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老师说:激情,是语文老师必备的素质。因为语文是各学科中最具情感性的学科,它能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修养。这个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应该是激情四射的,决定了语文课应该是激情飞扬的。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关注生命意义与生命质量的课堂,它所承载的绝不仅仅是知识的识记,更是知情行意的综合,是人类文化的繁衍与滋生。为了承担这样的重担,为了让语  相似文献   

2.
刘晓燕 《教师》2014,(7):67-67
正于漪老师说:"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教师有了激情,课堂才会生动,学生心灵的火花才会被点燃,教育才能产生刻骨铭心的力量,才能调动学生的热情,激活课堂,提高教育和学习的效率。那么,语文教师的激情应该如何去演绎呢?一、激情在充分的备课中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堂优秀的课必定是一堂激情飞扬的课。教师的激情来自胸有成竹的自信,自信来自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对教材潜心地钻研,对文本智慧地解读,对学情准确地把握,并深情投入到备课中,达到真情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该板着面孔.应该努力营造充满激情的课堂。那么,语文教师的激情来自哪里呢?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笔者认为,有活力的课堂应该是有激情的课堂,教师如能在教学中创设激情洋溢的课堂氛围,对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自觉钻研语文相关知识,提高语文水平是大有裨益的。创设激情洋溢的语文课堂,关键是教师长期的训练和教师的激情引导。  相似文献   

5.
史峰 《辽宁教育》2013,(12):95-96
语文本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科,语文教学本应该是“满堂精彩”的课堂。但事实上,语文及语文课在很多情况下已经成为“枯燥无味”的代名词。课堂教学方式呆板僵化,让学生失去学的兴趣,让教师失去教的激情。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满堂精彩”?特级教师王君是一位有教学“谋略”、思维活跃的老师,她在语文课上常有“满堂精彩”的高招——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冷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尤其是现在面临高考压力的语文教学,如果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参与课堂,并提高学习效率,语文教师的课堂激情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语文教师要有职业素养于漪老师曾说过:"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富有激情的语文教师,必然充满了对职业、对学生真诚的爱。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激情对学生来说,就是最有吸引力、最具魅力的法宝。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也要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激情课堂,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成绩。语文教师应该明确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学生没有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激情。只要认识到这些问题,深刻地思考和剖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采取合理有效的对策,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肯定会提高。  相似文献   

9.
房学纯 《辅导员》2011,(36):47-48
一个语文教师具备哪些素养才算优秀?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三步境界,即"语文教师成长的三境界":知识型一艺术型—思想型。一、首先要做一个有知识的人于漪老师认为生活的天地有多广,语文的天地就有多宽。做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有广博的知识。天文地理应该略有了解,三教九流应该略知一二;外国的历史应该知道其梗概,中国的历史应该烂熟于心。外  相似文献   

10.
刘侠 《考试周刊》2012,(18):34-35
实验、探究、总结,多种方式并用,才能构建高效快乐的语文课堂。只有师生激情参与的课才能称得上一节好课。充满激情的语文课,首先需要语文教师厚积薄发,迸射自身激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充分备课,力求语言丰富。其次,充满激情的语文课,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点燃学生激情。  相似文献   

11.
做一名好教师 ,是许多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人的追求目标。在学生心中 ,教师是一个被神圣化了的完美的形象 ,他们时刻用心中完美的标准与自己的老师对比。做他们心中的好老师该多好!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应该是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一个优秀的教师 ,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 ,同时又要有激情。对于教师来说 ,平静的思考是需要的 ,但更需要富有激情。人要会做梦 ,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 ,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 ,教育就没有了意义。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应该是自信、自强 ,不断地挑战自我的…  相似文献   

12.
罗首成 《湖南教育》2004,(19):19-19
激情的课堂课改之后的语文教学不再停留在为学语文而教语文的水平,它减少了相关知识点沉闷、枯燥的讲解,更注重人文精神的挖掘和价值的突显。正因为如此,我以为语文教学较之以往更需要融授者之情、学生之情与作者之情于课堂,教师要满怀与文章的共鸣之情去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承担角色,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有所感悟和启发。从这一层面来说,新课程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首先,教师应对人类文化广泛涉猎并精研教材,富于才情。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怀揣教育的希望,满怀信心,富于激情。再次,教师在课后应该善与学生谈所教所学,侃…  相似文献   

13.
英国伟大诗人拜伦说:"激情是诗的粮食,诗的薪火。"没有激情,就没有诗歌。同样语文课上语文教师没有激情,就失去了教学的原动力。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抓住情感教育这一要素,用激情去击活学生的情感细胞,引导学生游历知识的乐园,在课堂教学中采集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14.
管春美 《成才之路》2012,(35):73-73
世界就是一个舞台,每天舞台上都在发生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其实我们的语文课堂也是一个极富情感魅力和生命活力的舞台,它常常演绎着最激情的时刻。语文应该是最具情感又充满灵性的学科。因此,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堂应洋溢生机,燃烧激情,成为师生的“情场”。教师在课堂上进发激情,与文本融为一体,怀着一颗火热之心,与学生一起演绎悲欢离合,传递喜怒哀乐。学生因为有了老师爱心激情的照耀,与老师与文本融为一体感受世间的真情,心中情感的火把被点燃。课堂也在师生情感的激荡中进射出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5.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景洪春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应该具有诗意和美感,具有滋养人性的功能。"是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怎能不以诗意和美感来滋养祖国的幼苗呢?尤其是语文教育,更是应该闪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散发着诗的激情,语文本身就是一首动人的诗,语文本应是一首动人的诗!王玉强老师提倡"深度教学",我认为他绝不是提倡语文老师只要给每种类型的练习题找出规律性,语文教学就结束了。语文除了工具属性、基础学科之外,还有她自身独特的魅力。王老师写过课本诗,也提倡学生写诗解读课文,用诗与文中人物进行心灵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一门情感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也应是充满激情的。激情的课堂能更好地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之间进行情感和智慧的交流。因此,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激情是每个语文老师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7.
记得于漪老师曾说过:"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富有激情的语文教师,必然充满了对学生真诚的爱。一个富有激情的语文教师,可以忘记生活的贫寒,忘记个人地位的卑微和命运的多舛;可以忘记名、忘记利。但是,当他一想起学生,一拿起课本,一走进教室,他就全身心投入,走进学生心灵,达到忘我的境界,从而爆发出无  相似文献   

18.
高中新教材第二册有一篇日本诗人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行文优美,激情漫溢。但这篇课文却难倒了语文老师。大部分语文老师采用一种简单的解读法,在教师用书的引导下,去肯定作者的观点,但就  相似文献   

19.
王洪彬 《考试周刊》2013,(44):31-31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本文从激情让学生分享收获的喜悦;激情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情让学生走进课文去感受三个方面,阐述了语文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和良好的语文素养,还应该是"演员",用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情感是语文的底色,语文课往往是靠情感获得力量的。注重情感既是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促进手段。我认为,语文教学需要情感,语文教师要有情感,如何激发、调动学生的情感应该是语文教师执著的追求。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总是带着激情走进学生的课堂,用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在绽放着师生情感互动的火花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加深感悟,张扬个性,升华思想,从而促进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