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主要研究的是注意力焦点集中在内部和外部时,对于学习踢球动作的影响.挑选出没有踢过球的30个被试者,随机分为三组,要求他们把一个球踢进一个目标.实践阶段由60次练习组成.要求第一组测试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上(内部的注意力焦点),另一组则集中在外部的目标上(外部的注意力焦点),第三组则没有做出要求.第二天,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对三组进行测试,结果发现,第一组即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动作上的被试者无论在技术的效果上还是技术的保留痕迹上都优于其他两组.  相似文献   

2.
自选动作是运动员按照规则的要求,根据本人的身体素质、基本功、舞蹈修养、专项技术水平和各项目不同套别的特点,把不同性质和一定数量的难度动作,协调地不间断地有机地联接组合起来的一套自编动作。它不是难度动作的堆积,而是将各类型高难惊险的专项、舞蹈、造型动作,巧妙地组成一套完整的动作,整套动作具有动作美、形  相似文献   

3.
现代竟技体操动作,具有一新、二难、三惊险的特点,其中各个项目的动作技术、动作质量及动作难度都具有大幅度的提高,为了加速难新动作的发展,提高我国体操运动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有必要探讨竟技体操动作分类。正确的竞技体操动作分类,就是科学地把所有的竟技体操动作,按照一定的原则及  相似文献   

4.
单脚蹬地翻身上成支撑是女子三级规定动作的上法,也是体院教学大纲和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教材,这个动作对普修课女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动作之一。从体操动作技术分类看,它是属于摆动动作中半回环动作,其技术要点是:充分利用蹬地摆腿(向后上方摆腿)翻臀同时倒肩引臂,使身体重心升高并靠近器械轴来完成的动作。从肌肉用力性质看,是通过肌肉强有力的收缩(腹肌、胸大肌、肱二头肌的收缩),从而克服身体重力,这时肌肉工作的性质是克制性的。再从女子生理解剖特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把单个静平衡动作从整个套路中提出来,运用定点拍摄单独进行三维运动学分析,定量地对技术动作进行研究,找出影响平衡动作的运动学因素,以供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后蹬走”是短跑训练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练习,它是增大步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对这一练习的术语却不统一。很多人从动作形态上把它称为“弓箭步走”;有的人从步幅特点上把它叫做“跨步走”;也有人却从动作结构与力量的组合上称它为“后蹬走”。名称的不统一,反映了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的不一致。所以,尽管短跑运动员在训练中普遍采用它,但由于认识上的不同而导致训练安排上的差异,产生的效果也显著不同。为了能正确合理地使  相似文献   

7.
1.温故导入法“温故知新”是体育课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新课方式。它以旧课带新课,使学生感到新课内容不陌生。一位教师在上双杠“分腿坐前滚翻成分腿坐”新课时说:“同学们,技巧中的前滚翻是大家很熟悉的动作,今天我们学习的新动作,就是把这个动作搬到双杠上来做。“这种温故而知新的导语,使学生产生“如何在双杠上做前滚翻”的好奇心理,把他们的上课情绪和注意力马上集中到新课中来。  相似文献   

8.
探究轮滑运动双蹬技术的外刃蹬地动作是否在前进方向产生了加速度,运用数理演绎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外刃蹬地动作在水平方向上只能产生一个不大的侧向力,当右脚外刃蹬地动作的滑行轨迹处于以运动员总运动方向为Y轴的直角坐标系的第Ⅱ象限、或左脚外刃蹬地动作的滑行轨迹处于同一直角坐标系第1象限时这个侧向力指向运动员总运动方向的侧后方,产生的加速度与总运动方向呈负值。结论:双蹬技术外刃蹬地动作在水平方向上只能产生一个不大的与总运动方向相反的加速度。  相似文献   

9.
一、技术及其对运动成绩的意义技术是决定运动成绩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科书中和体育科学文献中所介绍的标准的技术规格,都是一些理想的动作模式。它是通过把许多优秀运动员共同的动作特征集中起来,进行计算、设计,准确地予以描述而被确立下来的。但实践中,却没有一个运动员能完全按照这种技术规格和要求来完成动作,每个人与理想的动作模式都有偏差。这是正常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技术训练的目的在于使运动员近似地达到理想动作  相似文献   

10.
<正>分解教学法是指把整个动作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按部分依次进行练习,最后完整地掌握动作的一种方法。运用教学分解法,由于降低了动作难度,学生容易学会。每当学生学会一个动作时,就相应产生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内心得到一种满足,同时也增强了一步步完成整个动作的信心和意志。分解教学,内容比较丰富、新颖,方法比较活泼、多样,能够不断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是因为新异的事物可以引起学生探究反射的缘故。所以,分解教学法不但贯彻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教学原则,而且还能有效地改善人的心理状态。但,如不能很科学地运用,该方法会影响动作的衔接,甚至破坏技术结构,从而影响技能的正确形成。  相似文献   

11.
女子自由体操是女子竞技体操四个项目中最能表现美的项目,也是最受人们喜爱的项目.在这个项目中要想取得成功,运动员必须象一位"地面上的演员"一样能够传达感情,在比赛中引起观众及裁判的兴趣和喜爱.女子自由体操动作的编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比赛中的成功与失败.编排一套自选动作,只要在时间、场地、动作难度和动作数量等方面符合规则上的基本要求,几乎是无限自由的.但是,要把"大"技巧动作和"小"技巧动作与舞蹈动作编排成一套在音乐伴奏下具有创造性而又吸引人的自由体操动作,是很困难的.  相似文献   

12.
艺术体操动作术语是说明艺术体操动作和技术的专门用语。正确运用艺术体操动作术语有助于艺术体操教学、训练、竞赛和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随着艺术体操运动的不断发展,艺术体操动作越来越多,术语也越来越丰富,为了更好地交流经验,现将目前在艺术体操教学、训练中常用的术语整理于后,以供参考。艺术体操基本术语一、场地的基本方位为了准确说明人在场上的运动方向和路线,借鉴了舞蹈中舞台的基本方位,把面向  相似文献   

13.
经常通过目的明确的练习,多次重复跳远的各个动作来教授和改进技术。但是,学习短程助跑跳远时,运动员只能有效地完成20—25次,中程助跑只能15—20次,长跑离助跑仅10—15次。可用专门的练习强化教学过程,运动员在一次训练课上就可以循序渐进地学会跳远的各个动作,而且后续动作与前面的动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前手翻团身前空翻两周是前手翻类动作的高准动作之一,在1993一1996年国际体操规则中被列为E组动作。胡军是最先在全国体操比赛上较好地完成该动作的运动员之一。通过对胡军该动作的定量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此动作的认识,并为运动训练提供运动学参数,对于深入研究和发展该动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徐继立 《阅读》2015,(11):21-23
老舍先生说得好:"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是啊!一个或一处成功的动作描写往往胜过千言万语。所以,在我们的习作中,要去捕捉人物动作的精彩瞬间,细致、形象地描写人物的动作,凸显人物的神韵。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一个人的行动是由一系列的动作构成的。在观察和描写时,如果把人物的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行为举止,一步一步像放电影一样用"慢镜头"表现出来,那么对人物的描摹就具体可感了,其性情特点也就鲜明突出了。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相似文献   

16.
后回环成十字支撑动作是一九六○年体操健将级吊环的规定动作之一,这是一个难度大和较惊险而优美的动作,在整套规定动作中占分最多,并且要求运动员在吊环上停止三秒钟以上。由此可见,每个运动且要想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除准确地和轻巧地完成这个动作以外,最根本的条件就是要求运动员有强大的臂力与耐久力。因此运动员须单独先下功夫学习吊环的十字支撑动作以及作各种用慢力作的动作练习,以增强两臂肌肉的力量,然后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里约奥运会单杠决赛运动员成套难度动作进行统计.指出:当今世界体操单杠项目的竞争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单个难度动作以D、E组动作为基础,并向着F、G、H组等高难动作发展,特卡切夫、马尔凯洛夫、科瓦克斯等飞行类动作是成套难度动作构成的核心,中穿转体(阿德勒类)动作连接飞行动作是连接的首选,下法呈现出多样化特征;二连接动作仍然是主流,而"杠上+飞行+杠上"或"杠上+飞行+飞行"的三连接动作将成为连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直接在操场上讲与练,这是体育课的特点.怎样能精讲多练?这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开始,我们是将复杂的技术动作归纳出几个词,进行讲解.如,从俯卧式跳高的技术中,找出"助跑、蹬伸、上摆、俯卧、转动、下落"等六个词,再按此来讲.这虽是一个办法,但这六个词毕竟过于简单.为了让学生较具体地了解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我们把它编成了下面几句话:  相似文献   

19.
数的概念     
整数和小数一、填空。1.四千零五十万六千七百写作( ),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万。2.一个数亿位上是4,千万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万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数,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把它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3.一个数由5个十、4个十分之一、8个千分之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照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在教授初学者时采用的摆动腿直接向支撑腿拉回的收腿技术上附加"靠脚"动作条件限制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附加"靠脚"动作条件限制的实验组向后蹬地动作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