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汉语新词语指新造或有新义,且具有交际功能和普遍性的词语.新词语的特点表现在科技、信息、经济类的居多,音节趋向多音节化,词语可以"望文生义",新的词缀大量产生,字母词增多,网络新词大增等方面;新造词语、旧词新义、旧词新用、缩略词、外来词语、方言词语是其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
说“上位”     
现代社会传媒发展迅速,特别是网络媒体互动性很强,也因此新的词语不断出现。与此同时,有些旧的词汇也在产生着新义,这些新词或旧词新义由于媒体的传播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上位”就是一个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新的用法而被广泛使用的词语。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的汉语新词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年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也促进了汉语言的丰富,尤其是新词语的大量产生。通过对新词语的观察发现,新词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构词方式的改变;音节趋向多音;外来词的变化及术语的大众化等。新词语产生渠道方面也呈现出一些不同:旧词语的复活;旧词语的新义新用及港台词的大量吸收等。  相似文献   

4.
当代新词语构成方式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汉语涌现出大批流行新词语。它们的构词方式灵活多样 :复合、派生、缩略、吸收外来词以及旧词衍生新义等等。以这些方式生成的新词语 ,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库 ,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随着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新事物、新观念不断地涌现,人们的话语表达在指称这些事物时,产生了一系列的"旧词新喻"的现象。人们在隐喻性思维的导引下,使原有词语的语义泛化,通过人们频繁地使用,其隐喻意义就沉淀为词的比喻义,从而成为词语的固定义项。  相似文献   

6.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不断发展变化。汉语新词语的产生有利于汉语交际和思维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用单音语素组合、派生法、用双音词构成四字语、启用死去的词语、为旧词语增加新义项、吸收外来词、修辞学造词法、简缩法等方式。  相似文献   

7.
新词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新词是指通过各种途径新创造出来的词形,也指一个产生了新语义的固有词形,新词的突出特点是“新”。对外来词语的吸收、对方言词语的吸收以及旧词语的复活等是产生新词的主要途径。对新词和生造词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8.
李云云 《现代语文》2009,(12):74-76
“旧词赋新义”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语言现象,它利用汉语中固有词语的音和形来负载新义,使旧词具有了全新意义。本文对这一语言现象作了初步探讨,分析了被赋予新义的固有词语的词性、新义产生的理据及语义变化的特点,力图把握这一现象背后隐含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新闻英语包罗万象,为了在第一时间高效准确地传递信息,新闻英语的用词独具特色。通过新闻英语不仅能让人了解最新的信息,而且可以学习许多的用词技巧。本文从旧词衍生、旧词派生、新词催生、外来词语、前置定语、简短词汇等方面探讨了新闻英语的词汇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汉语发展史上,清代处于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尤其是中晚期,在剧烈的社会变化和西学东渐的社会背景影响下,汉语中产生了大量新词语、新词义,及外来词的输入、旧词的隐退、同义词的形成等等词语过渡的复杂现象,这些在清代笔记中有突出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新词有三种:用新词形表示新语义;用新词形表示旧语义;用旧词形表示新语义。新词与新义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在创造新词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生造词以及一些稀奇古怪的词语,对语言造成了污染,因此,新词语应该从绝对必要性、明确性和效率性三个方面来规范。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考察现代汉语新词语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活力。结果显示,新词语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识度较高,但使用率不高;新词语的词性、语义、构词方式、语言竞争规律等都影响其活力。总体来说,从语义上看,新词语所代表的概念或事物的生命力直接决定着新词语的活力;从词类来看,动词类新词语的活力大于名词类新词语;从构词方式看,派生类词语的认知度较高,而标数类新词语的认知度较低;从语言竞争机制看,如果汉语词汇系统中已有与新词语意义相同或高度相近的词汇,那么新词语的活力将会很弱。  相似文献   

13.
词类活用的现象,修辞学家称之为“转品”或“转类”。实际上,词语活用还有更为宽泛的含义,它们或多或少都与修辞手法相关联,如词语的借用与借喻、别用与别解、仿用与仿拟、缩用与节缩及词语的拆用等情况,就是最好的例证。词语活用既是对词语功能的发挥,对词语意义的丰富;同时作为特殊的修辞手段,它们在书面语和口语表达中起到了渲染词彩、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察了人们尚不太熟悉但趋于稳定,旧词形有了新意义,来自方言或专业术语的、外来的和网络的一些新词新语的来源和发展轨迹。文章认为只要有良好的表达效果,新词新语的新义就可能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模仿并广泛使用,最后作为词语的本义、比喻义或引申义,逐渐进入词义的静态稳定层面。  相似文献   

15.
浅析词义引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义引申变义即词义派生不另造新词,利用旧词产生新义,充分发挥联想等作用,这一方法是词义发展的极重要的也是数量最大的一种方法,而且必须有社会和民族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词语是在一定时期内产生,并在现代汉语词汇中获得较稳定地位的一些词语。作为新词语重要组成部分的颜色词,由于在言语交际和文学写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说明这些颜色词:第一,新词语中颜色词的意义来源,它们与其他新词语的意义来源基本一致,主要有四个来源。第二,颜色词的语法特点,分别是:音节结构、构词方式和词性。第三,颜色词的语义特征,在不同的词语中,同一颜色语素所显示的义项有同有异。第四,颜色词的象征、联想义。  相似文献   

17.
“share”被译借进汉语后即迅速语素化,短期内便以“晒”为“词语模”的“模标”滋生出了近百个新词语,在结构类型、语义特征、滋生来源、衍生机制及流行原因等方面表现出与其他网络流行词语十分不同的特征。“晒”族新词语的快速衍生和流行彰显出了“典型范畴”、“转喻”等语言认知心理及当代社会独特的文化思想对词汇变异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词语的产生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井喷、忽悠、量贩、旗舰、饕餮"五个词语代表了词语产生发展的趋势。从这五个词语的应用可以看出新词的来源有方言词、行业用语的意义扩大、外来词语、旧词新用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同其他语言一样,日语中也派生出许多新词,在日语翻译中,日语词典的更新显得有些滞后,造成有不少词语在现有词典中查不到或没有对等的词义注释,例如"ATA"、"筐体"等等。为此,文章首先把这类词语定义为日语中的类"ATA"词语,并结合实际翻译过程的经验,评述了这类词语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同其他语言一样,日语中也派生出许多新词,在日语翻译中,日语词典的更新显得有些滞后,造成有不少词语在现有词典中查不到或没有对等的词义注释,例如"ATA"、"筐体"等等.为此,文章首先把这类词语定义为日语中的类"ATA"词语,并结合实际翻译过程的经验,评述了这类词语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