方面的资料。其中在《汉书·艺文志》总叙中提到《汉志》是对刘歆的《七略》"删其要,以备篇籍"。《隋书》为唐代的官修史书之一,由唐代魏徵、颜师古等人修撰。其中《隋书·经籍志》在自古以来的史学家口中一直是评价较高的,姚名达更认为其可以"媲美《汉志》,垂裕《四库》"。它首次将典籍分类明称为经、史、子、集四部,对荀勖、李充所标的甲、乙、丙、丁进行了更为明确的改进与发展。基于此,便将《汉志》中的"诸子略"与《隋志》中的"子部"典籍各类状况加以比较分析,从而找到诸子典籍以及诸子思想发展停滞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最早的史志目录,《隋书·经籍志》是继《汉书·艺文志》以后第二部重要的史志目录.《隋志》基本继承了《汉志》,但两者也存在不同之处.本文选择《汉志》“六艺略”与《隋志》“经部”为研究对象,先从著录种类的角度进行比较,发现《汉志》未收入纬书,分析其原因;再从著录体例的角度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史记》、《汉书》均载录陆贾的著述,但陆贾著作除《新语》外,其它著述大都已经亡佚。目前《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关陆贾著作如《楚汉春秋》、《陆贾》等仍存在若干争议之处,事实上《汉书.艺文志》有关陆贾著述的载录实际上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楚汉春秋》,这是一部近于《左传》的作品,故《汉书·艺文志》将其置于"六艺略"春秋类;一是"儒家类"《陆贾》,它近于后世的文集,其中收录《新语》、兵权谋《陆贾》及其他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11.
彭妍 《文教资料》2020,(4):12-14
《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作为两本重要的目录书,实现了从"六分法"到"四分法"的转变,其中《汉志》"诗赋略"到《隋志》"集部"的变化:单设楚辞类,设别集和总集。这些变化的背后反映出了文学观念的变化:提高《楚辞》的文学地位,注重文学的个人创作,扩大了"文"的概念,这些变化促使文学向着独立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2.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在中国的目录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但解放以来的研究文章却寥寥可数。现笔者不揣谫陋,想对它作一个简略的述评,以就正高明。一、《汉志》与《七略》 1、《七略》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汉书·艺文志·数术略》较完整地反映了汉代天人合一思想系统的特殊性。在勾勒出这个系统框架的基础上,溯沿其形成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班固辑录《汉志·数术略》时对刘向、刘歆父子在《七略》中体现的天人合一思想的批判性继承。  相似文献   

14.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官修史志目录的开山之作,由东汉班固根据刘歆的《七略》增删改撰而成。《汉书·艺文志》中班固的敬儒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序文的撰写,以总序和《六艺略》《诸子略》和《诗赋略》的序文为例;在“略”“种”的排序中,班固将《六艺略》置于六略之首,把《易》放在《六艺略》之首,诸子各家中又首推儒家。在序文的撰写和图书的编次中都表现出了鲜明的敬儒倾向,这种倾向既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又有其个人因素。  相似文献   

15.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志目录,也是现存最完整的目录,对于研究古籍著述、古代学术思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汉书·艺文志》中著述的《诗》类书目在后世大部分都已亡佚,《汉书·艺文志》后的六大主要史志目录对其记载也极少,保存至今且为人熟知的仅《韩诗外传》《毛诗》和《毛诗训故传》而已。本文旨在详细考察《汉书·艺文志》所录《诗》类书目在历代史志目录中的存亡情况,并分析这些书目的散佚原因,以此明确《诗》之学术源流。  相似文献   

16.
历代史志目录中,班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首次对"小说"进行相关记述。《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这一"源"对后世子部小说这一"流"产生深远影响。《汉书·艺文志》"小说家"对后世子部小说的选材影响主要表现在题材、内容、思想三方面。《汉书·艺文志》还在小说观方面确立了两种基本模式:一为实录精神;二为"君子弗为"与"一言可采"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探讨《汉书·艺文志》为何没有著录《楚辞》入手。梳理了《楚辞》一书的结集过程,探讨了《别录》与《楚辞》二书完成时间的先后。认为刘向写《别录》在先。结集《楚辞》在后。所以《别录》中没有收录《楚辞》。班固因袭《七略》既成体例。故不录入。  相似文献   

18.
《汉书·艺文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志目录,对后世的图书分类影响深远。姚明辉《汉书艺文志注解》与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是近代注解《汉书·艺文志》的代表性著作。两者对《汉书·艺文志》都采用标注存亡的方法,但对待章学诚"互著法"态度不同,古籍注解内容颇有殊异。对两家著作进行比较分析,是为深入研究两者学术价值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9.
《汉书·艺文志》的价值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书.艺文志》在中国历史文献学上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地位。我们可从中探讨《别录》、《七略》的内容和先秦的学术概况,寻绎古代官修正史经籍志或艺文志以及图书分类法的渊源。将从其史料价值和目录学价值两个方面进行考述。  相似文献   

20.
《鬼谷子》在《汉书·艺文志》中未见著录,因此长期被认为是一部伪书。但近年大量简帛佚籍的出土,说明《汉志》所录并非当时旧籍的全部。从汉儒称引《鬼谷子》文句看,它应是一部先秦旧书。书中谴词造句常取古义、多用韵语的特点,体现了战国时期的文体风格,从一个侧面说明《鬼谷子》的作者不是东汉或六朝的好事者,而是战国时期的鬼谷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