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谈胜轶 《高中生》2011,(10):6-7
近几年的高考古诗词鉴赏题有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命题人越来越重视考查考生整体把握诗词作品的审美能力,要求考生能较好地分析作者的构思技巧,赏析作品的章法美。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的命制,有一个显著特征:命题人越来越重视考查考生整体把握诗词作品的审美能力了。就作品形式而言,要求考生能较好地体悟作者的运思技巧,赏析其章法美。我们应如何指导学生赏析古诗词的章法美呢?笔者拟就此做一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3.
王汴生 《语文知识》2001,(9):F003-F004
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上,还应该注重章法。因为章法是文言作品艺术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学点文言文章法,不仅有助于他们读懂文言文,而且能提高他们的现代文写作水平。古人撰文,谋篇构思首重立意,力求中心鲜明突出。如《采草药》、一开始就提出“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开宗明义,使文章的思路端正,接着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此殊未当”的道理,正面说明采药应当根据用药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而不能限定时间。这种立意方式实用易学,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本文是宋代的文言作品,不像先秦、两汉的文言作品那样佶屈聱牙,可在字、词、句的讲解上节省些时间,用于章法的讲解。  相似文献   

4.
徐有明 《考试周刊》2007,(24):125-127
书法艺术是通过抽象的线条来抒情达意的。“和谐”“自然”既是书法创作应达到的境界,也是衡量作品审美价值的标准。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作品应达到下面几个要求:线条美、结体美、墨色美、章法美。  相似文献   

5.
庄同济先生所书韦应物诗行草斗方作品,总的说来章法布局合理,通篇字大小有别,特别像独、树、带字的夸张写法,给作品增强了活跃气氛。在笔法上,笔势圆转连接自然,墨法上干湿有变,是一篇具有一定构思创意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李白乐府诗主要有三种章法:复叠章法、圆章法、随物赋形章法。李白乐府的章法,既与《诗经》、汉乐府有渊源,也是他天性自由和悟性高强的显现。  相似文献   

7.
六、章法 章法,是将立意的构思予以具体落实的组织手段。 章法是中国画组织画面结构的专有名词,传统画论中亦称之为“布局”、“置阵布势”、“经营位置”。通俗的说法,则称之为构图。  相似文献   

8.
圆朱文印具有自身特点的技法即刀法、篆法、章法造就了圆朱文印端稳雅逸、婉和精蕴的审美风格,它是文人审美趣味的理性升华。  相似文献   

9.
诗歌鉴赏是高考的必考题,也成了考生失分的重灾区,根本原因是考生"读不懂"。教师可从诗歌的结构章法、标题、关键词句、暗示信息以及课本积累等方面引导学生寻找突破口,从而快速读懂古诗文。  相似文献   

10.
构思,是作者在孕育和创作文艺作品时进行的思维活动,它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构思这种思维活动的全过程都贯穿着作者的美感体验;既然如此,我们理应对构思提出一定的审美要求。这些要求要能够体现构思的目的所在,体现构思的内蕴与构思的基本技巧与规律。笔者认为,学生作文构思的审美要求主要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3.起承转合 牡丹画作品创作的章法构成,无论是运用开合呼应还是三线交叉,在整体组织上都要形成一个整体的制约。这种整体制约的形式,在章法中称为起承转合。  相似文献   

12.
水墨兰花,名列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是中国花鸟画中的一个特殊门类。兰花有清、幽、远、超的品格特点,历朝历代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写兰”作品。写兰要讲究立意、章法,要长期锻炼积累,才能画出满意的兰花作品。  相似文献   

13.
韩愈的名篇《张中丞传后序》一直是《大学语文》的必读篇日,它在刻画人物.章法结构,场面描写,语言运用等方面都具有美的内容。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它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4.
结合古代书论和作品实例,总结出毛体书法在章法布局上显著的四点特征:(1)鼓侧取势,奇恣百生;(2)大开大合,疏密有致;(3)行列通融,布局紧凑;(4)署名落款,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5.
章法是书法创作的关键,是书法“字外功”的体现,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才能创作出章法美的书法作品;而书法作品的幅式是多种多样的,选取什么样的幅式,应该根据所书内容和作品的悬挂环境而定。幅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6.
王恒 《文教资料》2007,(28):42-44
书法欣赏是欣赏者对书法作品作出的审美再创造。通过欣赏书法,净化心灵,获得美的享受,学书者也可以开拓眼界,从别人的经验中得到借鉴,从而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使自己避免走弯路。书法欣赏的过程是欣赏者通过书法的"形象"去认识、感悟作者的创作意思、审美情趣以及作品意境的一种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7.
<正>一幅书法作品的审美效果是形式、章法、结字和用笔这些审美因素相得益彰的共同作用。朱永进等34位老师的书法作品是本次展览遴选出来的毛笔教师组特等奖和一等奖作品。这些作品凭借它们较高的艺术水准和较好的艺术表现力在诸多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可以看出这些作者在书法学习上,皆学有  相似文献   

18.
审美通感是存在于人的审美活动中的感觉之一,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通常会利用审美通感来打破艺术间的界限,激发创作灵感。指向书法的艺术综合实践课是利用书法和音乐之间的审美通感,从书法作品中字体的大小粗细,线条的虚实轻重,章法的正欹聚散和音乐的节奏韵律之间的异同来赏析名家名帖,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9.
当代汉语辞章学属于汉语研究的新领域,属于广义上的修辞学。它是一门具有民族性、融合性和桥梁性的学科。尤其是辞章章法学,作为辞章学的一个分支,成就最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文立足于辞章章法学这一崭新的角度上,对苏轼词的结构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针对苏词中运用最多的调和类章法和中性类章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释,从而认识宋词在谋篇布局上体现出的高度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第十二讲通变章法,是书写内容分行布白的呈现方式,也是书法作品中与笔法、字法并重的三要素之一。章法形式多样,受展示需要(功用)、书写内容、字体、载体特征、书手审美倾向等多方面影响,如少字的大字作品与多字诗文作品章法不同,行列整齐的楷隶作品与行草作品章法不同,为追求视觉效果的展览作品与实用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