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更正     
1.本刊2012年第11期第12页"(1)s≥t.下面证明:当a_Jb时,……".2.本刊2012年第11期第49页刘凤伟老师的工作单位应为"江苏省新海  相似文献   

2.
更正     
《中国研究生》2011,(12):56
本刊2011年第7期34~37页《这一辈子》文中,"素白"应为"宿白","苏炳奇"应为"苏秉琦","唐岚"应为"唐兰","姚孝隋"应为"姚孝遂",特此更正。感谢南京师范  相似文献   

3.
"百数正方形"(或称"百数表")首次出现在新世纪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页,如下图:……  相似文献   

4.
"百数正方形"(或称"百数表")首次出现在新世纪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页,如下图:……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解析几何的学习中,学生总是对到底选用"点作为参量"(简称"点参")还是"直线的斜率作为参量"(简称"斜参")存在较大的分歧.实际上,"点参"和"斜参"在处理一些问题上势均力敌,而在解决某些问题方面,"点参"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正在逐步转化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伟大力量。但是,人们对这一观点的理解是有个过程的,甚至有的人还处在困惑之中。造成这种困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来自马克思和列宁的两个论断:马克思认为"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就是革命阶级本身"(《马恩选集》第1卷第160页);列宁认为"全人类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列宁选集》第3卷第843页)。很多教材把这两个论断归结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首要的、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可简称为"人的因素第一")。那么,如何理解这两个"第一"之间的关系呢?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其一,科学技术是劳动者智能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2006年11月第2版)第27页选有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一诗.笔者认为,"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中的"颠"字应为"巅",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8.
更正声明     
本刊2011年12月刊,第13页,"……、卫国平以及教育部办公厅主任陈真任副组长",应为"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教育部办公厅主任、教改办副主任陈舜任副组长。"特此更正,并对由此给报道当事人和读者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  相似文献   

9.
更正     
1.聂忠凯老师来信指出:本刊2008年12上半月刊第23期第53页,例一试题的答案应为B。2.2009年1上半月刊第1期第59页例二中A项"昊三桂"应为"吴三桂"。  相似文献   

10.
(上接《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十二、《子产相郑伯如晋》 1、教材125页[注]释"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句:"使:派人.坏:毁坏."这里,"使"为使令动词,后面省略了宾语"之"(手下人).而注释中将"使"直接注成了动宾短语"派人",是不确的."坏"应为形容词作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毁坏",而不宜直接注释为及物动词"毁坏".句子成份的省略和词类活用,乃是古文中常见的用法.  相似文献   

11.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顺"为"理也",当为"顺"之引申义,"顺"之本义应为"合乎自然次序".依据有三:第一,参照"顺"的古文形体,比合"川"、 "页"两意,可推求"顺"之本义;第二,"顺"之本义在古代文献资料中用例颇多,现代方言俗语亦可佐证;第三,"顺"的这一本义是其整个词义系统的源头和总纲.  相似文献   

12.
勘误     
《中学生英语》(高三版)第一、二期合刊勘误如下:1.第11页第6题的正确答案应为D。2.第28页第10题的正确答案应为C;第12题的正确答案应为B。3.第50页第2行:“riendlies″应为“friendlies”。4.第73页右第19行:“allording”应为“according”。5.第85页右第一行:“sane”应为“sam e”。6.第88页右第三行:“follwing”应为“following”;右倒数第三行:“say”应为“can”。由于我们的疏忽,给广大读者在阅读时带来了麻烦。我们深感愧疚,在此向广大读者公开道歉。同时,对给我刊指出错误的湖北省宜昌市小溪塔高中的黄有河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3.
启事     
《化学教学》2012,(9):7
本刊2012年第7期出现排版错误,现更正如下:第26页左栏图1试管中的棉花团、试管塞及导管均删去。第26页左栏倒数第5~6行的文字"(如图3所示)"应改为"(如下图所示)",并在上述文字的下方增加右图。第26页右栏的图题"图3‘捕捉’空气的实验"应改为"图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相似文献   

14.
更正     
本刊2011年第1期第61页倒数第8行引文中的"假丑恶"应为"鲁迅"。对于我们校对的疏忽,谨向作者、读者致歉。  相似文献   

15.
缘起6月5日,我在"《班主任之友》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发帖《写说明书就不是体罚了?》(见下文),一时间众说纷纭,"论坛"  相似文献   

16.
进入初二后,"老潘"(我们班同学私下对语文老师的"昵称")兼任我们班的语文老师。说起语文课,同学们都摇头。因为语文课不  相似文献   

17.
更正     
<正>本刊2014年第3期第69页中作者单位所在地"山东大连"应为"辽宁大连",特此更正并向作者、读者致歉!  相似文献   

18.
敦煌写本医方《头、目、产病方书》第3930页中有两处"掘"的用例,原文如下:"又方取葱白两握掘豉半升"(第3930页,第55行);"葱一掘"(第3930页,第126行)。范崇峰(2007)《谈敦煌卷子中的量词"掘"》(以下简称《谈》)认为上例中的"掘"为量词,并引证文献用例说明汉语中存在量词"掘"。引证的文献大多可以作为"掘"量词用例的确凿证据。史文磊(2008)《汉语中真的存在量词"掘"吗》  相似文献   

19.
二楼定律     
《初中生》2011,(16):18
源自网易。回帖"造楼"是网易论坛的一大特色,"二楼定律"便来源于其"造楼"过程。事情是这样的:每当有人发帖后,第一个回帖后面的跟帖(即"二楼")中常出现没有理解"一楼"讽刺或诙谐说法的情况,结果出言愚蠢、滑稽,有时候干脆与"一楼"(往往代表了广大网民的心声)唱反调,为众人所骂。  相似文献   

20.
冯建跃 《物理教师》2012,(12):63-64
江苏高考物理卷,每年都会给中学物理教学增加不少新鲜的教学内容.比如,2011年的"某种加速器"(第15题)、2010年的"磁聚焦"(第9题)、2009年的φ-x图像(第8题)等等,今年也不例外,"拉格朗日点"(第8题)、"辐向磁场的发电机"(第13题),还有"平移器"(第15题)等,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