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程带着时代的气良和崭新的理念向我们走来,作为泰安市首批新课程的实验区,我们积极参加了新课程的实验和研究。我们与新课程亲密接触,有幸享受着新课程带给我们的一切。面对新课程,我们积极探索,选准以“导学设计”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切入点和有效载体.真正落实“三维目标体系”,为有效实施新课程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理性审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们不应将视角只停留在课程的结构、内容对传统发生重大变革的层面。而应更注重从新课程理念的深层面去追求新课改的内隐价值。我们知道,与旧课程标准相比.新课程标准突出倡导了“以人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这种新课程理念是教学中最本质、最终极、最高层次的教学价值观。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理念的接受、落实、内化和行为化。作为学校校长,应考虑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谋求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以往的教育方式,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新的理念,走进新课程,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承担起新课改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让学生成为“演员”,一课应有一“主演”;让教师成为“导演”及“观众”。  相似文献   

5.
刘廷杰 《双语学习》2007,(6M):67-67
从开始新课程培训到现在,我们逐步走进了新课程。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跨跃。以这一新理念为灵魂的思想政治新教材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性教学观念。笔者作为在政治教学第一线的政治教师就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浅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理念的接受、落实、内化和行为化。作为学校校长,应考虑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谋求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体现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物理新课程推广和使用,对于我们这些学着“旧教材”长大,教着“新教材”成熟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我们物理教师能“走进新课程”吗?我们能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吗?能进一步把新课程理念带进物理课堂,指导物理教学吗?物理新课程呼唤“新”教师,教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务之急是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我们以校本培训为载体,根据新课程培训的基本理念和设计内容,构建“1+2模式”的培训形式,即构成了三个模块,“1”为核心模块,“2”为辅助模块。一、核心模块:新课程的理念与构建教师能否对新课程准确地理解,诚心地接受,关键在于新理念的建立。为此,我们进行了多次培训,其中有通识培训、参与式培训,形成了以“新课程理念为主线”,以两个专题:“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分析”、“新课程改革的现实性与可行性”为内容的系列培训。就“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分析”的专…  相似文献   

9.
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在新课程蹒跚行进的背景下愈发显得重要。现实在不断地提醒我们,新课程推进的程度不能仅仅依靠新课程“认同者”中为数不多的骨干教师,“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理念的落实依赖于在第一线工作的每一位教职员工;同时,新课程推进的总体质量更不能仅仅依靠针对骨干的、集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教学设计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教学目的由“完成任务”转向“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教改时,发生在课堂中的理念碰撞同样激起我们教师的思考与行动。现结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判定》一课的教学实践,阐述我们教改行动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1.
王翔 《中学文科》2005,(12):73-73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播相比,是一大跨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性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2.
我们学校遵循“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把“明确理念、把握原则、鼓励创新、及时反馈、促进发展”作为评价改革工作的新思路,构建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和考试评价等全方位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为实施素质教育打造起新的“导航仪”。  相似文献   

13.
历时一年的研讨与修改,新课程标准终于满载着时代气息呈现在我们面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新的理念,面对课程标准,感到欢欣鼓舞。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评价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新课程标准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较好地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要求。这次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重构教育评价体系。因此.新课程改革把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学习新课标新理念,我们认为新课标理念下的学生评价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实现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的理想,关键是要有一支理想的教师队伍。我校在开展新课程实验一开始,就要求昕有年级都要进入新课程状态。面对新课程的要求,按照辽源市提出的“学生主体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的发展性教育理论,我们从强化教师队伍整体变化入手,提出了塑造“三品”教师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一线语文教师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主力军,要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就必须熟悉新课程理念,参与新课程实践,共同建设语文课程文化,同时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由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转变成与专家、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一起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合作者,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带着时代的气息和崭新的理念向我们走来,作为泰安市首批新课程的实验区,我们积极参加了新课程的实验和研究。我们与新课程亲密接触,有幸享受着新课程带给我们的一切。面对新课程,我们积极探索,选准以“导学设计”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切入点和有效载体,真正落实“三维目标体系”,为有效实施新课程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导学设计”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指导之下,通过精心设计出的“导学设计”,让学生沿着“导学设计”上设计的路径去学习,主动掌握学科知识。“导学设…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教育系统内部核心要素“教育之主导”的教师和“教育之主体”的学生,必须在“双适应、双发展”的良性互动中保持平衡运行的状态,并得到双赢互惠似发展。本文对示范性普通高中“双适应双发展”特色模式提出的构想,值得在新课程理念下摸索新型发展模式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宗慧 《科学教育》2007,13(4):73-74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新课程正在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在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应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自己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在这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尤其像生物这种不属于中考学科的课堂,学生的“插嘴”现象更容易出现。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如何把学生的“插嘴”作为一种资源,让生物课堂更加精彩呢?  相似文献   

20.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贯彻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根本变革,我们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情景,积极搭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在轻松愉悦、自主开放的环境中学习,课堂变成了“超市”,学生成了“上帝”,老师当了“服务员”,学生轻松完成学习目标,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