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其人才培养模式应把加强和改进创业教育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相似文献   

2.
调查发现,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创业者的素质。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创业素质的培养意识,并有效开展就业创业工作。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有助于大学生全面提升自身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率,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3.
人才供给侧改革环境的发展,给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不断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设计教学环节,给学生创建出较多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本文主要是从当前大学人才培养的不足之处分析入手,重点介绍了人才供给侧改革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为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提供良好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培养大学生创业理念是高校就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解决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提出明确了大学生自主创业势在必行,而大学生创业理念的缺乏也桎梏了自身的发展,因此,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内涵,也是提高民办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升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当前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内外部条件,对提升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行了实践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高校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系统工程。在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是就业的另一种模式。本文从大学生创业环境、医药类大学生创业现状出发,探讨加强医药院校创业教育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职院校注重质量的提升,愈发重视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培养;而大学生社团因其广泛参与性、自主性、个性化、协作性等特点,在培养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其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就业结构和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趋势。然而,创业之路异常艰难,大学生要想成功创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发展得还很不成熟,在很多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着眼于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比较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与对策,对其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找出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分析其存在原因,并针对我国国情与大学生的特点,探索新模式,提出新对策,切实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正在兴起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分析,指出了在高校发展中创新创业教育对提高就业能力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进入求职市场,大学生就业压力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大学生就业成为高等教育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目前这一现象,要积极引导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就业,高校需顺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以创业来带动当前的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把目光转向了自主创业,但在大学生高涨的创业热情背后是极少数毕业生真正选择了自主创业的现实,是什么原因使众多拥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最终放弃了创业计划,成为社会近期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现状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的真实创业意愿和现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途径之一,但是面对创业这个全新的天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不容乐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恐惧,阻碍了创业的动机和勇气。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按照社会支持理论,消除大学生创业恐惧心理,需要从工具支持、技能支持、情感支持三个方面去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激烈的人才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的心理压力,而部分高校存在单纯追求就业率,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疏导,降低了就业创业教育的实效。文章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和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方法两个层面,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观念的发展和教育方法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引导网络创业就业,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网络创业就业的支持力度,构建长效机制,并切实保证网络创业就业信息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工智能(AI)的发展,未来世界的职业发展趋势将抛弃机械性的重复职业,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客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是实现个人职业生涯成长与进步,助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较好途径。创客理念需要思政教育的引导,在应用技术型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进行思政教育,能帮助学生增强创业信念,提高抗压能力。应用技术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注重师生相授,也需要生生相授,由老生带领新生进行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在专项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在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因材施教,推动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缓解学生就业压力。针对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项教学融合现状,提出以下建议:确立专项教学中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整合资源,寻找二者融合手段,优化教育过程;加强专项教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支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证考察,破解四川省体育专业大学生自主创业难题,最后提出需政府和学校形成合力,构建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以实现大学生从“要我创业”到“我要创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针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各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中存在问题及新体系构建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和探讨,结果显示:院系领导比较重视;辅导员指导一般;师资队伍差强人意;教材不能满足体育专业大学生的需要;课程内容不新颖;体育专业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学习积极性不高。基于此,结合我省文件精神和体育专业特色,构建了创新教育新体系框架,为教育者提供理论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加强大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大学生缺乏企业家精神,对于他们自身的创业,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很不利。应将大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培养过程渗透到创业大讲堂、创业类社团活动、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基地等创业实践教育活动中,为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个体的社会网络结构决定着其所能摄取的信息的数量与质量,而先前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对信息的解读。利用河南省433份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调查数据,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与创业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者先前工作经验对该作用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越丰富、社会网络越发达的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概率越大;新生代农民工最后工作工龄、换工作次数在其社会网络与创业行为之间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应重视创业信息与知识的交流渠道建设,以使更多有创业意愿的新生代农民工个体辨识更具价值的创业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