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朋友一道,在一家档次不低的餐馆用餐。听朋友说话,手一抖,食物落在餐桌上,我本能地用筷子去夹。朋友摁住了我的筷子,说弄脏了,别夹了。我说,这是我的习惯。朋友纳闷了:你的家世和生活现状都不至于窘困,何以养成了这么个一点也不“优雅”的习惯?其实,在童年的生活中,母亲就立下了类似的餐桌上的规矩。我父亲奔波在外,回家不能按时按点。围在餐桌边,我们只有等待,哪怕饥肠辘辘,都要等到父亲回家一起用餐。有一次我终于揭竿而起:等什么啊等?父亲吃父亲的,我们吃我们的。母亲温和地说:你父亲为谁辛苦?为谁奔忙?鸦有反哺之意,羊有跪乳之恩。你…  相似文献   

2.
读初中的儿子放学回家,发现父亲不在家,就随口问妈妈:“爸爸呢?”妈妈说:“爸爸今天有事,不回家吃晚饭了。”“真的?爸爸不回来了?”得知父亲晚上不回家,儿子喜出望外,显出少有的一脸轻松愉快。母亲警觉地问他:“儿子,你不希望爸爸回家吗?”儿子先是一怔,随即掩饰说:“没有啊,我没有这样说。”母亲缓了一口气说:“儿子,你过来,好好对妈妈说。我刚才告诉你爸爸今晚不回来,你当时的眼睛在告诉我,爸爸不回家你感到非常高兴。没关系,但你对我要说实话,妈妈向你保证不会告诉爸爸。”孩子先是沉默,然后点了点头:“爸爸这个人一天到晚就知道说‘学…  相似文献   

3.
土地的报答     
林清玄 《成才之路》2013,(7):97-F0003
步行过乡间,看到一位农夫正在努力地锄田。我很久没看人用锄头挖地了,就坐在田埂上看农夫挖地。农夫粗壮结实的上身赤裸着,他把锄头高高举起的样子,逆着光线,看起来就如同一座铜雕,真是美极了。他也不管我看他,只顾自己锄田整地,一直整地到田埂这边。我看到他全身都被汗水湿透,连长裤都湿了。他友善地对我说:"掘一掘,要来种花生了。"  相似文献   

4.
我哭了……     
下午6点终于到家了,卸下一身的疲惫我来到了家门前,而迎接我的却是那紧闭的木门。第一反应———母亲还未归来,看着炊烟袅袅的村庄,心里只有无奈。为了供我和弟弟读书,父亲在离家不远处找了一份工作,每天都要上晚班,而家里的所有事都落在了母亲的肩上,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劳劳碌碌。皱纹也在不知不觉中爬上了母亲的脸庞。天暗了下来,正当我焦急时,母亲终于扛着锄头回来了。我埋怨说:“妈,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呀,别人都吃晚饭了!”因我突然回家而惊异的母亲似乎还未反应过来,但随后便笑着说:“我不知道你会回来。我一个人在家随便弄点什么吃就可…  相似文献   

5.
<正>窗前一盆康乃馨在风中摇曳,这让我想到母亲。步入五月,母亲将迎来她60岁的生日。年初母亲便说:"今年我的生日刚好在周末,到时候你们都要回来啊!"我们欣喜地答应了。母亲是美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小时候就常听奶奶说:"你母亲是嫦娥,这辈子被天蓬元帅给娶了去。"其实,父亲生得不丑,但与自小"欹枕江南烟雨"受熏陶的母亲相比就略显"磕碜"了。  相似文献   

6.
善良的小鸡     
2月1日晴从前,动物王国里有一只没尾巴的小鸡,大鸡们都欺负它,嘲笑它。小鸡非常伤心,决定去找狮子国王评理,它带上一麻袋玉米,就出发了。在路上,小鸡碰到了国王的探子——狐狸。狐狸问:"你上哪去啊?"小鸡委屈地说:"大鸡们都欺负我,我要找国王评理。"狐狸气愤地说:"什么?我去杀了它们为你报仇!看谁还敢欺负你。国王那么忙,路途又遥远,你还是别去了。"小鸡想:好是好,可是大鸡们都是我亲  相似文献   

7.
不平常的母亲1966年,我上小学一年级,老师给我们布置的第一个家庭作业是:弄清楚父亲的职业,第二天告诉全班同学。我回家后马上问母亲父亲是干什么的,母亲说她和爸爸都是科学家。我问她科学家是干什么的。她递给我一把勺子,要我把它扔到餐桌上。我扔出去,但勺子掉到  相似文献   

8.
一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没想出来。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儿时,日子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会给我煮两个鸡蛋。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是星期五,明天不用上学了。妻子回家时我问她,妻子说,今天18号,好像是星期五,有《同一首歌》。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他们还会记得?儿子的生日只有母亲记得,因为几十年前的那个不寻常的日子,一个生命的诞生,对其他人无足轻重,而对一位母亲  相似文献   

9.
<正>我小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一出门就是几个月,很少回家。这年冬天,过了腊月二十三,父亲才回家来准备过年。母亲悄悄对父亲说:"胖子那钱都借了半年了,到现在也不说还,要不你催催他?"母亲嘴里的"胖子",是父亲的好兄弟,住在几里外的李家村。这是半年前的事了。一天,胖子叔突然到我家,提出要借钱,父亲也在家,正好手里还有三百块钱,就都交给了他。胖子叔临走说,最多半年,到年前  相似文献   

10.
<正>一天,儿子突然对我说:"妈妈,你跟我说的好多话,听起来都是自相矛盾的。"我愣了一下。是这样吗?怎么会是这样?嗯,好好想一想,为你,我究竟说过多少自相矛盾的话?——我说:"你要多吃一些啊!"我又说:"你可别吃得太多啊!"总企图让你吃遍世上珍馐,又担心你不懂得节制,吃坏了身形吃坏了胃。出差的时候,习惯带一些当地小吃回来,哪怕你在万里之外,哪怕你半年之后才能回家,那也要放在冰箱里,等你回来吃;而当你父亲连篇累牍地往你碗里放红烧肉时,我竟会抢过来一些,怨责道:"别给他那么多!"——我说:"你要快点走啊,千万别迟到!"  相似文献   

11.
妈在电话里说:"这人一上年纪啊,就像锄头豁了口,锄不到正趟儿上。前些日子把油菜子收回家,棉花也栽下地了,想趁闲给你们做几双布鞋穿穿,过阵子要忙稻秧又没空闲。可是我这眼神儿,别说针  相似文献   

12.
数鞋子     
我的同桌小敏买了一双很漂亮的鞋 子,我也想要一双。中午放学回家,我 找母亲要钱买鞋子,母亲不给,找父亲 要,父亲也不给,我气得连饭都不吃就 来了学校。 因为心里有气,我上课老是走神, 作业也写错了。下课后班主任问我是不 是病了,我说没有,只是心里不痛快。  相似文献   

13.
"爸,我要考大学。"我的哥哥大我6岁,如今已经68周岁了。从21岁起,他一大半的岁月都是在精神病院里度过的。在我印象里,哥哥学习一直很好,老师说他是考大学的好苗子。那时候,父亲远在四川大西南当建筑工,月工资只有64元,他每月寄回家40元。一次,父亲的工友同情地对母亲说:"梁师傅太节省了,舍不得到食堂买菜吃,两分钱买一块豆腐乳,能吃3天。"这话被哥哥听到了,父亲的工友一走,哥哥哭了。见哥哥哭,母亲便劝他:"儿子别哭,家里的日子再难,妈也要想方设法供你到  相似文献   

14.
奶奶家在乡下,她养了一群鸡,鸡群中最美丽、最厉害的鸡,就是那只美丽的大公鸡了。这只大公鸡的鸡冠又红又大,眼睛圆圆的,嘴又弯又长,脖子上有一圈金黄色的羽毛,尾巴和身子上的羽毛是黑色的,太阳一照大公鸡身上的羽毛上就闪闪发光。在鸡群中,大公鸡就像皇上一样,别的鸡都是大公鸡的奴才。大公鸡一点儿不怕人,甚至还啄人。我听奶奶说它以前就啄过邻居杨奶奶。有一天早上,我还躺在床上,听见大公鸡正在叫:“喔喔喔……”好像在说:“太阳照屁股……”好像在说:“太阳照屁股了,该起床了。”我想:“大公鸡一定不会来啄我的。”于是我就起床去上厕所…  相似文献   

15.
我的父亲 1米 75 ,我的母亲 1米 6 8。父亲和母亲谈恋爱时 ,父亲剃着平头 ,母亲留着长发。认识父亲的人说 :“那是谁家的闺女 ,真漂亮 !这傻小子还真有眼光。”认识母亲的人见了说 :“小伙子真是体面 ,这姑娘福气好啊”。秋收的季节 ,母亲没带上什么嫁了过来。父亲和母亲从此生活在一起。父亲很勤劳 ,母亲很贤慧。父亲干完农活就到水田里去捉些鱼虾 ,用荷叶包着拿回家 ,煮了给母亲补身体。母亲怀了我 ,就在家里煮煮饭 ,给公公婆婆端点水。那个小阳春 ,我从娘胎里出来了 ,从此 ,家里多了个我。母亲把我托给了公公婆婆。母亲剪了长发 ,和父亲…  相似文献   

16.
①父亲对儿子说起他的母校,腮边的胡茬儿都飞快地跳起了舞。②父亲说,那操场,那教学楼,那梧桐树。父亲放下手中的锄头,夸张地打开自己的双臂,语无伦次地说:"那个大啊!那家伙,那个高啊!那个美啊!"③儿子的思想,随着父亲夸张的动作,鸽子一样飞向远方。④父亲放下双臂,风摆树叶似的抖着右手又说:"还有那教室,那家伙,  相似文献   

17.
<正>父亲有个怪习惯,他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黑暗里。有时我回家很晚,家里一片漆黑,我蹑手蹑脚进屋,在漆黑一团中脱衣上床。睡前我有上厨房喝一杯水的习惯。我赤脚走路,没有弄出任何声音。我进厨房的时候,差点被父亲绊了一跤。父亲穿着睡衣睡裤,正坐在厨房里的椅子上抽烟斗。"啊,是爸爸。"我说。"啊,是你。""爸,您为什么不上床?""我就去。"他说。不过他还是坐在那儿。我睡了一大觉醒来,发觉他还坐在那儿,吧嗒吧嗒地抽烟斗。1我在看书,我听见母亲进屋就寝,听见弟  相似文献   

18.
父亲值夜班回家,看到女儿一大早就伏在桌上做功课,很高兴,就说:"认真做,下午我带你去公园看荷花。""可是爸爸,天气预报说下午有雨啊!""那正好啊!"父亲  相似文献   

19.
我的母亲     
想起母亲 ,我的心就久久不能平静……自幼我和弟弟就一直随父亲在离家很远的地方读书 ,每年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住上一阵子。父亲也很难得回家一趟。母亲一人在家 ,既要操持家务农活 ,又要忙于她的“生意”。父亲几次想把她接过来住 ,她总是说 :“我走了 ,这房屋田地谁来看管 ?”母亲勤劳能干 ,这是村里人公认的。不知是天生还是后天形成的强健体魄 ,母亲肩挑百十来斤的担子 ,翻山越岭 ,居然若无其事 ;背驮一百五、六十斤重的大麻袋 ,上车下车 ,连气都不喘 ;手上提个几十斤重的果箱猪笼什么的 ,来回走几十米 ,脸不红 ,心不跳 ,总是稳稳当当的…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航工业南方航空公司有这样一群追"心"族,他们的梦想就是要给蓝天战鹰装上一颗强劲的中国心。我就是这群追"心"族中的一员。我叫袁健松,来自中航工业南方精密加工中心。1977那年我7岁,踏下火车望着简易的株洲火车站人都"傻"咯。父亲用单车驮着我回家,一路和我说着在这片土地腾起的飞机故事,让我逐渐忘记了大上海的繁华。父亲是南方公司的一名高级工程师,经常加班的时候带我去工房玩,硕大的机床设备都让我好奇。父亲的梦想在临终前才和我说:我这一辈子就想当个劳模,没有实现。你帮我实现这个梦想,谢谢你儿子,我没有遗憾了。我们全家都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