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加快建设出版业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在出版业推动电子商务的应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物流配送。目前出版业的生产模式是“大而全”、“小而全”、各出版社形成自给自足的局面。出版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出版社面临巨大压力,出版社不仅要考虑选题、出版、图书质量,保证出精品书、出好书,还要自办发行、储运,把书送到中间商或消费者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出版业从扩大规模数量为主向提高质量效益为主的转变,我们有大量艰巨的工作要做,最重要的还是优化选题结构。如何优化呢?最直接、最有效的便是从突出选题的个性特色做起。一、突出出版社选题的整体特色一家出版社选题的整体特色,相对于全国出版社而言,则表现为个性特色。我们现在的出版社基本上还是条块分割的产物,“大而全”“小而全”,上面虽有专业分工和出书范围的限制,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出版社的选题布局、结构和规模还在日趋同化,这正是造成出书的低层次重复、出版资源严重浪费的症结所在。故此,强调出版社出书选…  相似文献   

3.
当前,出版界的目光聚集在出版业的集团化和集约化——造大船上。集团化有利于增强出版实力,集约化是提高出版水平和效益的需要。“造大船”,势必具备一定的条件,要么走联合、兼并之路,要么走内涵式发展的自我扩张之  相似文献   

4.
“小而全,大而全”在图书馆的产生、发展、消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反对“小而全,大而全”的理论和思想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现今的历史条件下,反对“小而全,大而全”没有丝毫的意义。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不论从规模还是品种来看都以大众出版为主导,著名的讲谈社、角川书店和小学馆都是大众出版社。因此,日本出版业的“大崩坏”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大众出版业的“大崩坏”。在连续负增长的日本出版业中,仅有杂志一枝独秀,仍然维持着壮大的规模,日本几乎所有的大出版社都是以杂志为基础、以杂志为主要创收来源的。过分娱乐化的出版结构,使得大众娱乐出版极度发达。出版娱乐化导致了漫画泛滥,但漫画这种边缘形式很容易被其他娱乐形式取代。  相似文献   

6.
《出版参考》2006,(12S):4-4
易默涵、王杨在《中国出版》发表文章说:图书物流运作模式是自营模式,也就是说各个出版社、批发商、零售商各自为政,均拥有自己的配送系统和仓库,仅仅从事本企业的物流配送、仓储等活动。多年来,我国大多数出版业及书业企业主要采取自办物流的形式,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大部分民营书商也是自己进货自己运输储存,部分省,市级新华书店的物流组成主体还包括图书批销中心、教材储运部门和音像部门,这些部门各自为政、自成系统,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图书物流设施的重复配置和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7.
我国出版业信息化建设综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黄凯卿 《出版科学》2002,1(Z1):74-81
从出版业信息化建设的角度出发,分别就我国出版社编辑工作的现代技术应用、出版社及期刊社业务的计算机化管理、出版及印刷技术设备的发展、数据输入技术设备及校对技术的建设与发展、书店销售技术设备的建设与发展、书店系统业务管理的计算机应用、网上书店的发展现状、书店系统信息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版社网络化应用状况等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有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出版业信息化建设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出版业信息化建设的角度出发,分别就我国出版社编辑工作的现代技术应用、出版社及期刊社业务的计算机化管理、出版及印刷技术设备的发展、数据输入技术设备及校对技术的建设与发展、书店销售技术设备的建设与发展、书店系统业务管理的计算机应用、网上书店的发展现状、书店系统信息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版社网络化应用状况等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有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当今的世界,是信息的时代,也是出版业国际化异常活跃的时代。中国出版业究竟怎样走向世界?“造大船”是一种战略上的考虑,同时我们还必须充分重视一些具体的、微观层面上的运作。究竟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加大出版对外贸易的力度、使我国出版业更好地“出海”呢?我认为可...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出版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影响,改变了传统的出版模式,即:”出版社——发行部——书店——读者”的流程,改变了出版的方式和发行的方式。现代化的出版发行方式以声光电为载体,以计算机网络为手段,利用网络出版物进行信息发布、线上交易等活动,同时通过网上书店的网上销售交易系统连接和创造  相似文献   

11.
首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已落下帷幕。一些著名的技术厂商踊跃参加,而传统出版单位寥寥的场面好象还在眼前,这真实反映了出中国数字出版的尴尬境地;数字出版的发展不是靠出版社而是靠技术厂商来推动。一方面,传统出版单位缺少动力发展数字出版,一方面,许多技术厂商希望凭借数字技术和网络优势,成长为“大而全”的出版商,看来如果不在战略上有所考虑,等发现自己市场被不知不觉蚕食恐怕就来不及了。人文学术书店在中国已走过十几年的道路,他们所倡导的阅读理念从未停止对人们生活与成长的影响,书店发展到一定规模,许多书店选择走连锁之路,进行…  相似文献   

12.
教辅出版在出版业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大多数出版社和书店的生存依赖教辅。随着数字出版的迅猛发展,加之教辅出版的原有顽疾,教辅出版的进一步发展面临众多问题。本文将探讨教辅出版如何利用数字出版转型升级,以期促进教辅出版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出版业产业化的进一步明确以及出版工作阶段转移的逐步实施,图书出版业面向市场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课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选题作为一种重要的出版资源,作为出版业的“源头活水”,它关系到出版社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出版业的繁荣与昌盛,关系到国家文化、科技、教育乃至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民族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倾向,因此绝不能马虎从事,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4.
教辅出版在出版业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大多数出版社和书店的生存依赖教辅.随着数字出版的迅猛发展,加之教辅出版的原有顽疾,教辅出版的进一步发展面临众多问题.本文将探讨教辅出版如何利用数字出版转型升级,以期促进教辅出版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出版业天地广阔,每年出版新书约10万种,五六百家出版社并不算多,每一个出版社都有其用武之地,也应有自己的个性。改革开放以来,出版社的专业分工有所弱化,加之近几年市场经济的推动,为了生存和发展,一些出版社急于扩张规模,扩大品种,纷纷挤人新的出版领域,什么类图书好销就抢这方面的选题和作者,造成跟风抄袭、重复出版。图书质量难以保证,图书平均销售量下滑,退货率成倍增长,一些新书刚出版三四个月,就被书店退了回来,经济效益下降,社会效益也不好。这一现象提醒我们重新关注出版社的个性化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六、少儿出版业少儿出版不仅是台湾出版业中举足轻重的部分,也是光复后,台湾中文图书出版业的开端。自游弥坚创办东方出版社,接收日本人的新高堂书店,在重庆南路开张营业起,到今天拥有近百家以出版少儿图书为主的出版社,台湾的少儿出版已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台湾的少儿出版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发展阶段、高速增长阶段与竞争繁荣阶段。  相似文献   

17.
观点摘要     
《出版参考》2008,(5):6
周立伟:中国出版业呼唤“中盘”;周蔚华:大学出版社的发展到了“拐点”;梁卫:纸价上涨促出版行业自省;田丽丽:出版大传媒时代,出版业的优劣势  相似文献   

18.
图书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主力军之一,也是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权威数据显示,我国出版界每年出版的新书数量逐年递增,而很少有出版社的库存图书逐渐减少,目前我国图书出版业存在图书过度出版的问题. 图书出版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我国图书出版社数量波动不大,但也存在减少趋势.与此同时,全国出版印刷企业(机构)的数量和销售产值也在缓慢增长中,国有书店及国有发行点、供销社的数量出现下降,与之相对的是网上书店快速增长,我国实体书店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传统的纸质出版物发行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海峡两岸人员、文化交流规模的扩大,台湾文学出版界的一些从业人员已陆续前来大陆的作家和出版社签订合同,协议把大陆已出版或未出版的一部分文学、学术著作在台湾出版。这是一件好事。为了搞好这一文学交流活动,大陆的作家和出版界有必要了解台湾出版业的情况,弄清楚来大陆的台湾文学出版从业人员是否是知名出版社的代表,或者不过是名不副实的皮包商人。近年来,我因主编《台、港、澳与海外华文文学辞典》,对台湾文学出版业的情况有所了解,这里作一简要介绍: 台湾的文学出版界包括出版社、书店、书局、出版公司、文化供应社、报社、文化社、“新闻处”、“教育厅”以  相似文献   

20.
台湾地区出版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经营,特别进入90年代以来,得到了较快的变化和发展。尽管近年来台湾出版业受到经济低迷影响,然而靠着过去积累的丰厚的出版行销经验,仍在逆势中展现了求新求变的灵活操作策略,无论在书店经营形态,图书出版种类及销售等方面均不断推陈出新,促使作家、出版社、发行商、书店与读者等环节的互动关系更为默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