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氢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是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实验,它不仅仅影响学生对氢气性质的掌握,而且也是液体固体反应的代表。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老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动手操作实验都存在以下问题:1.实验速率难以控制教材的实验装置难以控制反应速率,不能做到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且在检验氢气的纯度时,肥皂水难以吹出泡泡,反应现象不明显,课堂教学效果不好。2.实验步骤繁琐教材中氢气的制取、验纯及性质实验是分开的,步骤比较多,药品用量也多,容易造成浪费,不符合绿色化  相似文献   

2.
生:实验室在制取氢气时,反应装置有何特点?师:制取氢气的装置是由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和氢气的性质所决定的。实验室中制取氢气是用块状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的,这个反应在常温下就可以进行,不需要加热,而且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故可以采用固液不加热型的装置。生:实验室制取氢气时,所用的金属为何一般都用锌而不用镁或铁?师:制取氢气时,镁、铁。锌都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但由于镁与酸反应速度较快而不易控制,且价格较贵;铁与酸反应速度较慢,且铁片中往往含有硫、磷等杂质使生成的氢气不纯;锌与酸反应速度适中,且价格…  相似文献   

3.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化学》第一册第五章第三节“氢气的实验室制法”。课程目标:以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操作方法和基本原理为核心,达到以下三个具体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实验室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操作方法与反应原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讨论,探究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理想药品和最佳装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主体意识。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和基本操作。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教学实录:(多媒体展示节日…  相似文献   

4.
针对教材中“氢气的制取及性质验证”实验的存在不足进行了改进设计.采用大注射器作为制取氢气的反应装置,低泡洁厕液和废旧电池上锌片作为反应药品,眼药水瓶用于收集氢气进行验纯,粗针头作为燃烧尖嘴管,附有打火机点火器的小注射器作为不纯氢气爆炸装置,自制酒精打火机作为热源等,设计成便于学生做的家庭趣味实验.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简单,实验现象明显;实验操作简易、安全、成功率高且实用;所有实验完成仅需要4分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现行初中化学教科书中,介绍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理、收集等内容。对于氢气的制取,人们在十六世纪时,就知道把稀硫酸倒在某金属表面能产生氢气。至今,实验室制取氢气,仍然采用稀硫酸与锌反应来制取。现对金属与酸反应归纳出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6.
黄林清 《教师》2011,(21):28-29
一、试题分析(2010年湖南卷28)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相似文献   

7.
一、试题分析(2010年湖南卷28)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相似文献   

8.
目前.实验室制取氢气仍沿用16世纪人们发现氢气的方法一一稀硫酸和某些金属反应。镁、锌、铁等金属都能跟酸反应生成氢气。但由于镁与酸反应太快.铁与酸反应又太慢而锌与酸反应速率正适合实验室条件下制取氢气。另外一方面,因为盐酸有挥发性.生成的氢气易混入氯化氢气体而不纯净.因此,实验室制取氢气多是选用锌和稀硫酸反应。  相似文献   

9.
一般情况下,金属与酸反应会产生氢气.例如,锌、铁、镁、铝等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在化学实验中,因多种因素的制约,一般选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在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中,涉及氢气问题的图像试题频频出现.为了有助于同学们理解和掌握此类题目,现列举几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斌 《数理化解题研究》2011,(9):65-65,F0004
例1按下述实验方法制备物质,合理的是( )A.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常温下分解制取氧气B.锌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氢气C.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D.三氧化二铁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解析本题考查气体制取方法.选项A中所选的药品正确,但条件是常温;  相似文献   

11.
1问题的提出实验室里制取氢气的装置常用启普发生器:由球形漏斗、容器和导气管3部分组成(如图1中A所示)。图1氢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时,扭开导气管活塞后,酸液从球形漏斗中流下,浸没了锌粒和镁条(为了增强实验效果)发生反应,此时笔者才发现产生的H2从导气管放出时夹杂着酸液,但这并没有影响"氢气的燃烧"和"检验H2的纯度"等实验进行。在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经细玻璃管向试管内通入H2,片刻后加热,只听见一声响,  相似文献   

12.
《考试》2008,(9)
氧气的制取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实验,学好氧气制取的知识有利于后面二氧化碳、氢气制取的学习。我们要重点掌握氧气制取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方法、操作步骤、检验气体等知识。中考中常以如下方式对上述知识进行考查。  相似文献   

13.
高二化学第三章《硅和胶体》中介绍了硅能 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Si+2NaOH+H_2O=2H_2↑+(Na)_2SiO_3),这一反应不仅是硅的重要性质之一,而且是中学教材中唯一提到用非金属来制备氢气的。我认为有必要增补这一实验。 硅与碱反应放出氢气。如果制取1米~3氢  相似文献   

14.
<正>氢气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气体之一,需要学生掌握氢气制备、性质检验等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目前,已有学者对教材实验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例如,林海彬等[1]、侯晓琼等[2]、潘国荣等[3]支持氢气制取与性质实验装置一体化设计;周正祥等[4]采用洁厕灵与电池锌皮等反应制取氢气;林燕岚等[5]、侯晓琼等[2]使用注射器、U形管、V形侧泡反应管等器材做反应容器。以上实验是从药品选择、器材类型、实验装置三个方面进行改进,还存在不足之处,如实验装置复杂、所用器材多、反应时间不好把控。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及基本操作.2.学会用排水取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3.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4.了解原子团的概念.技能目标:学会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以及块状固体的取用.学法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需要考虑哪些问题.2.掌握怎样叙述实验现象并正确区分现象和结论.3.明确实验室根据什么选择装置.4.初步了解怎样考虑操作步骤.5.初步学会根据什么考虑收集气体的方法.教学重点:1.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和基本操作.2.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  相似文献   

16.
九年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中分组实验“氢气的制取和性质”按教材中的实验程序操作有以下弊端: 1:氢气的可燃性实验火焰太小,现象不明显。2:火焰为黄色不是淡蓝色给学生造成误会。3:反应不能随时发生随时停止,浪费药品。4:若药品不足时需要增加程序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17.
王秀权 《考试周刊》2011,(92):192-192
钠与水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是高一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它既可作为教师演示实验,又可作为学生分组实验。现行教材中的实验是直接把钠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让学生看现象。虽然装置比较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但有些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如生成了气体,气体是氢气等难以说明。下面设计一  相似文献   

18.
氢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是初中化学三种重要气体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之一.对氢气的制取、检验、还原性实验所用仪器规格提出了建议;对氢气检验中手持试管的方法和对准酒精灯火焰位置方法等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减小了仪器的规格,降低了药品的用量,改进了操作方法,使实验变得安全、节约、环保、高效.  相似文献   

19.
在《氢气制取及性质检验》实验教学中 ,在充分演示的基础上 ,我进一步进行了分析、设疑、引导 ,调动学生动手参与化学实验训练 ,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 ( 1)选用药品时加以分析引导。锌与稀硫酸反应的速度较适宜 ,稀硫酸没有挥发性 ,反应制得的氢气没有其他气体杂质 ,氢气较纯净。用钾、钠、铝跟酸反应速度过快 ,制得的氢气难收集 ;而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不能用来制氢气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放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氢气不纯 ;硝酸的氧化性强 ,跟金属反应没有氢气生成。( 2 )在实验步骤及操作技能上进行启发 ,引导学生动手参与实验。…  相似文献   

20.
生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使用制取氢气简单装置好,还是用后普发生器好?师制取氢气装置的选用是由所需氢气的量决定的。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一般用制取氢气简易装置,只有制取大量氢气时才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简易装置与启普发生器的原理相同。因为启普发生器容量大,耗酸多,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不太使用。生制取氢气时所用的金属为什么一般都用锌?师使用的金属通常是锌,也可以用镁或铁,但不能用不活泼的金属铜,也不能用极活泼的金属钾、钙、钠。因为不活泼的金属铜不能从酸中置换出红离子而放出氢气,活泼金属钾、钙、纳与酸反应十分剧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