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代数》第一册(以下简称《代数》)第7页对“交集”是这样定义的:“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可读作“A交B”)……”。这个定义明确指出,A∩B是个集合,是A与B中所有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代数》第2页强调:“应该注意,a与{a}是不同的:a表示一个元素;{a}表示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只有一个元素a。”几乎与《代数》中“集合”这部分教材同时讲授的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立体几何》(以下简称《立几》第11页有:“直线a、b相交于点A,我们规定记作a∩b=A。”  相似文献   

2.
点数:手口一致逐一按物数数。认数:在一瞬间不用数数,凭直觉说出少量物体的数目。集合: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事物所组成的全体。元素:组成集合的每一个事物叫做集合的元素。子集: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中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集合A就叫做集合B的子集。基数:一个数当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时,这个数叫基数(即表示事物数量的自然数)。  相似文献   

3.
1.公约数:几个自然数公有的约数(即这几个自然数的约数集合的交集中的元素),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例如, 12的约数集合A={1,2,3,4,6}, 18的约数集合B={1,2,3,6,9}。这里1,2,3,6等元素既属于A,又属于B。由既属于A又属于B的全体元素所组成的集合{1,2,3,6},叫做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记作A∩B。 A∩B={1,2,3,6} 集合A∩B可用右图的阴影部分表示:  相似文献   

4.
第一节整数的认识一自然数1.自然数的意义。自然数有几种解释:①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这是用实例说明自然数。②非空有限的等价集合的标记叫做自然数。因为一类等价集合与其中任何一个集合的数量(即基数)是相同的,又因为一个集合的数量(即基数)实际就是集合的元素个数,所以也常  相似文献   

5.
教学小资料     
自然数加法有两种定义方法。第一种是以基数理论为依据,以集合为基础概念来进行定义的:设A、B是两个不含有公共元素的有限集合,它们的基数分别是a、b;如果集合A、B的并集C的基数是c,那么c就叫做a与b的和,求和的运算叫做加法。另一种是以序数理论为依据,以自然数列为基础概念进行定义:设有自然数a、b,如果在自然数列中的数a之后再接着数出b个数来,恰好对应于自然数列中的数c,那么数c就叫做a与b的和,求和的运算叫做加法。目前所通用的小学数学课本中都是采用第一种定义为理论基础描述加法概念的,即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似文献   

6.
集合概念是现代数学最基本的概念.集合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对数学各分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中小学里,运用集合的观点进行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数学内容的理解,也为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作一些必要的准备.下面,就集合及其运算的初步知识,作些简略介绍.一、集合的概念先看下面一些问题:①我们学校里有哪几个科学研究小组?②一年级“学雷锋小组”有哪几位同学?③比5小的正整数是哪几个?7、-3、0、1是不是比5小的正整数?这些问题,都有指定的对象,能一个一个把它的全体列出来.象比5小的正整数的全体是:1、2、3、4,而7、-3、0都不在这个范围内,不是它所指的对象.这样具有某种特性(或条件)的对象所组成的全体,叫做集合.各个对象叫做集合的元素.把全体元素逐个地排列出来并用记号{ }括住就表示了这个集合.如问题③中所指出的对象的全体,可表示为集合:{1,2,3,4}.通常用大写字母A、B、M,N等表示集合.如,A={-2,-1,+1,+2},M={a,b,c,d},读作集合A,集合M.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一个对象部分地由自己组成或者是按它自己定义的则称为递归.在数学定义中递归是十分有用的工具,例如定义自然数:自然数:(a)1是自然数:(b)自然数的后继是自然数.递归的能力在于有可能用有限的语句来定义对象的无限集合.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也有这类情形:在定义一个过程或子程序时又引用该过程或子程序本身,这称为递归算法,用这种方法设计的程序称为递归程序.一般地,一个递归程序P可以表示为基语句S_i(不包含P)和P自身的组合β〔S_i P〕.由于递归算法会带来无终止计算的可能性,所以在递归程序中要考虑终止问题,这样递归程序一般表示为:P≡IF B THEN B〔S_i P〕  相似文献   

8.
一、对应与对应思想 "对应":对于给定的集合A和B,如果存在一个法则f,对于集合A的任意一个元素a,根据法则f,得到集合B中的元素b,那么就把这个法则f叫做从A到B的一个对应,记为f:a→b=f(a).例如,下面表示一个对应.  相似文献   

9.
1.1集合的概念教材细解1.集合的概念集合是数学中最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只能给出描述性说明: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一个集合.组成集合的对象叫元素.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来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a,b,c…来表示.  相似文献   

10.
问:整除与除尽有什么不同? 答:整除与除尽是两个不同而又容易混淆的概念。如果一个自然数a,除以一个自然数b,得到一个整数商c而没有余数时,我们说a能被b整除,或叫做b整除a。记作a∶b。例如32÷4=8,我们说32能被4整除,或叫做4整除32。记作32∶4。这里的被除数,除数都是自然数,商也是自然数(不可能为零),我们才称为整  相似文献   

11.
1.对应 我们来看下面四个例子。 (1)某班级的每个同学都植了一棵树。设这个班级的所有同学的集合是A,他们所植的树的集合是B。对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a(学生),可找到他所植的树b,也就是在集合B中有唯一的元素b和a对应。  相似文献   

12.
映射是近代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高中数学中函数知识的基础和换元思想的依据.熟悉它,对于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有积极作用.1.概念一般地,设A、B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做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记作f:A→B.与A中的元素a对应的B中的元素b叫做a的象,a叫做6的原象.对映射概念的理解,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可以把数或数量关系简明地表示出来.如“一个数的a倍(a≠0)等于b,求这个数”,用x表示这个数,可得方程ax=b(a≠0).其中x是未知数,a和b是用字母表示的已知数,a是x的系数,叫做字母系数,b是常数项.这种方程叫做字母系数方程。我们用它来表示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但这里的a、b是具体的  相似文献   

14.
素数与合数     
若a和b是自然数,且a=bq其中q也是个自然数,则q叫做是由数a除以数b所得到的商,并记作q=a/b.也可以说a能被b整除,或b除a而无余数。能除尽a的任何一个数b都叫做a的因数.数a本身相对于它的因数来说叫做倍数.因此,b的倍数是b,2b,3b,…数2的任何倍数(也就是能被2除尽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每一个自然数或是偶数,或是奇数.若两数a_1,a_2都是b的倍数,则它们的和a_1+a_2也是b的倍数.这显然可从下列得到:  相似文献   

15.
数的整除是指:整数a除以自然数(小学里对于a和b都限于自然数),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也就是余数为0),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这时,a叫做b的倍数,b叫做a的约数,显然零是任何自然数的倍数,1是任何自然数的约数。但零不是任何自然数的约数。  相似文献   

16.
《谈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知识修养》(见《云南教育》八一年第三期)一文的作者用集合、对应的观点给加法下了定义:“两个已知集合的并集对应的自然数,叫做两个已知集合对应的自然数的和。”这个定义有纰漏。众所周知,两集合的并集是指由两集合中所有元素构成的集(须知集合中规定相同的元素是不允许重复的)。按并集定义举一反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些省市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一类新颖的阅读理解题,它的模式是:先给出一些全新的知识,让考生阅读理解,再设立问题,让考生运用这些新知识去解决. 例1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并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汇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合中每一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我们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相似文献   

18.
一、借助集合图渗透集合思想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知识除了用语言叙述外,还可以根据知识的特点用集合图来表示,这样既形象、具体,又能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渗透集合思想。如: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叫做自然数,用集合图可以表示(图一)。又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2的倍数有:12、24、36、48……。用集合图  相似文献   

19.
(供高中教师用)一、填空题:1、已知集合月,二{a,b},B={b,c,d} (1)才又B::{} B xA:二{} (2)集合X自寸一勿子集所组成的集合叫做X的幂集,表示为P(X) p(B)二泛}; (3)若万是若亏有二个元素的有限集合,那么尸(N),是含有___一个元索的集合。2、在一切非负多马数的集合A中,令劝:,:-一一一~~典、 刀十1集合B={叻(n)!。〔A}“{势是集合A到B的__,.___映射,如一育逆映射,则道{}义射,势一‘:中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考试专栏 3那么, 4、设G是N阶有限群,H是G的一个。阶子群,如果H的右陪集(或左陪集)的个数为j,N,n,j之间的关系是___称为________…  相似文献   

20.
第一课时集合及运算强化主干诊断练习一、填空题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①高一(4)班身材比较高的同学组成一个集合.②所有较小正数组成一个集合.2.试用另一种方法表示下列集合:①{0,2,4,6,8,10}=.②{x 12x∈Z}=.③{负数}=.④{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3.集合A={x x=2k,k∈Z},B={x x=2k+1,k∈Z},C={x x=4k+1},又a∈A,b∈B,则a+b∈.4.已知集合A={x∈R ax2+x+2=0,a∈R},若A中元素至多只有一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第6题)5.全集U={1,2,3,4,5},A={1,3},B={2,3,4},那么A∪(CUB)=.6.如图,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二、选择题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