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模糊语言在公文写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会进一步彰显公文的语体特点。本文概要分析了使用模糊语言的原因、作用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语言缺少文采是当今公文中的一个十分严重,却又未被充分认识的问题。公文语言讲究文采,可以增强公文的准确性、生动性、鲜明性。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使用四字格、拈字可以形成公文语言特有的美质和文采。  相似文献   

3.
公文修辞作为语言运用的一种技巧和手段,对于准确恰当地表达行文主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从修辞角度,运用典型的公文实例,阐述公文修辞的有效性原则,力求提高人们对公文修辞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汉语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中的比喻都有一个比喻过程,但有区别。比喻义属词汇学的范畴,由于比喻的长期使用,喻体的词义已成为本体的词义,其性质是长期固定的。修辞中的比喻只存在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性质是临时的。在公文中,如按公文语体要求,运用比喻修辞和词的比喻义,可达到用具体说明抽象、浅显说明的深奥、生动代替平淡、熟悉说明陌生的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5.
公文的语言有一些特殊要求,即准确、简练、生动、朴素。公文要适当使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公文语言要用得恰当得体。  相似文献   

6.
公文写作可以在遵循其自身客观写作规律的基础上,赋予它更多的文采和更强的可读性,以发挥它更高的实用效应.要写出一篇文理通顺、语句流畅的公文,一定要下功夫锤炼语言.公文写作的语言锤炼可以从灵活运用成语、恰当使用古语词及巧妙运用介词短语和联合短语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公文写作可以在遵循其自身客观写作规律的基础上,赋予它更多的文采和更强的可读性,以发挥它更高的实用效应。要写出一篇文理通顺、语句流畅的公文,一定要下功夫锤炼语言。公文写作的语言锤炼可以从灵活运用成语、恰当使用古语词及巧妙运用介词短语和联合短语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准确是公文语言的生命力,但准确的语言在公文写作过程中,不应理解为每一词、每一句都直接对应。具有直接对应意义的词、句,仅仅是局部的准确,当一份公文要涵概更多的内容,要清楚的表达某一过程和范围时,使用一些外延界限不确切的、具有游移性质的模糊语言形式(它不同于含混语言)效果会更好,这种模糊语言形式恰当的使用,会使公文内容更加简明和灵活。模糊语言的运用,增加了公文的简明性。人类即将迈进21世纪,信息社会使原本复杂的世界更加纷繁多变,语言的本身又存在表层信息和潜层信息,有时很难用有限的非模糊词概括清楚完整…  相似文献   

9.
恰当使用语音修辞手段,能提高公文文本的说服力,也可增强公文语言的流畅性、节奏性、简洁性。在保证公文内容有效完整的情况下,准确选用叠音、节拍、押韵、平仄、双声叠韵等语音修辞手法,是提高公文质量的有效语言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0.
公文有风格是它作为话语行为这一本质属性决定的,公文文体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接受者的审美需求也说明公文有风格。公文风格主要通过文体(文种)、结构、语词和格调等构成的具体语境来体现。撰写者应强化“风格”意识,注意其特性以及与用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再生口语是口语的重要形式,对大学生来说,熟练、准确地运用再生口语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再生口语运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重视再生口语,提高教师水平,加强对口语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的文学批评是一种形式批评,立足回到文学自身.对"文字"的批评,是他形式批评的一个重要尺度.他所说的"文字"实际上是一种书面语言.他认为文字创造应该完全;"文字"运用与言语运用可以实行转化,提出以口语造"意境";"文字"与言语转化的中介就是作者的深切体验和技巧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幼儿体育教师的教育对象主要是两岁至六岁间的学龄前儿童,在教学用语上就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特征,合理恰当地运用教师口语。幼儿体育教师口语是否得当、是否准确、是否明晰、是否生动、是否幽默等等,都将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成败。所以,幼儿体育教师除了辅以必要的肢体语言、口哨语言之外,还要讲究口语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4.
整体语言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和一场教育运动深刻地影响了外语教学。它的特点是语言是一个整体;语言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语言知识和技能应通过自然的语言环境加以培养;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密切相关。综英课整体语言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表明英语教学不能只培养学生的语音、语法、口语、词汇知识以及遣词造句的语言能力,而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整体语言教学法能较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5.
剧本翻译应考虑文本的口语性(超语言和动态性)、时间因素(节奏、速度、长度、即时接受度)、经济性(以非口语符号替代口语符号的可能性)等因素,同时也应考虑导演、演员和观众等其他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译剧在舞台上体现出完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口语和中西方文化密不可分,各民族语言文化都存在很大差异,本文从英语口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以及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方面,论述了英语口语教学必须加强中西方文化知识渗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17.
The language effects on repair strategies employed by 7 bilingual deaf children (native signers who also used spoken language) was examined. During two sessions--one conducted in sign language and the other in spoken language--each child described a picture. The examiner stopped the child twice to request clarification. The children's responses to the requests were coded into seven repair strategi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anguage mod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repair strategy behavior: In sign language, the children used a greater frequency, variety, and level of strategies. The position of the clarification request also had an effect: Later in the sequence, the children used more advanced strategies. It was assumed that these native signers evidenced a higher language level in sign, which allowed them to use more advanced communicational strategies in sign than in spoken language. This performance gap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intervention.  相似文献   

18.
有效口语输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语言的输入内容,更应关注口语的有效输出。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以学生的有效口语输出为教学目的,教师的教学内容会更充实,教学效果会更好;此外,学习者的有效口语输出会成为教师评价其教学效果的有效材料,从而对教师的口语教学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从学习者自身的角度来说,有效的口语输出能够强化学习者对语言输入材料的掌握;对于课堂上的其他学习者来说,有效的语言输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成为新的语言输入材料,从而为他们有效的口语输出活动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特别关注学习者的有效口语输出。  相似文献   

19.
任何语言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书面语和口头语的差异。在日常口语中,发音还会发生一些变化,了解口语的发音特点对提高听力水平和外语交流能力均有所裨益。本文从6个大的方面分析、总结了日语口语的发音特点。  相似文献   

20.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和“教师口语”课程两者不是舍弃与保留的关系,而应该是水涨船高、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我们对教师口语课的课时、教材、教法和教学重点进行调整,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