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秀梅 《甘肃教育》2014,(23):89-89
正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在认识活动中遇到困惑时,产生的一种怀疑、焦虑、探究的心理态势。"问题意识"是体现新课改理念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学生发挥主体地位最突出的表现。事实上,当前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十分薄弱,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问题意识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呢?一、学生自身方面1.学生学习价值取向的误区。学生为什么而学?学生学习的动机是什么?大部分学生的答案都无非  相似文献   

2.
邵叶 《考试周刊》2013,(35):154-155
<正>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研究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古人云"学贵自疑",著名学者胡适曾经对北大学生说:"问题是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累,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质疑是探求新知识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在信息社会的今天,教会学生学习是一个重要内容,而教会学生提出问题正是激励他们创造性学习的一个关键。一、学生无问题意识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瑞昌市教研室):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也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学习方式变革的关键在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而现实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积弊已深。因此,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推进新课改、转变学习方式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天,我们就围绕“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这一个话题展开讨论。转变价值取向,走出问题误区,教师要先行魏恒山(瑞昌市实验小学):问题意识是一种心理品质,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品质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  相似文献   

4.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一首诗里生动形象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说的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问题意识则是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方面。主体意识是指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全面发展的主体,意识到在学习中自己是主人,对自己负责、自己有力量、自己有需要,靠自己活动  相似文献   

5.
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落实课标精神,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问题意识,促进自主学习 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强烈的困惑、疑虑,以及想要去探究的内心状态。这种内心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地思维,不断地  相似文献   

6.
正合作学习是学生们追求共同的学习任务和个人责任的最佳组合。英国作家萧伯纳讲:"两个人各自拿着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两个人各自拥有一个思想,互相交换,每个人就拥有两个思想。"所以,组织讨论、交流,进行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成长的方式。但是,合作学习是否真的有效呢?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以下问题:合作学习中学生思考不充分,教师缺乏精心设计,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不善于积极活动;合作学习中学生评价过于单一,只总结了一点点活动经验,就不想再思考下去;小组之间的  相似文献   

7.
正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问题是创造的先导,具有问题意识是一个人创新意识的起点和基础,它不仅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地理作为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责任。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地理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和探究的习惯。问题意识也称为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  相似文献   

8.
<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提问不主动的现象。鉴于此,我们认为,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问",不仅有利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而且是激发课堂教学活力的催化剂。何谓"主问"?"主"指学生主体,"问"指突出探究精神,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自觉发问。那么,如何激发学生"主问"呢?一、强化问题意识,激发探究欲望问题意识就是对教学内容作出敏感的反应与觉察,激发学生关注问题存在和解决的欲望。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可从以下方面人手:(一)用"兴趣"需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兴趣引领学生学习,使学生在兴趣的投人中增强问题意识。教学"消费者享有的合法权益",可引入  相似文献   

9.
<正>初中历史课程是传授历史学基础知识的一门课程,以普及历史常识,注重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为基本特点。"基础性"指:"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培养学生正确、客观的历史意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教学任务,可是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普遍缺乏对历史意识的重视,是我们教学中存在的很大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提问不主动的现象。鉴于此,我们认为,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问",不仅有利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而且是激发课堂教学活力的催化剂。何谓"主问"?"主"指学生主体,"问"指突出探究精神,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自觉发问。那么,如何激发学生"主问"呢?一、强化问题意识,激发探究欲望问题意识就是对教学内容作出敏感的反应与觉察,激发学生关注问题存在和解决的欲望。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可从以下方面人手:(一)用"兴趣"需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兴趣引领学生学习,使学生在兴趣的投人中增强问题意识。教学"消费者享有的合法权益",可引入  相似文献   

11.
著名教育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人的思维活动是由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引发的.正因如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从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开始,引导学生在解题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全力推进学生创新思维的不断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达到"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学习境界,从而激励学生学会质疑,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宋文伟 《成才之路》2012,(34):10-10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并由这种欲望引领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问题。它是一个人终身得以持续发展的不二法宝。  相似文献   

13.
一、反思能力及其特征 反思,一般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批判地考察自己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学生的反思是指学生在学习或社会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其目的是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和实践效能.学生反思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五:一是实践性,指学生学习、实践效能的提高是在其具体的实际操作中;二是针对性,指学生对自我"现行的"行为观念的解剖分析:三是反省性,指学生对于自身实践方式和情境立足于自我以外的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是学生自觉意识和能力的体现;四是时效性,指对当下存在的非理性行为、观念的及时觉察、纠偏、矫正和完善;五是过程性,一方面指具体的反思是一个过程,要经过意识期、思索期和修正期,另一方面是指学生的整个学业、职业成长要经过长期不懈的自我修炼.  相似文献   

14.
<正>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举措,核心素养强调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本,而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意味着教师必须努力探索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发展。一、创造机会让学生提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运用,而提出一个问题则要  相似文献   

16.
高锦红 《广西教育》2013,(17):73-7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必由之路。在语文教学中构建"1+4"自主学习模式,是笔者践行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有益尝试。"1"是指学生在课前根据教师制定的"导学单"提前自学环节,"4"是指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课》2007,(11)
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俗话说"教无定法",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以情感为纽带,创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情感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  相似文献   

19.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发现、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在思维创新与思索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  相似文献   

20.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指向的学习理念。而"问题解决"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基本方法。所谓的"问题解决"是指:教师为学生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