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强 《华夏文化》2011,(3):55-57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中的“君子”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道德品质意义上的“君子”,另一种则是指身份和社会地位意义上的“君子”。这句话中的“君子”显然是指前者,因为这句话蕴含着某种道德上的训诫。《论语》中的“器”一共出现过六次,历史上各家对“器”的解释存在着很大的争论。本文试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对其...  相似文献   

2.
彭亮 《寻根》2013,(4):15-17
"温故而知新"见于《论语·为政》,又见于《中庸》。历代以来,对"温"字的注解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以汉代郑玄为代表,他以"温寻"释"温",以为"温故"就是"故学之孰矣,后‘时习之’",也就是现代汉语中"温习""复习"——"重复学习学过的东西,使巩固"(《现代汉语词典》)的意思。按照这种解释,"温故"其实与"学而时习之"相近。  相似文献   

3.
<正>《论语·公冶长》"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这一章历来注家多有所看法。对于这个问题,张靖人在《〈论语〉"我不欲人之加诸我"章阐释史述评》中,有所辨析,但作者认为程朱是强分仁恕,并且将朱熹的观点认作是为专制服务的,忽略了程朱解释《论语》的积极意义(见《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另外,杨逢彬先生认为,"加"字中没有"陵"的含义。(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86页)程蒂认为,"‘加’解释为‘施加、强加’为宜"(《〈论语·公冶长〉篇疑难词语札记》,《湖北师  相似文献   

4.
提起《论语》这部儒家经典著作来,大家都很熟悉,其中的一些句子早已成为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名言了。但要说起《女论语》来,可能很多人都不大知道,怎么“论语”前还加了个女字?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女论语》的作者是宋若莘(或作宋若华),据《旧唐书》记载,她...  相似文献   

5.
作家张伟先生的《徐芾在日本》(载《寻根》1999年小卜。弟2朋),是一扁通过实地调查、历问而写成的佳作。文章行文流畅,叙事感人。但文中有关徐福名称的一段议论文字,却值得商榷。文章开头写道:“在中国,我总觉得从古到今,很少有谁能像这个人物一样值得玩味。他就是秦代的徐带。现在不少人将其呼为‘徐福’,啼’字变了,不知道根据是什么。徐茉是个大知识分子,那时的知识阶级,似乎不太愿沾‘福宝金贵’之类。”这段话只能使读者得出这样的认识:即现在不少人由于不懂古代人起名的真谛,而擅自将“徐茉”改为“徐福”。这种说法是…  相似文献   

6.
冯少波  王毓红 《寻根》2013,(5):11-17
中国的文字符号,没有哪个比“孝”字更牛。一个孝字就有一本专门的著作来论述,而且还是千古流传的经典,这就是十三经中的《孝经》。历代帝王为《孝经》作注的就有9位,为《孝经》释义的历代学者有数百家之多,《隋书·经籍志》所载《孝子传》就有6种,清人茆泮林稽古辑佚,编成《孝子传》9种。清朝咸丰年间,黄小坪编纂《百孝图说诗传》,收集行孝人物123人。中国历史上,行孝之人,年轻男子可以“举孝廉”,以孝获益者不计其数;已故女子可以挂牌匾、立牌坊,以孝赴死者不可胜数。孝字的重要性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人之为人也要用孝字来衡量,人的教育或教化的“‘教’字也是从‘孝’演变而来的。即‘孝’字加一表示使役的偏旁‘攵’,意思是‘使……孝’”(林语堂:《中国人》)。  相似文献   

7.
“兵法社会”与“兵法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历史化一个鲜为人知的潜在的基本特征,是“兵法”、“兵法社会”和“兵法化”。有道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并且是一小半。还有那另外一大半应当是:“一部‘兵法’收天下”。  相似文献   

8.
曾德雄 《东方文化》2000,(5):120-121
邓晓芒教授在一篇章中,提出了一个概念:“要字句”。他说:“所谓‘要字句’,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的句式,有时不一定包含‘我们’,常常连‘要’字也省掉了,但意思每个中国人都懂。”“《论语》是中国传统官样章中泛滥成灾的‘要字句’的始作俑。”“在‘要字句’中,‘为什么要’是不能问的,一问你就成了异端,……因此是一种权力话语。”“一介儒生,权力从何而来?来自道德上的制高点,而道德制高点又是基于自己情感上的自信,即相信自己的情感合乎自然情理(天道)。”(邓晓芒:《孔子与苏格拉底言说方式的比较》,《开放时代》2000年3月号。)  相似文献   

9.
王洁 《华夏文化》2009,(1):29-30
关于“猞猁狲”一词,不同语文辞书的处理不尽一致。《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辞海》(1999年版)均未列“猞猁狲”词条,前者在训释“猞猁”时也未提及“猞猁狲”,后者在“猞猁”的释义中说。明“别称‘猞猁狲”’。《辞源》(修订本,1988年版)、《汉语大词典》(1992年版)则把“猞猁狲”列为主条目,前者未设“猞猁”词条,后者将“猞猁”设为参见条目,用“(猞猁狲)又称猞猁”将两条目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0.
怎样读《论语》《孟子》张茂泽清朝康熙时,内府仿刻南宋淳衤右二年(公元1242年)大字本《四书章句集注》,在《论语序说》之后,已刊出《读论语孟子法》,据朱熹《书临漳所刊四子后》说,“考旧闻为之音训以便观者,又悉著凡程子之言及此者附于其后,以为读之之法”...  相似文献   

11.
“学”从字源上来讲,见于甲骨文。甲骨文专家认为“学”字,“当从爻取义兼声”(徐中舒《甲骨文辞典》),是个会意字,篆文作“斆”字。许慎《说文》:“斆,觉悟也。从教,冖。冖,尚矇也,臼声。学,篆文斆省。”段玉裁《注》,认为“学”与“教”在古人乃是一事之两面,常相混用,既然“学”本身已经包涵有自觉与觉人,即学习与教人的双边活动,  相似文献   

12.
从《论语》谈自我教育邓敏一直以来,儒学都被看作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其影响几乎渗透到几千年来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儒家哲学被梁启超称为“人的哲学”,它从宇宙本体的高度说明人的存在,认为人“最为天下贵”(《荀子·王制》),“惟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  相似文献   

13.
从“半部论语治天下”谈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文任、教授周桂钿宋朝宰相赵普提出这一说法之前,《论语》早在汉代已经成为儒家的重要著作。与《孝经》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汉昭帝崩后,大将军霍光认为(霍去)病已学习过《论语》和《孝经》,可以当继承者。除了说明学《论语...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士为四民(士、农、工、商)之首,超然于社会其他各阶层之上,素为国人敬重,他们所从事的事业则有一种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孟子·尽心上》载:“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下曰:‘尚志。'”用现在的话来表达,“尚志”就是崇尚节操,努力建造精神家园,具有改造社会、造福百姓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换言之,士在人群之中,乃是能志道、明道、行道之人。  相似文献   

15.
李正宇 《寻根》2001,(6):56-60
鲁迅先生《狂人日记》中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邪邪的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吃人”二字,入木三分地概括了历代统治的血腥历史,尖锐而凝炼地表述了这漫长历史的本质内涵。它成了我国现代学语言中一个常用的比喻词语。但从历史角度考察一下,“吃人”又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确实发生过、存在过的事实,甚至在明时代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仍然余风未绝。  相似文献   

16.
说“打喷嚏”的风俗邢公畹“打喷嚏”也说作“嚏喷”。古代说作“嚏”,也说作“喷鼻”。《说文·口部》:“嚏,悟解气也,。从口声。《诗》曰:‘愿言则嚏’。”“都计切。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谓鼻有所触逆而喷气。《苍颉篇》:‘嚏,喷鼻也’。”我幼年,家住...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世侨会”中华经典文化传播交流委员会承办,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和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仁者之歌——感悟《论语》咏诵会(下称“咏诵会”)日前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会议大厅隆重上演,成为继2012年10月“和韵天歌——感悟《道德经》咏诵会”之后。“中华经典系列咏诵”再度登上国际文化交流最高殿堂的重要文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8.
“仁”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历来对“仁”的阐释大多针对意义发展相当完备的“仁”而言,所以《论语》中的“仁”常被指出许多自相矛盾之处。理清“仁”的渊源与意义系统对于认知《论语》与孔子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论语》中有许多关于言与行的记载,涉及内容广泛,大至兴国安邦,小到个人交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儒家的语言观,从中也可窥探儒家在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思想。它所反映的言行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敏于行而讷于言。"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个观点是《论语》中最常见的关于言行关系的描述。《宪问》有:"子曰:‘邦有道,危言危  相似文献   

20.
王宇信 《寻根》2008,(4):125-129
前不久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38页地名“宁”字条下说:“宁,商周地名。春秋为晋邑,即今河南获嘉县。《左传》:文公五年(前622年)‘晋阳处父聘于卫,反过宁’。杜注:‘宁,晋邑,汲郡修武县也。’《韩诗外传》卷三,周武王伐纣,‘勒兵于宁’,因名修武,秦置修武县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