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让步复句的预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步复句是主观性较强的复句,故它的语用性也较强。可以利用预设的投射和预设触发语的知识,分别考察两种典型让步复句——“即使”类让步复句和“虽然”类让步复句的预设,最终判断出让步复句的预设并不一定等于各分句预设之和,这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考察。  相似文献   

2.
让步复句是一类语义关系较为复杂的复句,本文主要以让步标记“虽使”的历时演变情况为切入点,分析让步复句关联标记的形成和发展乃至消亡,认为语言结构的重新分析是“虽使”这一类词语得以成为让步标记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讨论和分析了让步复句分句间的语义关系、让步标记搭配模式以及现代汉语中“虽使”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容认性让步复句是一个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在语表形式上表现为使用表示让步转折关系的让步词语和转折词语.而在有些情况下,转折词语是可以省略的.作为复句形式标记的关联词语对复句的关系的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容认性让步句中使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也能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文章以容认性让步句中的关联词语为标准,从形式上对容认性让步句进行划分,分析研究容认性让步句形式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双重否定句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可分为周遍式、能愿式、委婉式、条件式四种。从语气来看,委婉式为语气减弱型,其他类型为语气加强型。从句型来看,条件式主要用于条件关系的复句或者紧缩复句中;其他类型的双重否定句主要用在单句或者复句的一个分句中,是对同一对象的连续两次否定。弄清双重否定句的结构特点对中学语文教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从因果标记词语的语义来源出发对因果复句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沟通古代与现代,联系共时与历时。汉语主要因果标记词语从语义来源上可以分为十类,即缘起类、依凭类、受益类、意欲类、连贯类、达至类、致使类、终结类、故旧类和推断类。根据标记词语的语义来源和特征,可以将汉语因果复句分为三类,即行为因果复句、说明因果复句和推断因果复句。其中行为因果又可分为前阶因果和后阶因果,前阶因果包括起因、凭因、动因三类,后阶因果包括顺成、使成、达成、欲成、终成五类。汉语因果标记词语由客观域向因果域转化,因果复句的类型由行为因果向说明因果和推断因果转化,这一过程体现了抽象化的规律,也体现了关系隐喻及像似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随机选取CCL语料库有效例句的基础上,对“明明”和“分明”这两个语气副词进行了对比分析,概括总结了这两个词在句法环境、语义背景和语气上的差异。“明明”较常出现在转折复句的偏句中,倾向于与疑问词连用;而“分明”更常出现在转折复句的正句中,倾向于与介词短语或时间短语共现。“明明”往往表达说话人不赞成、批评或责问的负面倾向情绪的语气;而“分明”往往表达说话人满怀希望、充满快乐喜悦的正面倾向情绪的语气。  相似文献   

7.
根据原型让步复句"虽然…但是…"类和"即使…也…"类总结出让步复句成立的条件,对让步复句进行量化表达。把"无论…都…"类、"宁可…也…"类、"P倒P…就是…"类、"P倒不/没P…只是…"类、"任凭…都…"类和"…是│…,但…"类句式代入这些条件进行验证,认定他们也属于让步复句。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选择复句的研究成果很多,在综合研究方面,学者们主要围绕选择复句在复句系统中的归属和选择复句自身分类展开;个案研究从语法、语义、语用等多角度对选择复句中的具体格式展开分析,研究也更加深入,但多集中在“与其A,不如B”和“宁可A,也不B”这两类格式上。  相似文献   

9.
问:明天,你是不是去北京?这句话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答:强调的是“明大”。一般来讲,当句首状语用逗号与主句分开时,强调重点应是逗号前的状语。这类问题其实从语感上仔细琢磨就可答出。 问:“我知道,你没看过。”这句话是单句还是复句? 答:如果没有上下文,只从这个句子着眼分析,这句话应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你没看过”可作为主句的宾语,中间的逗号只作为一个语气上的短暂停顿,可以省去。 但如果专为此句设置一个3个人之间的对话时,“你没看过”的说话对象与“我知道”的说话对象是不同的人,那么在语气上的停顿就不应该…  相似文献   

10.
副词“自然”只能出现在动态的句子层面,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且对复句有较强的依赖,常位于后一分句,也可处在前一分句。前后分句的“自然”在语法意义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主观性也显示出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所表达的语气和所传递的信息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既然p,那么q”是因果关系复句,“如果P,那么q”(新)是假设关系复句,这两种复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不同主要有:强调的重点不同,分属于不同的逻辑判断;所属关系类型不同,变换形式不同。  相似文献   

12.
以《世说新语》中的有标转折类复句为研究对象,对其类型、语义特征及转折标记进行探究。从类型上看,《世说新语》有标转折类复句有突转句、让步句两种类型。从语义特征上看,前后分句间具有因果违逆性、对立性和限定补充性三种关系。从转折标记看,存在单用与合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析“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却”是起关联和修饰两种作用的副词。关联,主要用在转折句中,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但”类连词的用法。但它有时也用在并列句、逆进句、条件句、假设句和让步句中,表示各复句的分句间的结构关系。修饰,可以表示相当于“竟”等的九个副词的语义,常用在单句中,也出现在连贯、因果、条件和假设等复句类型中,表示相应的意义。有的“却”又兼起关联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的"不是P,也是Q"复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里的“不是P,也是Q”复句,从语义性质上看是选择复句,表示情况的选择或交替。但它又不是一般的选择句式:句式隐含着让步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一、定义理解法。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构成的句子。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读定义,从整体上明白复句是一个“句子”,既区别于单句,又不同于句群或段落。再指导学生抓住其三个要点:“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密切联系”和“结构上互不包含”。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解析例句,加深对复句定义的理解。二、特点领悟法。教师先引导学生归纳复句的主要特点:分句结构相对独立,分句构成多为主谓句,构成方式的词语关联法和语序相接法,语气首尾贯通,然后引例解析。第三步,要求学生将理与例渗透思考,再举例佐证。例…  相似文献   

16.
沈家煊先生在以前的研究中强调了从概念域的角度研究复句的语义关系既系统又概括。在参考沈先生及其他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认知学的概念域角度来分析假设复句内部的语义关系。由于标准不同对假设复句的分类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分类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因为”和“由于”连接复句虽然都表示因果关系,但常常表现出一定的差别。从语表形式上看,主要表现在它们所连接的原因句在整个复句中句法位置的不同。这种形式上的差别是由两词深层的语义差别决定的,“因为”连接因果复句时比“由于”有更强的逻辑联系性。语义上的差别也决定了它们产生不同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钱瑜 《现代语文》2009,(11):48-50
汉语短语“不要说”能表达三种意义,本文着重分析其作为话题标记时和其他关联词语搭配,构成递进复句的情况。“不要说”句式有三种形式,语义上又可下分为极指递进、假设递进、让步递进、限制递进、强调递进等小类。“不要说”作为话题标记,旨在通过对比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断定,这种对比义是整个句式赋予的。  相似文献   

19.
"的确""实在"是近义语气副词,在句法环境、语义背景和语气上存在差异。句法环境上,"的确"可以单独使用,在句中可以灵活位移,可以出现在是非问句中,而"实在"不可;二者都可以出现在转折复句中但在句中的位置不同。语义背景上,二者出现的语义背景并不完全相同。语气上,"的确"侧重于[确认],"实在"侧重于[强调],此外"的确"还可以表示委婉语气,"实在"还可以传达表示退而求其次以及表示几经努力达到极点的语气。  相似文献   

20.
试论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状语的疑问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状语的疑问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标记和强调。前者可以标记“反诘”和“揣度”两种语气,通过是否与句末语气词同现,这些标记副词可以分出等级;后者可以加强追究的疑问语气,其主要成员是“到底”和“究竟”。“究竟”的强调功能大于“到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