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嫁娘诗”是黄遵宪未收入《人境庐诗草》的组诗 ,《人境庐集外诗辑》( S本 )与《梅州文史》( M本 )均有收录 ,但文字互有出入 ,且 M本还多出一首。本文将这两个版本作了对勘 ,认为 M本胜一筹 ,在黄遵宪的佚作中应得到相应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晚清诗人黄遵宪散佚的诗文,历来颇受学界关注,近年来,许多黄遵宪佚诗佚文不断被发现和介绍。笔者日前到人境庐管理所翻检黄遵宪藏书,试图从中发现黄遵宪的批注,可惜现存黄遵宪藏书,除了圈点断句外,极少批注。看来黄遵宪读书,是没有批书的习惯的。但在李商隐《锦瑟》一诗上,有难得的黄遵宪眉批,凡二百余言,其对《锦瑟》一诗的笺释,有其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的诗歌,收在《柳河东集》卷一“雅诗歌曲”和卷四十二、卷四十三“古今诗”中,加上中华书局出版的《柳宗元集》外集补遗的一首和笔者在宋人蔡正孙的《诗林广记》中发现的佚诗一首,总共是一百六十五首.笔者  相似文献   

4.
宋许景衡《横塘集》原有30卷,明中叶以后散佚。清乾隆间编《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辑出20卷,缺佚颇多,仅从《东瓯诗集》收入佚诗1首。《全宋诗》、《四库辑本别集拾遗》辑得一些佚作。今从《东瓯诗集》与《东瓯续集》辑得诗4首,从《四库全书》辑得文3篇,从《永嘉集·内编》辑得文1篇。  相似文献   

5.
黄遵宪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现存的诗歌,计《人境庐诗草》六百二十八首,《日本杂事诗》二百首,《人境庐集外诗辑》二百九十三首.是近代诗人中现存作品较多的诗人之一.反对侵略,反对投降,这是黄遵宪诗歌的最突出的方面.他的作品,形象地记录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国家、民族被外国殖民主义者侵凌、瓜分的屈辱的历史,反映了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反对投降的英勇斗争,也表现了诗人反对侵略,反对投降的高风亮节和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6.
寸寸河山寸寸金,俸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我国近代著名外交家、思想家、改革家和诗人。历任清政府驻日本、英国使馆参赞,驻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等职。著有《人境庐诗草》(十一卷)、《日本杂事诗》(二卷)、《日本国志》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文学角度对1978至1989年国内黄遵宪研究情况做了回顾,包括黄氏诗文、资料、研究论著的出版,研究者对黄遵宪生平思想、文学主张、《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以及《人境庐集外诗辑》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并对之加以评论.还从建立“黄学”科学研究体系的高度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祝愿“黄学”蓬勃发展,蔚为大观.  相似文献   

8.
现在通行的《李白集》中,一般在集后《诗文拾遗》或《集外诗文》中皆以宋代黄伯思《东观馀论》所记为据,录有《上清宝鼎诗》一首,作为李白之佚诗,对于此诗为真伪,除了王琦曾疑为“乩仙之笔”或“好事者为之”外,后世皆未作深入讨论,而往往只是因袭王说,实际上,不仅《东观馀论》所记是错误的,王琦所疑也是没有根据的,这首诗的作者是有名可考的-在苏轼诗集中,它以《李白谪仙诗》为题,完整地保留着,考察这首诗在苏集中的著录及流传情况,可以确认其作者为苏轼。  相似文献   

9.
黄遵宪是清代的一位著名爱国诗人 ,他的一生是外交官、政治家兼诗人的一生。黄遵宪一生创作了 10 0 0多首诗 ,《人境庐诗草》是其代表作。该诗集取材广博 ,内涵丰富 ,格调高雅 ,凸现了诗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黄遵宪主张诗人要关注现实 ,强调诗歌的社会功利 ,并且极力倡导以口语入诗 ;其艺术见解和创新精神在晚清诗坛上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对于当代中国的诗歌创作来说 ,依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夏艳 《学语文》2014,(3):55-55
《晚祷(一)》(见卷首)是梁宗岱先生的代表诗作,作于1923年6月13日。1924年作为文学研究会丛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诗集《晚祷》即引此诗作为集名,可见诗人对于此诗用情之深。《晚祷》诗共两首,创作时间相隔一年。但两诗其实有着相同的写作背景,都与一个人、一件事、一幅画有关。  相似文献   

11.
《敦煌唐人诗集残卷(P.2555)》新校张先堂敦煌藏经洞出土文书P.2555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唐人诗文作品抄卷。此卷抄录唐人诗190首、文2篇,除其中的16首诗、1篇文外,余者皆系不见载于《全唐诗》、《全唐文》的唐人佚诗、佚文,因而此卷实为我们提供...  相似文献   

12.
虞俦次韵唱和姜特立《糟蟹呈虞察院》的二首诗作,被姜特立编入诗集《梅山续稿》之中。虞俦的二十四卷本《尊白堂集》已久佚,今传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六卷本《尊白堂集》及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均不存上述二诗。不过,二诗却因被姜特立编入《梅山续稿》而保存流传下来。  相似文献   

13.
于坚,1954年出生于云南。出版的诗集有《诗六十首》(1989)、《对一只乌鸦的命名》(1993)、《一枚穿过天空的钉子》(1999)、《便条集》(2002)、《诗集与图象》(2004)《于坚集》5卷(2004)。长诗有《零档案》《飞行》。多次获奖。现供职云南省文联。另有纪录片、戏剧等。这里选择他的《塑料袋》和《鼓浪屿便条》进行赏读。  相似文献   

14.
傅山与顾炎武唱和诗共有六首。第一次唱和诗两首,是在清康熙二年(1663)所作。丁宝铨《傅青主年谱》:“(康熙)二年癸卯,五十七岁:崑山顾宁人访先生于松庄,赠五律一章,先生依韵答之。”丁宝铨刻《霜红龛集》(本文引《霜红龛集》,均为丁宝铨刻本)卷九载有傅诗,并附有顾诗)《亭林诗集》卷四载有顾诗。第二次唱和诗三首,也是在清康熙二年。《傅青主年谱》没有记载,《霜红龛集》也未收这次唱和诗,《亭林诗集》卷四收有顾诗两首。第三次只是顾炎武寄侮山诗一首。《傅青主年谱》:“(康熙)十三年甲寅,六十八岁:是年顾宁人有寄先生《土堂山中诗》。”《霜红龛集》附一、《亭林诗集》卷五均载有此诗。现把这六首诗按写作时间分三组,注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敖陶孙(1154—1227),字器之,号腥庵、腥翁,长乐(今属福建)人。关于敖陶孙的生平,刘克庄所作《腥庵敖先生墓志铭》有较为详细的记述。敖陶孙“少贫,以学自奋”。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乡荐第一,律赋传海内”。然而省试下第,之后便客居昆山。后入太学,于宁宗庆元五年(1199)得中进士。官历通州海门主簿、漳州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平海军节度判官兼南外宗正簿。宝庆元年(1225),理宗继位,官转奉议郎,归乡奉祠。宝庆三年(1227)卒,年七十四。敖陶孙有《腥翁诗集》,已佚,遗诗见收于《两宋名贤小集》、《江湖小集》、《江湖后集》等。  相似文献   

16.
赠梁任父同年(其四)黄遵宪寸寸河山寸寸金,(亻瓜)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是我国近代著名外交家、思想家、改革家和诗人。历任清政府驻日本、英国使馆参赞,驻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等职。著有《人境庐诗草》(十一卷)、《日本杂事诗》(二卷)及《日本国志》等。  相似文献   

17.
1987年7月中华书局出版孙通海点校的《陈献章集》,是当今收集陈献章诗文最多的一个本子。它除了收入《白沙子全集》的所有诗文之外,还根据清人阮榕龄所据地方志、别集、家谱、墨迹等补遗的各体诗二十九首,墓志一首,书一首,作为《陈献章诗文补遗》,列于本集正编之后。另外,点校者还从明人林光的《南川冰蘖集》卷末,辑得书三十一首,各体诗二十五首,作为《陈献章诗文续补遗》,缀于书后。然而,还不能说该书对陈献章的佚诗佚文,都已搜罗无缺。笔者最近翻阅《新宁县志》,就发现其中有陈献章的佚诗、佚文各一。兹录于下:  相似文献   

18.
2003年夏天,温家宝总理访问香港时,口诵黄遵宪的诗:“寸寸河山寸寸金,Kua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人境庐诗草》卷八《赠梁任父同年》)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维护统一,为民族大业鞠躬尽瘁之深情。对此,引起了人们对黄遵宪的兴趣,很想了解黄氏诗、文的具体内容。恰在此时,吴振清、徐勇、王家祥几位先生编校整理的《黄遵宪集》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阅后确实收益匪浅,很愿意向广大读者推荐。  相似文献   

19.
在徐志摩先生(1896—1931)的诗中,这首《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几乎与《再别康桥》齐名。1924年5月,诗人随泰戈尔访问日本,其间,写有组诗《沙扬娜拉十八首》,后收进诗集《志摩的诗》,再版时,诗人删去前十七首,仅存这最后一首。在这首小诗中,诗人满蕴激情地摄取了与日本女郎作别的瞬间情境,  相似文献   

20.
现在通行的《李白集》中 ,一般在集后《诗文拾遗》或《集外诗文》中皆以宋代黄伯思《东观馀论》所记为据 ,录有《上清宝鼎诗》一首 ,作为李白之佚诗。对于此诗之真伪 ,除了王琦曾疑为“乩仙之笔”或“好事者为之”外 ,后世皆未作深入讨论 ,而往往只是因袭王说。实际上 ,不仅《东观馀论》所记是错误的 ,王琦所疑也是没有根据的。这首诗的作者是有名可考的——在苏轼诗集中 ,它以《李白谪仙诗》为题 ,完整地保留着。考察这首诗在苏集中的著录及流传情况 ,可以确认其作者为苏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