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教育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教育科学越发展,越需要建优建强教育哲学学科。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恢复和重建教育哲学学科。黄济先生是恢复和重建教育哲学学科的重要见证者、亲历者和建设者。他自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建设教育哲学学科的理论基础,认真思考和总结教育哲学学科的发展历史、建设经验,结合我国教育实践,主张要建立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和现代教育意识的教育哲学新体系。为此,他自觉谋划教育哲学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发展目标,推动教育哲学研究的理论创新;他主张面向教育实践开展教育哲学研究,推动教育哲学理论研究与指导教育实践变革的协同发展;他主张教育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创新,推动教育哲学研究工作和教育哲学学科的规范发展;他主张教育哲学研究要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资源,不断增强教育哲学研究的动力。这些工作的开展,深化了教育哲学理论研究,为新时代教育哲学学科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是黄济先生对教育哲学研究学术自觉的反映,体现着他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教育哲学学科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教育经济学是本世纪60年代形成的分支学科,它对各国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拟从教育经济学的视野下结合当前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论述在我国运行市场经济的今天,发展我国西部高等教育的紧迫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3.
作为教育科学与经济科学的交叉学科--教育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从西方传入我国.北京师范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教育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高校,并最早获教育经济学硕士、博士授予权.20余年来,培养了大批研究生和进修教师,出版了国内广泛使用的教材,承担并完成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和出版了一系列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其中部分研究成果被政府采纳,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研究成果奖.为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的理论建设、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和整合学科队伍,加强学科理论与应用研究,保持在国内学术上的领先地位,在国际学术界进一步扩大影响,成为国家教育经济学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教育哲学应教育学科、教育实践及教育理论的时代需要,重新展开研究,经历了恢复发展、深入探讨、反思重建时期。一方面,学科地位进一步确立,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另一方面,在与其他教育学科的对话、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和本身学术性方面也表现出一些不足。教育哲学研究在今后将呈现关系走向、实践走向、反思走向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重建"教育哲学"学科,时教育哲学的研究进行分类,拓展了教育哲学的研究领域.这一阶段教育哲学的研究也存在脱离实际、缺乏中国特色等问题,因此教育哲学研究必须面向中国教育的实际,致力于教育哲学的普及工作,真正体现教育哲学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社会学理论体系起源于欧美,它是借"西学东渐"之风,通过对国外(主要是欧美和日本)教育社会学理论著作的译介,在中国从无到有渐渐兴起的。国外教育社会学的译介与导入对于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发展来说,既是基础性的工作,也是必经的过程。近代学者正是借助这些译著,通过吸收和借鉴其中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出我国自己的教育社会学学科理论体系。认真总结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译介和导入,有助于我们对这门学科建设有更加清晰的历史认识。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当代教育哲学研究历程的回顾 我国当代教育哲学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从总体上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恢复时期.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哲学处于恢复中有所发展的时期,经过我国教育哲学工作者的努力,出版了10多本专著,发表了大量论文,形成了各具风格的教育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教育经济学的20年--从教育社会科学全面的视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自60年代成立到80年代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本对教育经济学发展的20年作了概括性的归纳和介绍,对其理论发展的性质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以认为,基于丰富的理论积累和统计结果,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有20年历史的学科,其思辨性的发展对教育社会学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宝贵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当代教育哲学研究历程的回顾 我国当代教育哲学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从总体上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恢复时期。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哲学处于恢复中有所发展的时期,经过我国教育哲学工作者的努力,出版了10多本专著,发表了大量论文,形成了各具风格的教育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教育伦理学是当代应用伦理学或教育哲学的新兴学科之一。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杜威较早正式使用“教育伦理学”这一学术概念,并对教育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深入,国外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教育伦理学研究日益得到教育界、伦理学界的高度重视,在深度与广度上均有所展开。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开始正式把教育伦理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一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与进步,另一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自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与教育发展密切相关,而中国教育的现代转变则与比较教育发展相一致。因此,积极吸收国际教育改革成果,转变那种单一移植和单纯介绍外国教育的传统比较教育学科概念,创建以理性借鉴为主导的比较教育研究分析框架,从探讨教育发展的规律上来把握当代教育改革,是比较教育学科走出发展危机的关键,也是中国现代教育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2.
"哲学在教育和教育研究中的角色"国际学术研讨会围绕教育公平、教育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哲学等议题,对在当前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所遇到的诸多价值层面和方法层面上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探讨,推进了教育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高校外国留学生教育亟待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留学生教育是教育服务于政治、外交和经济的重要内容,是发挥我国大国影响、传播中华文化、促进国际交往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和地方吸引培养国际人才的重要渠道,更是高等院校自身发展和建设的迫切需要。西方发达国家已经从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效益。我国高校必须强化对外宣传,提升国际知名度;强化教学质量,树立品牌吸引生源;强化规范管理,提高留学生待遇。不断扩大我国在国际教育市场的份额,抢占国际人才竞争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4.
比较教育学是因为研究他国教育经验,推动本国教育发展而出现在教育学科这个庞大的学科族群之中的,它以国际教育发展为核心的知识领域形成其独特的学科地位。但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比较教育研究朝着学校教育微观层面的不断拓展,比较教育学的知识领域与教育学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相交叉,比较教育学的学科身份和存在理由受到质疑,比较教育学面临新的挑战。从当前来看,比较教育学要获得真正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明确特定的知识领域,进一步构筑学术共同体,进一步开展方法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由斯普林格(SPRINGER)主办的国际同行评审期刊《哲学与教育研究》(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旨在推进教育哲学研究的整体发展,且长期为SSCI来源期刊。从该杂志2010-2019年刊载文章数量和内容可以发现,国外教育哲学研究依然将教育本体及教育哲学学科建设看作教育哲学研究者关注的重心;儿童教育哲学、空间教育哲学、数字教育哲学和生态教育哲学等研究领域不断得到拓展;杜威、康德、哈贝马斯等教育哲学家的文本解读仍是研究热点;世界主义、批判教育学、存在主义等流派受到广泛关注。在国外教育哲学研究新进展的启示下,我国教育哲学研究应重视教育本体问题的研究、新研究领域的拓展;注重对教育哲学名著的时代解读;重视对国外教育哲学成果的引进;注重对教育实践的价值引领;重视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6.
教育交流是推动教育理论发展的重要力量。论以1979年至1991年间出版的5种《教育学》教材为本,通过对教材注释中的外国献分析和行中对国外教育家引用情况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国外教育因素对我国当代《教育学》写作的影响呈不断增长趋势,说明中外教育交流在我国当代教育理论的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方法论的不断丰富.在当今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比较教育方法论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国际政治学、后现代主义和文化哲学的视角提出关于方法论拓展方面的一些设想,旨在提高比较教育研究的科学性,促进比较教育学科的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8.
能力建设,作为推进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和发展跨境教育的方法和战略,已成为研究跨境教育的重要维度.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目前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以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也必须关注其对能力建设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实用性:全球化中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作为穷国和知识追随国的中国 ,国家及其高等学校必须有效提高国家间知识传播系数以促进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教育思想、管理体制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将对我国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高等学校必须主动调整培养目标 ,通过具体教育过程实现新教育理念 ,使毕业生适应社会并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高等教育服务市场已逐渐从区域性个别市场演变成全球化市场。作为发展中国家和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国 ,中国必须转变观念 ,尽快修改完善相关管理规则 ,特别是留学生学费定价政策以促进高等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开辟国际教育市场、参与全球性合作竞争并从教育服务贸易中获利  相似文献   

20.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n China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started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John Dewey'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houghts, followed by the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thoughts of education, and initially established the framework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 especially during the 1980s,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the discipline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has been maturing. While exploring China's history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his article also covers contemporary Western development. Future trends of this discipline include extending specific fields of research,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esearch, enhancing the functions of both critique and guiding ideals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ranslated from Jiaoyu Yanjiu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3, (7): 3–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